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思索,改变

2018-10-15 19:40刘春旺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北海语文课堂课外阅读

刘春旺

三月末的潍坊依然春寒料峭。22日,我们在戴校长的带领下,一行9人走进潍坊北海学校参观考察,对北海学校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主题学习”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交流。在北海学校一天半的观摩、学习和交流中,我细心聆听,认真记录,积极询问,不断求索,这次学习真是深受震撼,收获颇丰。我们离开北海学校的那一瞬间,我由衷地感慨:“不虚此行!”

一、学习目标要精,学习任务要简

每一单元有一个总目标,每一课有一个分目标。整节课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都围绕这节课的分目标设计,一节课结束后达成这个目标,做到“一课一得”。大道至简,反观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新授课学习中,课文教学目标设计总是太多,面面俱到,反复讲,讲反复,总担心讲不透,孩子学不会。结果,一篇课文学完后却发现孩子好像什么也没学到。教学目标设计过多,结果造成课堂教学无效,所有的活动设计都流于形式,只是将精心设计的幻灯片展演了一番而已。“一课一得”,北海学校的语文老师一语点醒梦中人。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一篇课文只设计一个教学目标,围绕一个目标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任务和活动,简简单单,一堂课结束时真正使孩子有所收获。

二、课外阅读的主阵地必须在语文课堂

语文学习离不开广泛的阅读,只有广泛阅读才能给语文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但是长期以来,我几乎没有在自己的语文课堂内让学生阅读过,都是放在课外进行。课堂之外的阅读,时间上难以保证,空间上干扰太多,而且没有明确的目标,无人监督执行,难以检测,这些都造成了无效的阅读。北海学校的课外阅读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且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这就在于他们将课外阅读的主阵地放在了语文课堂上。通过精心设计、科学指导、反复训练,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听课过程中,孩子们精彩的回答、流畅的表达以及文采斐然的语言令人赞叹不已。只有长期坚持和大量阅读的积累,才能在孩子平静的心湖中激起层层浪花,进而激活孩子的思维,塑造他们的灵魂,才会有课堂上精妙绝伦的回答。抬头仰望天空,云淡风轻。曾几度跃跃欲试,也想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大展身手,但由于观念滞后,方法不当,收效甚微。北海老师成功的实践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再次燃起希望的火焰。我将在自己的责任田上再次播种阅读的种子,待明年春风吹起时,使其蓓蕾初绽。

三、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此次北海老师们的讲述对我深有触动。回想之前的课堂教学,只是就教材教教材,将教材上的内容讲解给学生听,将教材上的文章条分缕析给学生记,不可谓不透彻,不可谓不极致。可是,学生一旦离开了教材,遇到与教材相近的内容却无法独立自主地分析、品味,学生品读、鉴赏能力一片苍白。这只是教教材,照本宣科,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科学指导,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训练。学生只会解答老师讲过的原句原题,稍有变通,则一片茫然;略有迁移,就无从下笔。教材只是一个范例,学生在老师科学阅读方法的指导下,通過课本中典型例子的学习,然后结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与课本相近的材料反复训练,从而提升阅读品鉴的能力。用好教材,提供范本,科学指导,精准定位,拓展迁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我深知教学的路还很长,我更要在实践中,脚踏实地,劈风斩浪,变革理念,重塑课堂,不断探索,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北海语文课堂课外阅读
北海北、南海南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北海 美丽的地方
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
南方的北海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