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诗画融合教学

2018-10-18 12:11宋津娟
文理导航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融合教学策略

宋津娟

【摘 要】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以诗想画、为画配诗、诗画融合等途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其感到身临其境。学生一定能够更加热爱生活,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融合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出自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苏轼评价王维不仅仅能诗善画,而且也能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他的作品,给以融化。由此可见,自古以来诗与画互不可缺,相辅相成。

一、以诗想画,诗情画意

我们都希望看见学生能逐步走向优秀,走进经典。而唐诗宋词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它既能润泽学生的心灵深处,也能启发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可是如何用最生动学生最喜爱的方法去实现呢?我想学生在以诗想画中,可以把文学与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使课堂教学“艺术性”和“文学性”自然渗透,盎然辉映。

如在教学“画菊花”时,我没有开门见山,直奔课题。而是先读了一首小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请同学们猜猜老师看见的是什么花儿?从哪句话中知道描写的是菊花?通过学生的思考,激起兴趣。从而引入课题,和学生一起领略黄花之美。接着再通过想象心目中的菊花形态,静态的、动态的、风中摇曳的、凋零的,品读菊花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勇攀高峰的寓意。画出学生自己理解不同场景中的菊花。又如教学杜牧的“山行”时,课堂上没有直接解释诗句的含义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而是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感受山路、白云、人家、红叶之美。在画的过程中把学生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更深层次的进入诗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理解诗的意境美,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二、为画配诗,绘中藏诗

艺术无处不在,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文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现代化教育中,作为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的信息载体“图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两者有机结合,则能鼓励学生用诗化的语言描绘自己创造的想象世界,从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为画配诗相比于以诗想画,难度更大。不仅要求学生有极高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也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根据学生的各项能力和平日表现,我将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有画无诗,如在画夏天的景色时,有学生画了趣味无穷的小娃采莲图,马上有学生想到了白居易的《池上》。有学生画了花朵和人物,有个同学帮他配了《游园不值》。问其原因,他说图中有杏花出墙,让其想到“一支红杏出墙来”。还有个学生认为是《清明》,图中有花有人,也可以说是“牧童遥指杏花村”。学生能积极动脑,课堂氛围特别活跃,其他大部分学生也都能根据自己的画写出诗词。一部分是无画无诗,如教学《画春天》时,师:“老师这里有一本以‘春天为题的一本诗集,可惜只有封面没有内容,这节课,老师就请你们来给老师的诗集添加内容。”学生们气氛特别高涨,充分开动思维,想诗想画。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注重构图和色彩的搭配,在创作中能寻找生活中的素材,创造出唯美又难忘的春的意境。在学生为自己的童诗配画过程中,学生把文学和艺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诗画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三、诗画融合,珠联璧合

众所周知,学生的想象力特别的丰富、大胆。而每首诗都是一副精彩的画面,由诗启智,由诗启美,在诗画融合的游戲中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能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激发诗意。让诗触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教学展现相互交融的美。

在一次绘画课上,我出示了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让学生自己决定画的内容和形式,没有规定应该画什么、怎么画。在之后的课堂交流中,有的学生用水粉画了碧水青山,有的学生用剪贴画的形式展示了万里江河。有的学生在水中画了白帆在远航,当我问学生为什么要画白帆和红日时,学生则说,有诗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学生能根据诗句来表达画意,让我很惊喜。还有一名学生画了两座大山,意境非常优美,壮阔。当我们欣赏那幅画时,从中能感受到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形象。本节课中,大部分的学生能个性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诗歌意境。在多次课堂实践中发现,运用了诗画融合教学之后,学生能借助想象让景物动起来、活起来、细起来。有时候能画出别出心裁的画面。让人感觉眼前一亮。在诗歌和美术两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以诗想画,也能在为画配诗中完成绘画创作,学生能从多元化的角度中品赏画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观察力和表现力。

艺术创作需要艺术想象, 艺术想象可以通过诗歌来促进,我相信,只要教师在课堂中能充分融合诗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其感到身临其境。学生一定能够更加热爱生活,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他们也一定会运用已有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语言表现出诗的意境,提高欣赏能力,变沉寂为生动,给课堂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构建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拓展得到无限延伸。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融合教学策略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刚柔并济
破次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融椅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