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

2018-10-20 19:31鲁妙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鲁妙

摘要: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学好汉语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情感教育指的是教师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来分析出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因素,采取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感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文以情感教育为基础,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进行了概述与研讨,并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学质量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8) 02 - 0060 - 0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的发展,中文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语文的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及心理发展中都离不开情感这一主观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識的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的现状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重要一部分。然而,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学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方式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教师自身不能够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情感主线,从而导致教学逻辑烦琐不清,很难正确引导学生品读文章,并且教学方式呆滞死板、单一无趣,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第二,教师将“情感模式”转变成为了“煽情模式”,夸大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将学生感动得“一塌糊涂”。但结果是几乎每一位学生都对老师解读课文和挖掘情感的能力很钦佩,被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动不已,但是在课下,当学生们仔细体会回味文章中的精神情感的时候,却会发现精神情感其实很空洞,老师只注重了将基层情感夸大,而忽略了对其深层次精神内涵的理解,导致学生经常会产生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的教育方法

2.1 设置教学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需要设置相应的情境,通过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过去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的是一对多的单向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学生进行听讲和记笔记,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兴趣,学生和老师之间也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不利于情感教育的开展,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如果想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就需要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并且提高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和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促进学生情感教育的开展。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ppt进行辅助,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春天的最色和情景,通过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育。

2.2 发相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教材是重要的数学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科学合理的使用,充分发挥出它的价值。在教材中包含很多丰富的情感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去体会和领悟情感,通过对文章的朗读能够大致获取文中的情感,但是想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够进一步的对文章中的情感进行分析。在小学请文教材中,有些文章的情感相对比较直接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以及语句的分析就能够得到,有些文章情感的表达方式相对比较含蓄需要通过多次阅读和朗读才能够体会。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课文《乌称喝水》的教学中,通过这样的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乌鸦想要喝到水却由于水位低,瓶口小而无法喝到,最后乌鸦想到把小石子放入瓶中,最后成功喝到水。深入对文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应当想办法,培养学生应当勤于思考,爱动脑筋的情感意识。

2.3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促进学生获取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情感进行准确的把程,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去理解课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要学会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文章中情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好妈的家单》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去回忆在生活中自己是否也存在课文中的行为,像是为父母做了一些事情就会索要报酬。使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孩子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没有索要任何报用,当自己在生活中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也不能够向父母索要报酬。通过这样的引导,把情感教育巧妙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既帮助学生深人了解课文,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再比如《国家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或者村落进行描述,从而引导学生应当热爱自己的家乡。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开展情感教育,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成长,将教学内容与深入情感教育相结合,并且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情感认知,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晓翠,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方式及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7,4(46):202 - 203.

[2] 王春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 (24):83.

[3] 马学兰,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技视界,2016 (24):179.

[4] 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32):96 - 97.

[5] 梁存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学周刊,2016( 03):215.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