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交融:升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2018-10-16 01:19胡润泽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改革

胡润泽

[摘 要]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通过情趣交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作品、理解作品,深刻探究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关键词] 小学音乐;情趣交融;教学改革

小学音乐课中,教师要运用情趣交融的教学方法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快乐地享受音乐,并提高自己的综合音乐素质。通过情趣交融的教学,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学习作品、理解作品,深刻探究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一、创设美好意境导入教学

小学的音乐课堂要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意境中更好地投入情感,感知音乐作品的思想,帮助他们深刻解读作品的内涵。

例如在学习歌曲《甜甜的秘密》时,教师就在新歌教学的导入环节进行了美好意境的创设,让学生打开情感之门,感受老师伟大、无私的爱。教师课前制作了一个有关老师关爱学生题材的视频短片,并结合歌颂教师的歌曲一起播放,如:《好大一棵树》或者《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这些歌曲都可以结合到播放环节当中,用这种视听效果去感染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爱戴之情。这样的导入意境设置,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课歌曲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带着情感演唱。

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感情投入到学唱的歌曲中,深刻理解歌曲作品的思想情感,在音乐中充分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让音乐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过程中,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

二、利用媒体视频进行讲解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加课堂的情趣,让学生充分感知音樂中的快乐元素,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内容,把单一的教唱歌曲变成全方位的视听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理解作品,借助媒体手段去深入走进作品,完成音乐作品的学习及欣赏。

媒体教学的加入给音乐课堂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让音乐课堂变得更灵活。例如在学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时,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首先在新歌的初听阶段,教师结合歌曲的视频MV进行播放,让学生在聆听的同时,观看旧社会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在歌曲旋律与视频情节中感受歌曲的悲伤和痛苦,从而把握好歌曲作品的情感主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资料进行了搜集,进行详细的课件讲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作品的创作及思想内涵更进一步的理解,这样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学习作品,并正确的展现作品。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更喜欢直观的教学,多媒体的教学能让他们学习起来更全面。学生在视听的全方位感知中,充分理解作品,学会声情并茂的展现歌曲。

三、开展舞蹈创编丰富课堂

教师要把舞蹈元素巧妙的结合到音乐课堂的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舞蹈的灵活性带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舞蹈的创编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创编的过程中放松心态,享受音乐课堂的丰富精彩。

教师应该把音乐和舞蹈巧妙的结合,让舞蹈带动音乐课堂的活力。例如在学习歌曲《七色光之歌》时,教师就在课堂学习的拓展环节进行了舞蹈的创编活动,让学生针对歌曲的内容进行自由的创编。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创编过程中充分地调动情绪,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并且小组的安排“别有用心”,每组中至少安排一名舞蹈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在创编过程中的难度,让他们的创作变得轻松,也让创编作品的水平无形中提高了。学生们在集体的合作中,享受相互协作的乐趣,感受快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创编过程中要走进每一个小组,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提示和言语鼓励,让他们激情澎湃的投入到创作的活动中。

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在舞蹈创编中让音乐课堂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充分的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总之,小学音乐课堂要注重情趣交融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音乐变得更轻松、更快乐,把音乐课打造成灵活多样的趣味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巧妙的意境创设及舞蹈创编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升华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争创趣味化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许征.2011年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及其教材的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5.

[2]董海霞.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改革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