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对湖南省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

2018-11-03 08:03任海巍郭旗念贵湖南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项目湖南省

□ 任海巍 郭旗 念贵(湖南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2)

自改革开放成功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迈向新的征程,其发展速度、广度令人咂舌。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注重青少年体质健康成长、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等,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助力。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南省竞技体育在国家政策体制引导下政府以促进发展体育事业为目标、人才培养为理念确定了 “确保重点项目,发展重点优势,实施重点突破”的“精品工程”战略。此战略的有效实施对湖南省体育事业快速崛起起到了实质性的效果,为湖南省体育事业砥砺前行奠定了长远的发展基础。湖南省竞技体育运动队1958年成立,经过多年努力尝试与拼搏,一些竞技项目取得辉煌的成绩,同时造就了一支赫赫有名的体育湘军人才。

通过对收集的文献资料分析发现:取得金牌的竞技项目,基于政府制定的优先发展的五字方针(“女、小、轻、巧、水”)的体育项目为主。如体操、跳水、举重、羽毛球等灵巧类、隔网对抗项目占有优势,导致其他体育项目发展滞后,在未来发展中这些优势项目占据一定的竞技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小项少、田径不占优势,不利于湖南省未来竞技体育的发展。本研究就是基于以上问题,从自然环境学视域出发,结合湖南自然环境特征和体能主导竞技体育项目的特点着手分析在发展优势项目群的同时发展赛艇、皮划艇和激流回旋、田径、摔跤、射击、柔道等体能主导类竞技项目,以弥补湖南省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短板或解决上升的瓶颈问题。

1、体育与自然环境

体育作为人类对自身创造的社会文化传播载体之一,是文明过往的象征、是历史记忆载体,它的发展不仅仅与人类的发展有着自身内在本质联系,同人类社会上其他事物的发展与灭亡过程一样都离不开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社会环境。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为中心的周围事物的境况。即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本研究就是将人、体育和自然环境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进行探讨湖南省自然环境对体能主导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长期生活在湖南省自然环境下塑造的不同个体及群体体质特征和心里性格环境。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是在不同地域中进行的,不同的地域环境对运动员进行长期体育锻炼所形成的运动水平有一定的差势。自然环境对湖南省运动员影响有两种,即未经改造的原本自然环境和体育文化活动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

湖南省地处丘陵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有湘、资、沅、澧丰等,人口近6500万、身材矮小(较其他省份人身体相比)、但身体素质较好,尤其在力量、灵巧性、协调性方面契合了湖南省政府制定的优先发展竞技体育项目的特点。无论是根据自然环境还是体育文化活动的社会环境,湖南省要按照奥运战略、全运会及省运会等实际情况,依照不同的地域和历史传统分别重点发展适合于各地的竞技项目。如表1:

表1

2、湖南省优势体育项目中体能主导类项目占项群项目的冰山一角

学术界对体能概念内涵、外延界定的文献汗牛充栋,各抒己见,但核心内容趋于一致。苟波(2008)阐述体能是指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身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部分。

改革开放至今,在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中湖南省运动员表现自强不屈、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同时取得了最佳成绩。成绩的获得基于湖南省政府根据本省拥有的体育资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提出的“一手抓金牌,一手抓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确定优先发展湖南省优势项目基础上。湖南省优势项目在参照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上多次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项目,再结合自身特点来确定湖南省的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殷洪亮(2008)、张海明(2009)、罗敬科(2014)等研究表明,根据湖南省地处丘陵地区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较好的体育场(馆)设施及基于湖南人的身材矮、身体素质好等特点出发,从自然环境、地域环境和遗传学等角度及湖南省政府对体育定位长远发展的眼光提出重点发展适合于湖南省各地体育事业发展的策略。

3、厘析自然环境对体能类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

3.1、自然环境雕塑运动员体质形态契合竞技体育项目特征

自然环境为人类生存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早期马克思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是自然环境所孕育,是在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湖南省人自从出生在湖南省这一特殊的自然环境中,无形中体质深受其湖南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对人的生理形态塑造。所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政府根据湖南省自然环境孕育的人身体体质特征,制定出优先发展“女、小、轻、巧、水”的竞技体育项目为主。

3.2、自然环境修炼运动员张扬的个性心里

人们都熟知,参与不同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员的心理、性格都是有差异的,心理上的差异也与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个人性格气质心理的形成无不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自然环境对人们的气质性格和心理状态的直接影响肯定是存在的,不能完全否定”。对于这方面心理学家更具有发言权,他们认为自然环境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运动员的性格、心理和气质等多面都是或多或少都有潜在的影响。

在天然的自然环境孕育下湖南长沙、衡阳、株洲等地方生存的人们灵巧、协调、表现力强,适合体操、艺术体操、蹦床、跳水、花样游泳等项目;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适合益阳、湘潭、常州怀化等地区的运动员容易出成绩,自然环境对他们性格、心里的塑造出灵巧、反应快等特征;娄底、零陵地区相对湖南其他地区人性格上表现出强悍、豪迈,根据竞技能力特征他们适合举重、田径、赛艇、皮划艇等体育项目。

3.3、地域差异的体育人文环境对运动员后天培养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人与自然互相交融、互相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氛围,构成了体育的社会环境。对于这一点,我们清晰的认识到或者辨别出体育文化活动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性。郑杭生老先生在“社会学概论新修”谈及文化的认同功能时:“文化是社会或者民族分野的标志,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出的区别要比人类的皮肤颜色或者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得多。地域、疆界只能画出两个国家、民族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其内在本质上的区别”。

自然环境养育了湖南省独特的体育文化,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湖南人根据自身特征、结合竞技体育项目特点及本省的环境资源(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综合考虑发展了自己的优势项目,并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上取得辉煌的成绩,为国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为自己争了荣誉,使中国的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列席异国他乡,传播着中华千年文明的精神,彰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招生自我的体育精神。

4、基于湖南省自然环境对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

4.1、基于自然环境:打破传统培养壁垒,优势体能主导类同群扩散

田麦久(1988)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中表明:“同一个项群中各个运动项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项群的优势项目发展可以扩展和带动关若干项目”。湖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要取的显著的成果或者竞技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机制更加完善,要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以湖南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发展的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对选择发展的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同群扩展,发展其适合自己的竞技项目,同时利用优势项目带动新增的同群体能主导类项目快速发展,扩充竞技实力,挖掘有潜力的同群竞技体育项目,为湖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力量。

4.2、基于自然环境:以整合越界为发展趋势,扩展同群体能主导项目

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拥有两大资源,其一是丰富的水资源(三湘四水),其二是体育场馆和科研团队。

湖南省水资源丰富,拥有三湘四水。在奥运会或者全运会比赛中,湖南省运动员在游泳项目有摘金夺银的历史,为国家争过光,为湖南省赢得荣誉,但是存在一定的上升局限或者限制发展的因素,我们要利用好湖南省丰富的水资源,重点发展水上体能主导类竞技项目,如赛艇、皮划艇和激流回旋等等;

湖南省自竞技体育发展以来,在国家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湖南省政府制定的体育事业发展战略背景下,竞技体育发展取得了可喜可贺的运动成绩,同时发展了一批体育科研团队人才和体育场馆器材。湖南省现已成立了羽毛球、跳水、举重等9个项目管理中心,一个训练基地,同时还建了一个国家级体育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上升瓶颈期我们要利用好以前的科研团队和体育场馆器材,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体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效益双赢,做到同群扩展重点发展体能主导类项目。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项目湖南省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