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研究式教学的组织及实践

2018-10-21 06:13赵得勋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践高中数学

赵得勋

摘 要:高中数学教育在我国整体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所以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上构建高效课堂在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数学教育是抽象的,带着问题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在高中数学研究式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尤为关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式 实践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新课改不断对数学课堂提出要求,高中数学课堂应该利用不同的模式创建高效的研究式教学模式。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推行和不断深化,研究式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数学这门抽象课程可以利用问题创设的研究式教学过程来授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可以达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目的,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来更新问题的创设,根据学生的需求,创新教学模式与技巧,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课上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的目的。

一、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数学“唯成绩论”发展严重,高中学校教育中把数学成绩放在首位,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多高中教育管理工作中并不能注重高中生好奇心的培养,创造力的提升,专注力的训练等,限制了其个性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学生学习压力大,升学给学生们带来了过多的作业与习题,使学生们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只能一味的为了追求好的成绩而学习。但这样的的学习模式限制了学生追求自身的爱好、发展自己的兴趣,严重时,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只一为追求成绩的高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有多方面学科的学习共同组成的,需要语文的阅读能力,需要公式的速记,需要逻辑思维的养成。数学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二、高中数学研究式教学的组织及实践

1.教师进行充分的备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备课,深度剖析课本的内容,找出课本中的难点与重点。教师备课的充分程度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是否能高效的开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找到课本上的重点难点,从而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理解文章,了解背景,解答问题。教师对于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层次,使学生面对问题时可以感到挑战性,在解决问题后,会充满满足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其学习积极积性。如学习《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时,教师要预备好导学案,让学生预习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展示预习效果,同学检查参考,监督预习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在课上学生完成导学案,教师随机抽组,课前讲典例剖析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教师提前批阅,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形成小组学习的环境

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合作学习的展开中,教师应该负责其小组学习中人员的分配工作。只有小组成员的分配合理,才能有效推动高效的数学教学。小组成员可以有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构成,学生可以由于数学成绩的高低来进行分组,在每组的成员的分配中,都要有不同水平的学生,以达到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数学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目的。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在学生选择基础上,在根据学生们的成绩好坏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保证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每个小组成员中,都要选举出一人担任小组长,小组长一般由成绩较突出的学生担任,主要负责组织小组成员针对老师布置的讨论内容展开相应的小组讨论交流,并整理小组成员提出的建议意见和观点。小组长的人选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由小组内的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以便促进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小组内的成员也可以有所改变,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每堂数学课结束之后,老师都可以留一个问题让小组学生讨论学习,在下一堂课上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与其他组讨论,形成自己的独立的逻辑思维。

3.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类只有处于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才能放下心里防备接受知识的传递。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感受不到压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愿意发表个人见解,有自己的观点的学生,予以表扬。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思维能力。要树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中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拥有强大创造力的阶段。高中生正处于大脑告诉发育的阶段,外界的刺激对于大脑发育极为重要。数学课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课程,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就要把提升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但基于数学的抽象性,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总是很难被激发,学生也很难融入到抽象的思维中去。但在教学模式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堂也就变成了一场寻找答案的过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高中数学教学成果。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学习数学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好数学对于学习其他科目,也可以打造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的高中生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我国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主要是数学“唯成绩论”发展严重。高中数学研究式教学的组织及实践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备课,课上课下形成小组学习的环境,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官爱玲.高中数学教學有效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4(10):53.

[2]顾敏.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施[J].理科考试研究.2017.24(03):28-29.

[3]王松.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合作”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0):37.

猜你喜欢
实践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