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十九大报告对中小学生减负对策的思考

2018-10-18 07:11董宏志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14期
关键词:减负中小学生政策

董宏志

[摘 要]分析和回顾建国以来中小学生课业减负政策的实施情况,探究中小学生减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因素。根据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与目标,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生减负的有益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生;减负;政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重视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如今,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国际局势依然复杂多变,新科技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与此前的时期相比,整个国家的工作重心与任务也必然要做出相应的深化和转变。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放眼全球,顺应新时代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及时调整工作侧重点,做出更有针对性同时也更具前瞻性的安排。具体到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有能力根据具体问题制定具体方针,做出富有针对性的策略性应对,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教好书、育好人。当前,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十九大的指引,针对当前特征,切实地立足自身工作实际,为办好新时代的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看,人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艺术素质等综合素质亟待加强,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必将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强音。从具体手段来讲,要改变的是中小学生时间使用的性质和结构,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学生的教育生活,让他们的生命状态更活跃、学习更有兴趣、发展更加健康。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大顽症。在承担这些负担的同时,教师和学生势必很难有时间、精力和兴趣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实践策略和手段让这一现象得到有效纾解,便成为检验素质教育推进实效性的一项明显而便捷的指标。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基础教育领域“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现实问题。为在新时代更有效地为学生课业减负,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有必要回顾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历史,进而分析减负的阻力,并提出一些改变既有状况的策略。

一、中小学生课业减负历史的回顾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基础教育领域一直都关注中小学生课业的减负问题,在近70年里,国家教育管理部门曾推出了许多正式的课业减负规定。当然,因为时代不同,出台这些规定的初衷略有差异。

1.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课业减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20世纪 50至60年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现代化,教育领域采用了“以俄为师”的方针,但由于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其中出现了不少生搬硬套的情况,再加上物质匮乏、卫生防治体系不健全,繁重的课业以及频繁参加生产劳动,使部分学生的健康受到影响。

2.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小学减负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学生的负担仍然很重,今后还是要采取相关的有效的措施来纠正。[1]” 1995年2月,国家教委联合中国科协着重强调了要严控各类竞赛、评奖活动[2]。2015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

3.新时代以来的减负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2017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通知中指出:“科学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整体规划并控制各學科课后作业量”,并强调“控制考试次数,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综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部及相关部门都格外重视学生减负工作,但是,不断因同一个问题而出台新的通知和要求的情况恰恰又说明:此前针对基础教育领域的减负所制定的政策,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影响中小学生减负政策落实

的深层因素分析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国人,近一千五百年历史的科举制度使得中国文化形成了重视读书并强调“苦读”的传统,“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等古训在今天依然影响着众多教师和家长们。

二是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当今中国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激烈,多方因素加剧了人们对著名学府高等学历的认可。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成为学校对学生和家长对子女的要求,为此,学校和家长不断给学生提出了更多的学习任务。

三是教育减负执行者对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上级机关人员和地方教育行政人员的素质是教育减负政策顺利执行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政策采取的是“上行下达”的运作与实施机制,因此领导者对教育减负政策的解释程度与领会程度将关系到政策传达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广大一线教师是减负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其对政策的执行力、态度等格外重要,因此要强化基层教师对减负政策的理解与消化,使其准确把握政策精神。此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成本费用,同时,一些源自教育体制与教育行政部门既得利益者的抵抗与阻挠也会制约减负政策的有效执行。

四是教育减负缺乏有效的监管、反馈和评价机制。在减负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构建有效的执行监控体系,缺乏对政策执行的监督,教育执行部门往往既是正常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政策的监管者和评价者,这就导致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错误和疏漏,最终导致减负政策执行变成了“走过场”。同时,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缺乏对减负政策的实时修订和调整,没有形成减负政策执行的适切性。

三、推动中小学生减负政策落实的对策

强国之本,重在教育。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教育新体制在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现在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有两个问题:一是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一个万众一心的目标;二是解决好教育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种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而又公平的教育,这是一个刚性的需求。中小学生减负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全局性问题,是一个非补不可的“民生短板”。为此,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切实遵循这一思想,从整个社会系统着眼,纠正不良导向,真正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1.全社会通力合作,落实减负这一系统工程

考察历史上我国众多课业“减负令”的出台,一方面体现了学生沉重的负课业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坚决态度和迫切愿望。然而,囿于社会大环境,家长和学校无法将减负政令全面落实下去。有鉴于此,应充分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传播媒介,宣传推进规范办学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为减负工作顺利开展构建一个赢得全社会理解、支持减负的良好氛围,提高社会支持度。

2.减负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必须全面深化教育事业改革,把学校教育事业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在宏观管理方面,要全面考虑办学体制机制、院校管理模式、经费投入体制、校区总体布局等方面的改革;在微观管理方面,要统筹协调内部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现阶段,在基础教育领域,我国还不能提供足够的优质教育资源来满足人民对高水平、优质教育机会日益增长的需求。鉴于此,教育的提质发展已经刻不容缓,要在维持各类、各级教育发展均衡性的同时,还要扎实推进教育改革。

3.减负必须建立联合执行体系,让补课规范有序,堵疏结合

必须认识到,“减负”并不等于“零负担”学习,基础教育必须给予学生适当的课业压力。减负所针对的问题是不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揠苗助长式的教学,而适当的学习负担对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是必要的。而且从法律角度看,课外辅导是双方当事人的正当民事权利,任何政府部门无权禁止和干预[3]。因此,应结合当地收入水平,遵循自愿原则,确定各方都能接受的合理收费和补课时量的上限。

此外,针对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无证照补课、唯应试导向、超纲教学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几类问题,各级主管要进行联合惩戒,并将其记录在案,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重视减负的层次性与科学性,构建健康的教育秩序

教育减负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在社会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同时,也需要特别重视减负的层次性与科学性。学校减负,要避免“一刀切”式的简单化减负,要切实把将减负任务落实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斩断教师和培训机构在教学方面的联系纽带,杜绝超前教学、超纲教学,割断各类考试、考评、竞赛成绩和招生的联系,不把它作为招生的凭据,公办学校不准抢生源;考试减负,要改变学业考试办法,构建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家长和社会减负,要求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与成功观,摒弃不符合教育规律和孩子健康成長规律的理念,建立健康的教育秩序,构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对于学生的教育,要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让小学生开心起来,让初中生“心”乐起来,让高中生“心”活起来。要做到这些,就要为学生释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深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探索符合自己特点的成长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修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鲁林岳.综合辩证论“减负”[J].教育研究,2007(5):69-72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减负中小学生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