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共同演化

2018-11-10 08:48徐飞武鑫宋波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徐飞 武鑫 宋波

摘要:文章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变迁和制度环境的交互作用,结合案例剖析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中技术、资本和人才等关键创新要素的驱动机理,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基于新熊彼特理论视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及保障措施,最终,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共同演化机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熊彼特理论;技术和制度;共同演化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机遇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

传统方式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以产能扩张为主,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导致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系统集成能力薄弱,国际分工地位低下。另外,由于转型制度方面的约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资金缺乏等瓶颈,投资风险大,研发投入的不足逐渐成为造成我国产业升级缓慢的主要原因。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同时创新我国科技研发及转化的体制机制,建立高效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制度是产业技术充分发挥效用进而获取国家竞争优势,实现我国技术创新水平赶超的重要前提。

一、 技术创新驱动要素及案例

1.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驱动要素。技术进步向来存在只注重技术设备等物质要素,而忽略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造成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知识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和资本要素更是技术创新的源泉。

(1)技术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水平更先进,其技术轨道与产业不断演化,新技术不断突破旧技术体系而导致“颠覆性创新”,从而出现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关键在于研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的需求,必须科学合理前瞻性地选择好技术研发路线,才能抢占新兴产业的科技制高点,在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构建起动态比较优势。但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和设备仍然依赖引进,处于价值链低端、国际分工地位低下。

(2)资本要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初期资金投入巨大,尚未形成自我造血机制,从技术研发到批量生产需要较长的过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借助资本市场集聚民间社会资本,克服传统银行对于高风险、长周期的新兴产业放贷投资不足的问题。但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结构尚不完善,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

(3)人才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科技人才、商业人才、金融人才的共同努力协作。新兴产业发展有待于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必须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领军人才,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撐。尽管我国科技人才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领军人才却相当匮乏,且长期以来,我国对企业家、金融家等商业人才的培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 案例:韩国LCD产业发展。20世纪韩国液晶显示(LCD)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完整的生命周期,因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打造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韩国LCD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由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1)技术方面。LCD产业技术密集度高,涉及光学、材料、半导体、电子、物理、化学等相关领域,作为韩国国家战略性产业之一,韩国政府在全球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实施了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以“技术立国”全方位支持LCD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次世代平面显示计划》和《LCD基础技术发展计划》推动LCD技术的研发。在当时日本垄断该产业核心技术的情况下,韩国不得不从头开始自主研发。韩国LCD企业采用逆向工程法,购入日本产品进行分解,并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抢占LCD产业制高点。在行业专家质疑韩国LCD技术存在严重模仿痕迹时,韩国政府投资51亿韩元建立以LCD工程技术研究为重点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研发平台和“韩国显示器研究”机构,充分利用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促进国内原创技术的研究开发。

(2)资本方面。LCD产业资本密集度高,研发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随着生产线的增加,后期资金持续成倍增长。韩国政府对参与到国家研究开发计划的私营企业补助全部研发费用,并通过资助小公司的经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韩国政府对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研发课题连续5年给予每年30亿韩元的资金支持,即便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也投入资金,在产业红利期取得先机。韩国LCD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出台多项税收和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降低LCD相关设备的关税,吸引产业设备的投资与引进;提供公司所得税减免的优惠,进入LCD产业园区的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不仅可以获得创业基金支持,还可得到搬迁、设施、招工、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补贴。韩国政府为扶植LCD产业发展,还建立了各种科技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资金,大幅放宽外商投资领域限制,对韩直接投资实行全面自由化和鼓励政策,为LCD产业开辟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3)人才方面。韩国政府非常重视研发人才的培养,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德等科技园区内的教育科研机构为有能力的科技人才开设以前沿技术研究为重点的硕博课程。韩国政府拨款50亿韩元推进“人力培养中心”建设,以韩国各平板显示专业大学作为平台,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基础研究,提升电子、电气及计算机的平板显示器相关专业的教育发展水平。韩国公共科研机构通过公开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推广讲座及论坛,为韩国LCD产业培养提升人才素质。另外,韩国政府加强与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交流,如合作研发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鼓励有能力的科学家继续深造,为国内LCD人才拓宽先进技术和行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二、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体制机制创新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研发和突破,更是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创新设计,以改善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出现的创新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制度导向偏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技术路线、融资渠道等保障制度的不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属于国家战略,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未来走向,政府部门在制度设计和规划方面作用举足轻重。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最初制定的技术路线为“三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共同发展,忽视了技术发展规律,混合动力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第一代技术和产品,是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这种因技术路线制定造成的发展战略不清晰,创新资源投入分散,很不利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各方面保障。

企业内部环境方面,新兴企业组织制度僵化,产权制度混乱,人力资源权益保护不足,抑制了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外部环境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整体性不足,布局针对性不强,政策长期性不够,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缺失,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财政在基础科技研究领域投入不足,税收政策没有起到降低和补偿企业风险的作用,削弱了技术创新的动力。产业制度是创新环境的微观基础,建立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制度,注重技术管理等无形资产,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企业内部的创新氛围,政府等公共部门则通过法律制度、产业政策的制定健全发挥制度功效,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法规,制定全局性、整体性的产业规划布局政策,牵头组织建设产学研创新平台和孵化器建设,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从微观何宏观两方面为技术研发、技术扩散和技术转化全过程建设优质创新环境,激励、服务、规范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活动。

2. 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新熊彼特理论(Neo-Schumpeterian Theory)认为产业、金融和公共部门以非决定性的方式影响经济系统的发展。新熊彼特理论不仅局限于分析微观层面企业家所推动的“创造性毁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贡献,更是延伸到了宏观层面产业、金融和公共部门的制度创新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实现创新系统内技术与制度的共同演化。

(1)产业部门。产业政策是保障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兴产业市场还不够成熟,因此,建立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体系,提升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产业部门制度创新包括产业间或产业内的相关政策、行业规范体制等,推动产业内或产业间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产业布局,保障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引导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还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路线配套政策等制度保障,减少制约新兴产业培育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产业部门还应该从“技术生态系统竞争”的高度,并从纵向的“垂直整合”和横向的“合作联盟”两个维度,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政策(Adner & Kapoor,2016)。

(2)金融部门。金融部门的有力支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至关重要,健康的金融市场有助于实现宏观层次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新兴产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需要相应的金融支持,不仅包括足够的资金支持,还表现为如何拓展融资渠道,有效利用民间资本和活跃成熟的资本市场,提高融资和资本利用效率。与此同时,金融部门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两者形成合作共生的关系。通过加强政策指导、风险提示、信息服务、操作指引等措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我国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形成良性的金融环境。

(3)公共部门。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众多基础共性技术的研发任务,共性技术等准公共科技产品的研发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外部性带来的市场失灵现象,政府公共部门需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包括产权制度、专利制度、税收制度、产业组织制度等,在引导生产、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法律保护,保障公平竞争,改革科技、教育机制,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制度保障,可有效地调节金融资本催化剂的“泡沫”现象和新兴产业发展因技术创新不确定导致的“停滞”问题。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与制度的共同演化

技术与制度共同演化对于解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外部制度环境支撑和制约着技术创新系统的行为和状态,制度创新对技术变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保障和激励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产业、金融、公共等部门的协作,提升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而新的技术突破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来协调各部门的合作,保障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同时新技术还可以降低制度的实施成本。因此,技术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反馈关系,产生协同演化作用并激发“互补效应”,进而共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三个不同层面的交互发展(如图1)。

1. 微观层面:新兴产业的培育在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驱动下,企业内外部知识不断转移、整合和重组,通过企业主体的吸收能力、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进行新兴技术研发。但新兴产业发展尚未成熟,新兴技术创新更需要获得人力资本、企业文化、产权结构、股权激励等企业微观层面的制度支撑。良好的制度安排改革了原有抑制新技术发展的体制,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活跃,也帮助企业找到生产手段、市场、供应资源和产业组织的创新性组合。另一方面,新熊彼特理论范式下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导致企业出现“短视”和“模仿”行为,这反而会抑制新兴技术的研发,因此需要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指导和保障,避免战略性新兴产业过早落入“增长陷阱”。

2. 中观层面: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繁荣,导致新兴产业集聚,区域制度环境有利于催生技术创新系统的升级,通过制度分割形成新兴产业集群。而产业、金融和公共部门的协同合作,一方面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政策,有利于激发区域内集群企业集成能力、协调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从技术生态系统的角度,设计适合新兴技术产业培育的区域治理机制,帮助企业应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并将微观层面企业竞争性研发行为从“彼此矛盾的零和博弈”转换为“彼此互补的正和博弈”(Wareham et al.,2014)。

3. 宏观层面: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放创新能力、持续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新兴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直接导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涌现。然而,由于宏观层面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主流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实践依然受到旧范式的影响,并没有转向新兴技术,这种冲突会最终激发宏观层面的制度变迁和微观层面的组织变革(Bodrozic & Adler,2017)。这就意味着,国家相关制度还需要及时修正、调整和完善,从而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和匹配。

参考文献:

[1] 刘晖,刘轶芳,乔晗,胡毅,程伟,易香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北京市生物医药行业的经验总结[J].管理评论,2014,26(12):20-28.

[2] 董彦良.中国台湾与韩国TFT-LCD产业比较及其对中国大陆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2,(12): 145-148.

[3] Wareham, J., Fox, P. B., Giner, J. L. C. Technology Ecosystem Governance[J].Organization Science,2014,25(4):1195-1215.

[4] Bodrozic, Z., Adler, P. S. 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Models: A Neo-Schumpeterian Theor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7, DOI: 10.1177/0001839217704811.

作者简介:徐飞(1964-),男,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战略联盟、竞争战略;武鑫(1993-),女,汉族,四川省乐山市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创新战略;宋波(1981-)(通讯作者),男,漢族,江苏省宝应县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战略、公私合作。

收稿日期:2018-06-08。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研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法
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人才需求及培养问题研究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跨江融合背景下苏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