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致心动过缓病人的护理体会

2018-10-24 09:25周毓娟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护理体会

周毓娟

【摘要】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导致部分心肌血流中断,使该处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心肌酶谱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并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合并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440%[1]。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发病原因为心肌缺血或梗死导致心肌兴奋形成或传导异常、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或代谢产物异常积蓄,病人极易发生休克、心脏骤停或心室纤颤,死亡率。我科2015年6 月~2017年6月共收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并发心动过缓46例,其中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房阻滞18例,房室传导阻滞28例。我科对他们实施了严密细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动过缓;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144-01

1

临床资料本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心动过缓46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1例,年龄41-86岁。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房阻滞18例,房室传导阻滞28例。本组18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房阻滞病人中,有12 例心率为 50次/min左右,伴有头晕、血压偏低,予阿托品静脉注射治疗后心率为68次/min左右,余6例心率在55~60次/min,无不适症状,经治疗、密切观察及护理,恢复窦性心率。28例房室传导阻滞中I型房室传导阻滞6例、Ⅱ度Ⅰ型4经静脉注射阿托品注射液心率恢复正常。Ⅱ度Ⅱ型6例、Ⅲ度12例经静脉注射阿托品注射液及微量泵静脉注入异丙肾上腺素心率恢复正常14例,4例安装临时起搏器心率60次min,心率稳定。结论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症状较轻,采用阿托品[3]、肾上腺素等药物与起搏术手术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4]。

2护理

21入院前准备

211病人入院前的准备接到门诊、急诊电话即备好除颤仪及抢救车、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吸氧用品、血压器、听诊器、建立静脉通道用品、采血用品。

212通知医生将有下壁心肌梗塞缓慢心率失常病人入院。

22病人入院护理立即通知医生,给患者吸氧、连接除颤仪、心电监护监(电极粘贴避开除颤位置)、观察心率、测生命征、血压饱和度情况,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予扩容处理,注意控制输液速度,防此或加重心衰发生。按心肌梗塞采血全套采血。

23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及疗效观察观察心率、心律变化情况,出现Ⅱ度Ⅱ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血液动力学障碍患者遵医嘱缓慢静脉注射阿托品注射液,微泵注入异丙肾上腺素,观察用药效果,无产生窦性心动过速、并发口腔黏膜干燥、尿潴留、腹胀、青光眼症状加重等不良反应。16例应用阿托品不能显著增加心率,予微泵注入异丙肾上腺素,12例使用异丙肾上腺素能增加心率,过程无室速发生。

24临时起搏器安装

241术前准备及时准备临时起搏器、临时起搏电极、动脉鞘及其它物品,保证能及时安装临时起搏器手术。

242术中配合严格无菌操作,密切配合,按医嘱调电压,观察病人的主诉、心电示波情况。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无效,均能床边成功行临时起搏器安置术。

243术后护理指导病人左侧或平卧位,术肢制动,避免敷料潮湿。严密观察起搏器性能、起搏信号、及感知性能情况。

25抗凝治疗遵医嘱予阿司匹林300mg、氢氯吡格雷150mg嚼服,溶栓治疗后12小时候开始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后按压针眼10分钟,防此皮下出血、淤血、血肿。42例患者,均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共出血皮下淤血11人次,未处理,均能自行退。

26溶栓的护理

261溶栓前护理评估病情及时发现患者或家属在医生询问时遗漏的溶栓禁忌症,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作溶栓目的解释。

262溶栓时的护理核对医嘱,准确配制药物剂量,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在液体瓶上清楚记录开始溶栓的时间,开始用药时药液液面,随时检查液体输入速度、量是否准确。观察输液情况,防此液体渗出血管外。溶栓开始及结束均要报告医生。

263溶栓后的护理①溶栓后患者胸痛逐渐缓解,心电监护显示心电示波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有室性心律失常发生。42例溶栓患者36例ST段下移明显,28例出现室速,11例出现神志不清、抽搐,立即予电复律,复律成功,仍有频发或短阵室速,予微泵静脉注射胺碘酮注射液。17例患者频发或短阵室速予胺碘酮注射液静脉注射后微泵静脉注射,所有病例均能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再发生。室速均在溶栓结束至溶栓结束后2小时内发生,加强这特殊时段的病情观察,能及时发现及处理,抢救成功。②严密观察有无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采血特别是动脉采血后要久压针眼,预防皮下血肿发生。

27疼痛的护理用痛尺评估疼痛得分,遵医嘱及时准确予哌替啶、吗啡、曲吗多注射液镇痛,观察疼痛是否缓解。

28心理護理患者病情重,情绪紧张,护士要多陪在患者身边,同情、安慰病人,让患者最亲近的家属陪伴患者,握住患者的手,鼓励、安慰患者,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许多患者都对这个方法给予肯定,感觉安全、踏实。

29皮肤护理下壁梗塞病人几乎都有大汗,呕吐,血压容量下降,循环血量不足,体温不升,予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保暖,保持舒适。

210卧床休息入院头一周,绝对卧床休息,协助一切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一周后根据病情指导患者适当床上、病房内活动。

211饮食的护理给予易消化、富营养、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忌饱餐。患者能依从

212保持大便通畅除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外,给予缓泻剂或电脑中频中药导入治疗,行用力排便危害告知,忌排便用力,指导床上排便方法,提高依从性。无一例患者因排便诱发心衰的等不良反应发生。

213健康教育根据住院不同时期、不同病情时段进行相关的知识及注意事项宣教。新入院时侧重入院时卧床休息重要性宣教,心理辅导,病情稳定后注重病情相关知识、饮食、活动、用药知识宣教。基层层医院收治的患者多数文化正度程度不高,宣教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教,使患者能最大程度理解相关知识,提高依从性。

3总结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会导致窦房结和房室结缺血或坏死。临床常表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虽然预后一般较好,但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素,如心率<50次/min,造成的心排出量锐减,病人可出现精神烦躁,血压下降,易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而下壁心肌梗死导致ll度ll型房室传导阻滞或lll度房室传导阻滞,易发生心脏停搏,护士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及心电图,就能及时识别这些危险因素,作出正确评估,及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此外,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取得病人配合,对治疗下壁心肌梗死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实施抢救护士的要求:必须切实掌握本病的诊断技术;必须熟悉抢救的各种步骤、有关药物的应用及机制;必须有分析心电图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3个必须,才能担当起第一救护者抢救工作的重任。在工作中,认真对护士进行基础知识,专科知识、基本技能、抢救技能、心电图知识、抢救药物使用等相关知识培训,建立起了一个理论、技术过硬的团队,随时都可以配合医生抢救病人。当然,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本人将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參考文献

[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分析;郭永静;吉林大学;2016-05-01 硕士

[2]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 王晓明; 石红玲; 崔吉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1-10-20期刊

[3]阿托品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动过缓-低血压综合征的疗效杨奇; 楚渤春; 潘敬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内科学分册);1976-08-28;期刊;14.

[4]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临床治疗与效果观察,石闯,当代医学 2016-08-15 期刊

猜你喜欢
护理体会
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及护理体会
中医外治对老年患者输液渗漏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