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

2018-10-21 11:18肖集云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肖集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改革,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得初中语文教学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所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体现的不仅是一种良好的风貌,而且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的总体表征。而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但可以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成绩,而且可以让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找到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尤为重要的,相关教师应该对其加以重视。本文也将针对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进行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渗透;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新课改随之深入到了如今的教学当中。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相关部门不但对初中语文教学加大了重视力度,而且还为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针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满足现如今教育部门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以及解决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不理想的问题,教师可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由于传统文化是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而语文又是传播和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与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领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等。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而采取怎样的方法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也成为了当前教师所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针对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本文将通过,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渗透的意义、渗透的方法、以及作用这四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1.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作为中学阶段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培养。但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学的情况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且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教师的原因,教师的原因主要可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的方式。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法,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所了解,但却不能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长期以往,学生自然不会对语文产生兴趣,更不会主动学习。第二,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所谓教师,除了需要在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扩展学生更多的知识。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因自身所了解的知识过少,而在上课时只会按照教材课本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让课堂显得十分枯燥乏味,而且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第三,教育过于局限。现如今初中语文教材上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变得越来越少,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会引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过于局限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整体的教学效果,而且不能讓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二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中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思维涣散等特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若教师不对其加以重视的话,就很难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成绩。第二,由于语文当中大都是一些枯燥的文字内容,对于不喜爱阅读的学生而言,语文的学习是十分乏味的,再加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能对其加以重视,所以,长期以往学生自然也就不会主动学习,更不会对初中语文产生兴趣。上述就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而且可让学生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2.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文化逐渐进入到了中国,其不仅在极大的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对人们的价值观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可以发现,现如今大部分的初中生思想都趋向了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越来越少。对此,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效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教师可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课堂中。针对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文章也将从以下两点对其进行相关的阐述。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深入所带来的影响可大可小,小到对个人日常起居的影响,大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改变。对国家而言,文化是一个国家进步的风向标,作为一个大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对于个人而言,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为人称赞故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人的处事方式、生活态度。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古人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而且可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而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二是,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全球多变的今天,面对如今多方文化的交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成为了现如今文化的主旨。然而,当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不能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去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外来文化的冲击,虽然是坚持传统文化,以及创新传统文化的动力,但在面对这种冲击的时候,不能盲目屈从,应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而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改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想,合理的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也就成为了教师所关注的重点。

3.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

由上述可见,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相关教师需要对其加以重视。然而,采取怎样的方法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是目前教师所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针对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文章将通过以下几点对其进行相关的阐述。

一是,从教材的解读方式上入手。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感到教材内容十分无趣,甚至有些许抵触心理在里面。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与我国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每天处于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导致对教材内容不能深入理解,停留于表面也就意识不到传统文化真正的魅力所在,以及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采取多种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进行。如:针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由于古诗词都具有着独特的韵味,所以,在语文古诗词的讲解上教师可配上一段合适舒心的古典音乐,并深情并茂的朗诵出来,用其所展现出来的魅力感染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将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而且可在提升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另外,目前很多的古诗词都已经被谱谱写成了乐曲,旋律优美,在教学中,若遇到此类古诗教师可采用在课堂上与学生以起聆听的方法,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可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传统文化的美,进而将其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

二是,充分整合材料,系统化教学。想要将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对材料进行充分的整合,是指变得更为系统化,这样才能在达到有效渗透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针对这点,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有目的地对学会说呢过进行教学,以及系统化的讲解。例如:在讲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教师可把与该古诗相关的教学材料整合出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当中的文化底蕴。其次,教师可借助其他资料,对古往今来相关的诗人事迹讲给学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进而有效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三是,将课堂游戏化。游戏是最能引起学生关注度的形式,因此,把课堂游戏化不仅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例如:诵读文章,由于传统文化的词句过于复杂,学生不便记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如:趣味抢答,或者将传统文化转换成有趣的脑筋急转弯等,这样不但可以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之中,而且可以将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四是,加强课外实践。所谓加强课外实践其主要指的是,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展,让学生从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总之就是做到课外和课内的双重结合。

五是,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如今许多先进的教学设备随之应运而生。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因此,为了让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并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可利用现代科技,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等教学工具,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而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传承并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4.傳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由上述可见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能弘扬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关教师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当然,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也有着许多的积极作用,其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前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可表现在一点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语感。学生语感的提升主要在于教师让学生对所选的内容进行制度、同桌互读、以及背诵上,长期以往这样,学生的语感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二,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思路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扩展,语文学习成效自然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是,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由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拥有着许多的至理名言与优秀的典故,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可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同时,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总之,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道德的判断能力。现如今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对道德是非的观念并不是特别的清楚,若此时将传统文化当中所包含的道德观念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自然可帮助学生提高对道德的判断能力。第二,传统文化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有着十分积极的引导作用。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传统文化引入其中,利用传统文化当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与规范。例如:让学生在“鹿乳奉亲”中反思,在“子不学,非所宜,又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当中去奋进等。

三是,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作为学生必学的科目之一,传统文化的融入除了能在极大的程度上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之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了解,以及让学生传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新课改随之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新课改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相关人员随之对其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针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相关人员可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因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因此,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以及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魏丽蓉. 传统文化渗透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探析[A]. 教育导刊编委会.2018年4月教育导刊论文汇编[C].教育导刊编委会:,2018:2.

[2]吴静. 洛南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陕西理工大学,2017.

[3]徐娜. 晋宁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李爱先.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德育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6.

[5]邓攀.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6]杨翕. “扬州名人文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6.

[7]祝禧.教有文化的语文 培养有教养的儿童——文化语文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5(14):16-20.

[8]陈杏. “开封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初探[D].河南大学,2015.

[9]沙彤.基于“文化语文”课堂构建的创意人才培养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08):50-51.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