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2018-10-24 09:25穆大明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应用效果冠心病

穆大明

【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12-2017/12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加之运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脏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和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备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患者治疗当中有着显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脂水平,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冠心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085-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49-78岁,平均年龄(618±38)岁,病程05-6年,平均病程(34±09)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为49-80岁,平均年龄(622±36)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09)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符合WHO公布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存在严重肝肾脏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的患者;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排除近期接手调脂类、阿片类等药物治疗患者;排除对此次研究当中所用药物过敏患者[2]。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指导患者服用硝酸酯药物,进而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指导患者服用活血化瘀类的药物,改善患者心肌细胞代谢功能,缓解冠心病的临床症状;指导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有效抵抗血小板聚集问题,避免出现血栓,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血栓的话,通过服用阿司匹林也可以缓解血栓症状;通过对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达到抗凝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加之运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包括:指导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片,坚持睡前口服服用,每日服药剂量为20mg,以4周为一个治疗疗程,持续治疗两个疗程;指导患者服用辛伐他汀片,每日服药剂量为20mg,持续用药2个疗程,总共8周。在用药过程当中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整体接受程度进行计量的合理调控,以免影响患者病情治疗。在两个疗程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脏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

观察指标:观察并且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各项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差异。

疗效评定方法:(1)显效:治疗后患者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活动能力显著增强,身体恢复能力明显提升。(2)有效:治疗后患者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活动能力还有待提升,仍然需要相关药物进行支持治疗。(3)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活动能力等方面都没有获得显著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问题。

13統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当中获得的全部数据纳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80中完成分析处理工作。P<005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4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出现MACE事件2例,肝酶异常2例;对照组MACE事件2例,肝酶异常3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备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他汀类药物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以及多发病类型,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环境因素、家族遗传、生活方式、体力活动、精神情绪等多种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之下,患者冠状动脉会出现粥样硬化问题,使得血管变得狭窄,血管弹性降低,甚至是出现血管阻塞问题,进而造成一系列综合征[3]。该病症最典型以及具备代表性的临床表现就是胸闷胸痛,在进行一定体力活动过程中、精神激动时等会突然发生心前区疼痛,大多属于绞痛或者压榨疼痛,同时伴随憋闷和呼吸抑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比方说惊恐、发热、胃肠道反应等,甚至会出现患者猝死的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增强,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可以说该病症已经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特别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老年患者的脏器功能已经变得十分脆弱,血管功能以及弹性都明显降低,容易出现血管狭窄和阻塞的严重后果,因此加大了冠心病的发病率,再加上患者的其他合并症,让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困难度进一步升高。通过对该病症的分析可以发现,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精神状态等是造成冠心病以及加剧患者疾病病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时要提高针对性,就必须要注重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生活习惯,选用恰当的药物治疗方案来确保患者疾病的缓解以及治疗过程的安全[4]。

在传统冠心病治疗当中,主要运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用来发挥扩张血管以及降低血小板凝聚率的效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难以有效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临床应用价值亟待商榷。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冠心病当中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尤其是能够在治疗当中积极发挥调脂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粥样斑块的发生率。阿托伐他汀作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以及混合型的高脂血症,所以在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方面有着显著疗效,一旦患者的血脂得到了有效调整,那么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得到提升。在用药过程当中必须监测好患者的血胆固醇等指标,以便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有效调整。另外,该药可以和饮食共同使用,能够有效提升吸收效果。辛伐他汀片同样也是他汀类的重要药物类型,在疗效方面与阿托伐他汀相似,同样有着极高的调节血脂的能力,能够促进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通过将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片的应用整合起来能够进一步强化调节血脂水平的效果,避免冠状动脉硬化问题加剧,起到缓解斑块聚集的作用,从而逐步消除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总有效率[5]。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当中有着十分普遍的应用,而治疗冠心病的阿片类药物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片之外,还有瑞舒伐他汀等,在实际应用当中,同样有着显著疗效,能够起到降低血脂以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为了有效证明他汀类药物在关心病治疗当中的效果,并进一步验证临床实践当中获得的结论,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化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而研究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片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药物应用当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患者治疗当中有着显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脂水平,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突出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成华.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2):159-160

[2]刘宗燕,商艳芬.对比观察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 (30):28-29

[3]杨卫兵.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3):84-86

猜你喜欢
他汀类药物应用效果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PCI干预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