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课堂观察和培训策略的调整

2018-10-16 01:19魏万科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9期
关键词:培训策略新教师课堂观察

魏万科

[摘 要] 新教师培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区级新教师培训的主要组织者,如何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对新教师课堂开展课堂观察,发现过去培训活动中的一些缺失和短板,并基于此对新教师培训的策略进行局部调整,以期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 新教师;课堂观察;培训策略

一、为什么要对新教师课堂进行观察?观察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区级新教师培训的组织者,新都区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师训室近年来以提升培训实效为目标导向,在培训工作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如,将最初暑期集中培训的以理论学习为主,转变为以说课、磨课、信息技术培训等实际教学技能为主。又如,针对部分学校缺乏名优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专业引领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推出了新教师导师制。

那么,之前的培训效果怎样呢?我们不能对培训效果两眼一抹黑,要想对培训的效果有精准的掌握,就必须深入新教师的课堂。为此,我们在培训活动当中,专门安排了新教师的教学研究课、考核課和随堂课。考核课和研究课的安排,在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公布,所以呈现的更多是新教师在骨干教师引领下磨课以后的教学状况。而新教师随堂课虽然也有规划,但是未公布,我们会在听课前的一两天与学校进行沟通。因此,观察到的多是新教师上课的原始状态。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课型,我们了解到了新教师上课水平的“高值”和“低值”,了解到了新教师上课的真实水平。也就对培训的实际效果,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这有助于我们对于新教师培训工作策略和培训方案的及时调整。

二、站在培训者的角度,对新教师课堂如何开展观察?

对于我们培训者来讲,对新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评课。我们重点要通过课堂观察,找到新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亮点,对培训工作中有成就和特色的地方加以坚持和深化。也要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培训活动可能还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因此,对于我们培训者来讲,对新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不仅仅要发现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通过评课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思考这样一些出现问题与我们的培训有怎样的关系?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对我区新教师培训活动方案和对具体的培训活动进行调整,来及时纠正这些出现的问题。目前,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观察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学生、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

如我们在某高中听的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一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后,我写下了以下的评价:

1.观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表现在课件的使用和实验的准备等方面。教师的表达清楚,讲解环环相扣,有条不紊。2.观学生。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与教师交流比较频繁,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学生有主动质疑的精神。3.观课堂教学。注重激趣,利用故事引入课题。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用初中学习过的冶铁方法过渡到金属冶炼的方法。但是教学仍然比较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交流方式单一。教学设计中有两个学生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完全没有体现。4.观课堂教学效果。整体效果一般,学生整体声音从开始时的响亮到后来越来越小,说明学生的兴趣度在逐渐降低。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多,其他同学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呢?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课堂观察,我们确实发现了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这有助于我们及时调整培训策略,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三、新教师课堂观察具体情况

一年以来,通过考核课、研究课和随堂课,师训室全体教师积极深入新教师课堂。据统计,包含部分学校的临聘新教师,师训室全年共计进入216位新教师的课堂听课,听课量230余节。通过认真的课堂观察,经集体汇总以后,我们认为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重教轻学,忽视能力培养。

对于没有实际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来讲,许多人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到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对于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应该学习的知识,是否真正通过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提升了能力方面的关注度还有待提升。他们虽然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真正在自己课堂中的落实却比较少见。

以观某小学一节以“洗澡”为题的美术课为例。课后我对其教学设计写下了如下的思考:“整个教学设计流程清晰。从视频激趣引入出示课题,到师生双向交流洗澡的环境、洗澡的物品,再到作品的分析示例。但是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导致学生出现了疲倦的现象,其实一些示例的作品完全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活动进行讨论。所以学生仍然没有掌握作品体现哪些要素。在实践环节,教师应该把相关的要求展示在PPT上,而不是循环展示别人的作品,导致学生更多地去模仿别人的作品,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

问题二: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尚需提高。

目前,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普遍达成了共识。从听课的情况来看,新教师们都非常自觉地在自己的课堂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即便是在随堂课中,也几乎看不到没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但是,就使用水平和使用的时机而言,除极其个别的新教师较好以外,大多数的新教师都需要提高。以在某小学听的小学语文《小蜗牛》一课为例。针对其不足,我写下了如下的评语:“如何充分发挥已有的电子白板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功能来辅助教学?作为青年教师,要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功能,不能仅仅把电子白板只是简单的作为PPT的展示平台,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充分的挖掘电子白板的功能,如何使用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我们新教师面前现实的课题”。

问题三:有利用分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但未能掌握相关技术。

在教学中新教师们普遍都比较喜欢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对重要问题进行探究,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但是通过我们观察发现,很难有真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教师预设目标的情况。要么分组不合理,要么时间安排不恰当,要么教师的要求不明确学生无所适从,要么合作学习没有真正的开展学生自说自话等等。

例如,在听了某中学七年级一节英语课《Unit2 This is mysister》,针对其分组合作学习我写下了如下的评语:“小组活动的效果如何?分组的目的是为了照顾到全体成员,是为了让学得好的学生带动学得不好的学生,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他们所犯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但我们看到,小组活动中只有任务的部置,而没有检查和反馈,其结果是好的仍然很好,不好的仍然不好”。

问题四:小学低段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需要提高。

我们知道,在小学低段组织教学极其重要。只有通过各种正确的手段和活动,才能够顺应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天性,保证教学的有序开展,逐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低段新教师的课堂,在15至20分钟以后,就会从一种有序的状态转变为无序的状态。例如,在听了某小学低段数学“可爱的企鹅”一课后,我写下了如下的评语:“到后来很多学生都坐不住的时候,能否可以一起站起来做做游戏轻松一下活动一下,这样可以避免老师反复的强调纪律。课堂教学的亮点并不在于你完成了之前的预设,而是如何完美的完成了课堂生成的问题。另外本堂课对于数学思维的渗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似乎力度还有待加强。”其中就明确地提到,新教师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还需要提高。

四、对新教师培训的改进策略

策略一:强化新课程改革理念及实践案例培训。

过去我们通常认为,新教师刚刚从大学毕业,都经过相关的专业训练,刚刚接触过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理论,所以必然理论水平较高。但是通过一年以来的课堂观察,发现并不都是如此。很多新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非常传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训。部分新教师的课堂表面看起来非常热闹,但实质仍然是教师一讲到底。也有部分新教师的确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是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却并没有能够得到体现,理论与实际有脱节的现象。因此在新的培训方案中,我们除了要加强新课程改革理念方面的培训,更要借重于我区40个名师工作室,向新教师们展示更多的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案例,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在新教师们的教学中生根发芽。

策略二: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过去方案中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更多的在理论层面。在今后的培训中,我们将对此进行调整。借助高校、相关公司和一线教师,为新教师们提供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具体做法,并鼓励新教师们实现资源的共享,充分挖掘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摆脱对其低层次运用的现状。

策略三:强化分组合作学习技术的培训。

通过分组的方式开展教学,既有利于保证教学的效果,也有利于强化教师对课堂的管理。针对新教师课堂教学中分组盲目、分工不明,难以达到教学预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培训活动中更多的加入一线骨干教师在分组合作教学方面的具体做法,引导新教师们思考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合理的分组,落实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具体职责,为构建更高效的课堂教学而努力。

策略四:强化小学低段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培训。

小学低段各个学科,新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都普遍需要提高。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教学水平不够,主要的问题是经验的缺乏。我们将通过区级名师工作室开展关于组织教学方面的专项培训,通过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引领,让新教师们领会组织教学方面更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学生训练、引导、规范和激趣,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地有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策略五:强化教育科研理念的培训。

在新教师的培训方案中,加入更多的教育科研理念的培训,引导新教师们将自己的教学和自己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引导新教师们更多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相信对于助力新教师们的成长一定有所裨益。

当然,我们的培训不可能解决新教师课堂当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今天所说的主要是通过观察发现能通过培训解决的共性问题。但是,对于新教师教学当中存在的个性化的问题,在区级培训的层面还没有及时找到有效的策略。我们想,是否可以与兄弟区县的培训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新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更精准地发现并解决新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化的问题。这应该是我们下一阶段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培训策略新教师课堂观察
探讨应用意识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培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