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2018-10-21 06:13周士丁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有效性分析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周士丁

摘 要:阅读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高效率的阅读水平能够帮助人们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小学是基础学习阶段,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够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性分析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1]。 在小學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以阅读教学为主,提高阅读教学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非常有必要,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部分语文教师不够高度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继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缺乏合适的教学素材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以课本为主。课本内容虽然比较经典,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所接受的思想和内容较为陈旧,使用课本中的经典内容来教育小学生是需要深入剖析,再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仅仅简单对课本内容加以分析讲解,未进行课外内容的拓展,最终无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2.教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一般而言,教师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仅仅对课文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在此时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此种教学环境下,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此时的学习质量也较为低下。教师在分析课文内容所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与所要传授的知识量未成正比。在强调高效率的大环境背景下,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教学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1.加强合作交流,为小学语文的课程学习注入新的活力

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让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文之后,再对课文内容加以深入分析,与此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除此之外,教师应该给小学生留好足够地准备时间,让小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加强适当引导。学生在讨论结束以后提出自己的观念和想法,通过合作交流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2.合理制定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课标要求和小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充分结合起来,再制定符合班级情况的学习目标。一般而言,目标定得太高会很难达到教育教学效果,目标定得太低则很难提高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标准:(1)积极引导小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不断开阔小学生的阅读事业,增长见识,再适当增加阅读量,让小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2)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对目标加以精心设计,保证每一篇文章和每一个段落等均能够达到相关教学目标;(3)不用设定空话式教育教学目标,需要根据小学语文的具体阅读内容加以深度思考,再将教育教学目标具象化。

3.加强教师和小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师生互动能够快速拉近距离,继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最终使得教育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在阅读文章时,虽然有时候能够明白文章的主题思想,但是部分学生无法准确表述出内心所想,最终在讨论过程中处于卡住状态,无法进行下一步地讨论。教师在了解此种情况之后,需要让小学生学会使用关键字眼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再让学生把一些关键字词连成一个句子,积极鼓励小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切忌使用批判性语言来打击小学生的自信心。课堂结束之后,教师也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言,继而更加清楚地把握好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3]。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合理分析小学生的字词表述,以期掌握好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4.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需要以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主,在多元化模式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先吃透教材,用心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用心体会作者写文章的目的;

(2)教师还应该逐渐认识到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通过合理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来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语文阅读教学通过和文字互动来提高语文素养,最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教师应该将字词的含义传达给小学生,继而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语文字词之美。

三、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相关意义

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基本上都是从阅读开始。基于此,研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非常有价值。

1.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仅仅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或者讲解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给小学生,最终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情况出现。学生在此种环境下学习效率也不够高,对之后的语文知识学习也产生一定排斥反应。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由于花费的精力不够多,导致课堂教学不够生动活泼。而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充分带动课堂气氛,通过一些新奇的故事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提高整堂课的学习效率。

2.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品位

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美的所在。文字的力量不可估量,阅读的过程也是发现美和感受美的一种过程。部分优美的文章中,有诸多名胜古迹,既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又能够感受到人工雕琢之美。教师在教育小学生时,可以将文章中美的词句重点讲述,继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不断对小学生进行美的传达和渗透,展现艺术之美,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品位。

参考文献

[1]任丽艳.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11(4):89.

[2]吴月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研究[J].读书文摘,2017,12(23):156.

[3]谢海艳.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魅力中国,2017,16(46):229.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分析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