3种常见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2018-10-15 06:18陈秀秉韦月辉钟健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9期
关键词:美拉唑埃索贝拉

陈秀秉,韦月辉,钟健

(1.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一科,广西 钦州 535000;2.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广西 钦州535000)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胃黏膜受损过度以及黏膜防御修复不足所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吸烟、饮食不规律及精神心理因素有关[1],而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则是胃溃疡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胃溃疡患者常见症状为上腹痛、恶心、反酸,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食欲不佳和腹胀等[2]。因该病具有易复发、易癌变、难治愈的特点,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还有可能发生幽门梗阻、胃溃疡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治疗存在一定难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胃溃疡患者,在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缓释片基础上,分别加用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三联疗法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录的150例胃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埃索美拉唑组(A组)、雷贝拉唑组(B组)和奥美拉唑组(C组),各50例。A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1.5±10.9)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5±1.2)年;溃疡大小5.2~18.1 mm,平均大小(11.2±6.6)mm;溃疡数量1~2个,平均(1.6±0.3)个。B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1.7±8.9)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9±1.3)年;溃疡大小5.5~18.8 mm,平均大小(11.5±6.8)mm;溃疡数量1~3个,平均(1.6±0.5)个;C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2.1±10.0)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4.3±1.1)年;溃疡大小5.2~19.5 mm,平均大小(11.8±6.6)mm;溃疡数量1~3个,平均(1.7±0.6)个。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溃疡大小等基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禁止吸烟饮酒,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治疗前2周,给予患者服用阿莫西林胶囊[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770]1.0 g,bid、克拉霉素缓释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41)0.5 g,bid。

A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埃索美拉唑治疗,在早晚各服用20 mg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连续服用2周后改为单独服用埃索美拉唑20 mg,qd,继续再服用2周后停药。

B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雷贝拉唑治疗,在早晚各服用20 mg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成都迪康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40715),连续服用2周后改为单独服用雷贝拉唑20 mg,qd,继续再服用2周后停药。

C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奥美拉唑治疗,在早晚各服用20 mg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汕头经济特区鮀滨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80308),连续服用2周后改为单独服用奥美拉唑20 mg,qd,继续再服用2周后停药。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症状转归情况、治疗2周后溃疡愈合率、HP转阴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成本,其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腹泻、纳差、乏力和头晕等。

症状评分标准:对上腹痛、恶心、反酸、纳差、腹胀5种常见症状分别进行评分:无症状记为0分;症状轻微记为1分;症状明显,但能忍受记为2分;症状严重,难以忍受记为3分;总分为0~15分。

症状转归主要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项,治愈:临床不适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临床不适症状明显好转;有效:临床不适症状有所好转;无效:临床不适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症状缓解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治疗成本:对于成本的确定,患者均为门诊口服给药,故成本仅统计三组方案各自的总药费,其他挂号费、检查费及间接费用均不纳入统计。3种药品均按2018年4月的价格计算:阿莫西林胶囊0.5 g×10片,价格0.8元/片;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7片,价格5.9元/片;埃索美拉唑钠肠溶片20 mg×7片,价格10.6元/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10片,价格7.3元/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14片,价格1.1元/片。按上述治疗方法完成一个疗程各组的成本为:CA=210+296.8+148.4=655.2,CB=210+204.4+102.2=516.6,CC=210+30.8+15.4=256.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

A、B、C三组治疗前评分中位数均为7.0,四分位间距均为2.0,治疗后评分中位数分别为A组1.0、B组1.0、C组1.0,四分位间距分别为A组2.0、B组2.0、C组1.0,三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三组治疗后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3 三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B、C三组在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HP根除率中,经两两比较,发现A组与C组之间、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4 三组成本效果比较

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平衡成本和效果,在二者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有些药物价格可能很便宜,但疗效可能很差。因此评价时就要考虑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所需花费的费用,即增量成本—效果比(△C/△E),该比值越低,表示该方案的实际意义越大。见表3。

表3 三组成本效果比较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工作任务的繁重,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及过分追求口感而忽略营养等不良生活习惯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胃肠道健康,导致慢性胃溃疡的发病率居高不下[4]。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存在一定复杂性,治疗上主要是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和根除HP[5]。正常人的胃黏膜均有完整的碳酸氢盐屏障;可有效防止胃黏膜被胃液损伤;然而在各种刺激损伤因素如吸烟、嗜酒、饮食不规律、刺激性食物等的作用下,可使碳酸氢盐屏障受到破坏,胃壁自然而然受到消化酶和胃液的损伤,最终诱发糜烂性胃炎和胃溃疡[6]。临床上治疗胃溃疡通常选择药物治疗的方式,质子泵抑制剂因具有强大而稳定的抑酸作用,是治疗胃溃疡的首选药物。而治疗HP感染的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均属于pH值依赖性抗生素,在pH>4环境中能有效发挥抑菌和杀菌作用。所以如何选择有效地质子泵抑制剂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奥美拉唑为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直接作用于胃腺壁细胞和H+-K+-ATP酶来抑制胃酸的分泌,其应用较早,疗效也得到众多报道证实。雷贝拉唑属于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可附着在胃壁细胞表面选择性抑制H+-K+-ATP 酶来抑制胃酸的分泌。与第一代奥美拉唑相比,起效更快,抑酸作用更为强大,并可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不易蓄积在患者体内。孙菁等[7]研究认为,雷贝拉唑不仅对胃溃疡具有较好疗效,还能直接杀灭HP,若联合适当的抗菌药物,HP的根治率会更高。埃索美拉唑作为奥美拉唑的异构体,能够通过非可逆性抑制H+-K+-ATP酶和抑制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的作用而抑制胃酸分泌,并且该药在肝脏和血浆中的清除率比奥美拉唑更低,因此其抑酸作用更加强大和持久[8]。国外研究表明埃索美拉唑组、雷贝拉唑组、奥美拉唑组、兰索拉唑组和泮托拉唑组胃内pH值分别维持在4.0 h以上 14.0 h、12.1 h、11.8 h、11.5 h 和 10.0 h[9]。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比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更好[10-11],而雷贝拉唑又比奥美拉唑效果更好[12]。但我们的研究中,对于HP阴性的胃溃疡患者,3种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主要差异在于HP的根除率上,其中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疗效相当,但均明显优于奥美拉唑,与廖茂智[13]研究结果类似。而从经济学角度看,奥美拉唑的单位效果成本(C/E)最低,明显低于埃索美拉唑和雷贝拉唑;而在增量成本—效果比值(△C/△E)上,雷贝拉唑又低于埃索美拉唑。

综述所述,对于HP阴性的胃溃疡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疗效好、成本低,应作为首选;对于HP阳性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均能达到较好效果,但雷贝拉唑成本更低,应作为首选;而对于HP根除治疗失败和难治性溃疡等特殊患者,选用埃索美拉唑可能效果更确切。由于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病例数较少,这些结论尚需更大规模研究观察。

猜你喜欢
美拉唑埃索贝拉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临床常见两种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
老狗贝拉
唠叨的妈妈
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比较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的临床分析
四十九条围巾
RP—HPLC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的溶出度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药效对比分析
世界最大私人博物馆 开放17年后将关闭
三根横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