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水平

2018-10-20 10:12吴桂华邹俊杰王狄
理论观察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

吴桂华 邹俊杰 王狄

摘 要:当下,我国各大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有待提升,对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各项发展不均衡问题有待研究,因此,从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领域为切入点,如何提升大学生额艺术素养,及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那就应该将艺术课程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重视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增强艺术课程的趣味性。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5 — 0140 — 03

艺术教育有益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更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在改进大学生艺术教育过程中,要提升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重视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增强艺术课程的趣味性。

一、强化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2002年5月23日,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在《规程》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我国当前的教学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和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艺术素养残缺的状况。无论是国家规范的还是当前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开设专业的艺术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生艺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前高等院校大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各大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各个省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不够

首先,各类院校对在校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的重视不够,对资金方面投入不足;其次,各类院校普遍存在着专职的公共艺术教师人员匮乏。据统计,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规定,一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编制应占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据不完全统计,各个省份从事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专职教师达到规定的院校非常少。

(二)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规划,课程安排、师资配备、硬件设施等都有待加强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普通院校的人文艺术类课程设置的就不是很多,主要有大学语文、公文写作等。自1997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来,各个省份高校的人文课程以大学语文为中心向外扩展到唐诗宋词欣赏、中外经典著作欣赏等,艺术类课程也扩展到音乐基础、民乐欣赏、交响乐欣赏、戏曲赏析、美学基础各种电影电视欣赏等,他的成效主要还取决于各大院校师资力量是否配备完善、教学设备是否能够满足课程的需要,以及教育部门是否给予充分的关注。

各个省份的高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多媒体教室不足,致使很多学生都只能在音乐欣赏和美术课程选择其中一门,简而言之,每个大学生不是都有机会受到音乐知识的培养,这种情况在相当多的高等院校都存在。

(三)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亟待提升

目前,大学生中有相当多的学生来自不发达地区,由于我国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现状,在相当多的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分布不均,在广大农村的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學前的教育阶段中,音乐教育是缺失的。当这部分学生步入大学时,艺术领域的知识就显得相对单薄,是他们感觉茫然。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各省份的各大院校大学生中,不认识乐谱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89%;在大学期间,没接触过交响乐、没参与过任何艺术活动的大学生分别占85%、88%。许多高等院校的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网络游戏、追电视剧或者追寻与自身年龄不相当的人际交往、审美情趣方面,或者为了考研或者获取各类专业证件而忽视了艺术素养的提升,这无疑也限制了很多人全方位的发展。追寻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艺术知识掌握的少,二是有些学校对艺术认识不够,对艺术教育重视不高。

因此,按照当前的现状,各大院校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必修课程迫在眉睫,学生通过对艺术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广大学子们具备必要的艺术知识:可以开展各具特色的艺术活动,形成良好的艺术教育风气。

三、提升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方法

(一)提升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各大高校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不被重视,学生的认识是关键。尽管国家教育部自1997年开始实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但是在广度和力度以及被重视程度上还远远不够,比起西方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艺体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的教育科学中,音乐更是被认为大众化、更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和教育方式。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已经把音乐、美术、舞蹈列为基础教的几门功课之一,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核心,可见,艺术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而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是提高各大院校的的艺术教育水平的、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

1.明确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首先,艺术教育课在课程内容、课程学时数的确定上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大;其次,在教材的选用以及考试分数的给定上,也不是非常科学和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很大,甚至简单模仿或照搬艺术院校的某些课程。因此,必须努力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艺术空间,使艺术教育达到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从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校园文化的格调、品味,帮助大学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起到陶冶性情、净化思想、完善品格的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

(二)注重大学生对艺术树立新的理念

确立艺术教育的新理念,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需要。只有确立艺术教育的新理念,才能赢得艺术阵地的主动权,增强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由强调继承性向强调继承性与创新性并重转变

艺术教育的新理念的价值取向,是从整体性出发,根据国家建设对艺术人才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实现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每名大学生都有发展自我的需求和要求。因此,艺术教育只有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并重,既重视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工具合理化价值”,又不忽视塑造大学生完善人格,实现大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目的合理化价值”,从根本上激发广大大学生的内在创造力,使之成为面向新世纪的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起点和新动力,促进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

2.由强调发展共性向发展共性与个性并重转变

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表现反映,他是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的一系列稳定特点的综合。个性作为人性的共同性与个体的独特性统一,是人类自身成长的尺度,是人类解放程度的一种标志。长期以来,由于个性的理解与把握不够准确,强调共同性,抹杀差别性,忽视个性发展。社会发展证明,只有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才能开发创造潜能,生成创新能力。艺术教育的理念向发展共性与个性并重转变,就是要注重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承认差异,发挥自我,促进大学生个性完美发展和全面素质普遍提升。引导大学生积极地、从善的方面发展,是大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的、创造力的得到充分发挥的、获得价值和尊严的、能创造性地适应社会发展的个体。

(三)注重高校艺术课程新内容的拓展

艺术教育的创新,概括起来就是教育内容的拓展。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都是为教育为客服服务的。艺术教育内容陈旧落后,再好的形式、方法和手段也无法发挥作用。

1.扩展知识含量

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身就具有知识运用的综合性。要拓展大学生的创造力,就要有“海纳百川”的精神,善于从不同学科汲取有用的东西,形成丰富的知识底蕴。如果把艺术教育比为炒好的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的话,思想性就是肉食蛋白,知识性就是肉组织的调味品。尽管真正起作用的是肉食蛋白,但是如果没有肉组织和调味品,单吃肉食蛋白,人们则食之无味,试想,如果艺术教育是失去肉组织和调味品的肉食蛋白的话,大学生又怎能愿意接受并从中受到教育呢?扩展艺术教育的知识含量,就如同在肉食蛋白中增加色香味俱全的调料一样,使大学生听起来有劲,品起来有味,给人以深刻的哲理。

2.倡导积极心态

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造力的发挥,积极地心态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活动效率。消极的心理状态则阻碍大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束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实施积极心态,要着眼于帮助大学生建立和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境,培养大学生乐观豁达,愈挫愈奋、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品质;引导大学生善于发现事物的光明面,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锻造光明思维品质,提高心态调节能力。

(四)注重新方法的探索

艺术教育有方法、无定法。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千变万化,艺术教育的方法手段当然也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艺术教育的方法当然也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但教育方法必须体现创造力开发的基本要求,符合艺术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具有可操作性。

1.由“问题”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

所谓“问题”式教育就是以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存在的具体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育。“开放”式教育,則是着眼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提升,设计教育内容,拓展艺术教育领域,丰富艺术教育功能,通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和自身潜能的开发促进其整体能力的提升由“问题”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的基本含义就是:大学艺术教育以实现现实社会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并以此为出发点,确定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切入点,通过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增强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由“灌输”式教育向“创新”式的教育转变

创新性是人的本质思维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是人所具有的最宝贵的潜能。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标志就是人的创造能力的开发。当今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所大学发展进步的灵魂。提高广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是大学艺术教育的最强音。因此,面向新世纪的大学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建立“创新”式教育。要为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和个性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努力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具有开放的视野,改革的观念和创新的追求。允许大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传统条框进行独立思考,理性批判;敢于突破陈规,探索真理。只有推行创新式教育,才能为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良好的机会与条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力,才能增强大学生适应变化、承受挫折、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

总之,高校艺术教育是培养优秀艺术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为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各大院校应以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培养创新型、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为主要任务,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改变工作思路创新教育理念,制定科学新方案,促进高校艺术健康、理性地向前发展。

四、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可使他们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

〔4〕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5〕李峰,大学生择业期望现状及差异性分析研究——人口与发展2012(4)。

〔6〕赵志川,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黑龙江高教研究。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山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成因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