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成群》:男权制度下女性的生存困境

2018-11-12 22:48董晓语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男权

董晓语

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在追求着和谐、平等的生存环境,但对于从古至今存在的男权社会来说,实现男女平等这个目标仍然遥不可及,尤其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化中,男性登上了各项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的顶峰,他们操控着整个社会,因此社会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男性话语秩序。而女性则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甚至包括女性自己在潜意识中也这样认为,她们顺从或屈服于男权,因此拉开了她们悲剧命运的序幕。本文从苏童的经典小说《妻妾成群》入手,通过分析文本中四房太太各自的悲剧命运,探索女性的最终出路。

一、对男权的屈从及维护

虽然在文本中男性形象有所淡化,但以陈府的陈老爷为代表的男权文化一直笼罩在陈家大院之中,即便大太太毓如和二太太卓云,虽然面对男权专制文化的态度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她们都屈服在男权制度下。

毓如是陈老爷的大太太,身为陈府老爷的原配夫人,岁月如刀,她早已人老珠黄,不再能得到陈府老爷的宠爱,所以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陈老爷将一个个貌美如花的女子娶回府中,她之所以选择吃斋念佛,装作不屑于与他人斗争的假象,只因为她失去了争宠的资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毓如是幸运的,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年代,在陈家大院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毓如能屹立不倒,是因为她生了个儿子,并且她的儿子已经成年,即将成为陈家下一代产业的继承人,可以说她是陈府里男性权利的女性替代者,每当府里有冲突的时候,她都会出面调解,生怕坏了府里的秩序,颂莲讨厌烧树叶,毓如吩咐丫鬟按照以往的规矩来,不能因为来了个颂莲就破坏原有的规矩。 但在男权制度下,毓如终归是可悲的,男人是男权文化制度中的主宰者,他们以自己的标准去打造女性,女性因此成为男性掌控中的玩物。正如毓如,在陈老爷的眼里她已经人老珠黄,无论她怎样奉承,仍然得不到老爷的好脸色,陈老爷形容她,腰像水桶一样粗。她明白自己的面容早已不如当年,所以只能保持沉默。

毓如是男权社会的漠然者,她在权力诱惑及生存压力的双重牵制下迷失了自我,进一步陷入了男权社会的文化中,她的言行举止完全顺应了陈府老爷的要求,以此换取更多的权利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

二太太卓云是陈府后院里心机最深的一个人,她不可能像大太太一样,靠着自己的孩子在陈家大院站住脚跟,她没有儿子,所以她只能赔着笑,尽力拉拢比她年轻的太太们以此来确保自己的地位,比如四太太颂莲刚进府的时候,就在她那里受到了热情的礼遇一般。斯艾蒂说过:“不能只把男性看作唯一的压迫者,妇女也可以被看作压迫者的同盟,并有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压迫者。”在卓云身上呈现出女性人性中最阴暗、卑劣的一面,她自知容貌不复当年,无论她如何顺从陈老爷的心意,陈老爷宠幸她的次数终是越来越少,老爷形容她说,卓云还算凑合但她有点松松垮垮的了。长久以来她寂寞的身体得不到安慰,于是她的心灵也渐渐腐烂,她把目光投向了三太太梅珊,她认为梅珊没有什么好看的,但梅珊却不如她一般被岁月所摧残,反而越来越美,随着年岁的增长,气质也愈发动人。卓云知道梅珊之所以活得如此滋润,是因为她在和别的男人约会,她嫉妒梅珊,虽然已经嫁人却仍然能受到别的男人的追捧。当梅珊再一次出去与别的男人约会的时候,她派人抓住了梅珊,并且向陈老爷告状害死了梅珊,在梅珊被投井时,卓云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快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一个人性尽失的女性形象。

卓云是可悲的,她丝毫没有意识到男权的压迫对她造成的精神压抑,反而在男权的压迫下,她变成了一个扭曲的形象,她没有儿子,只能靠着与这些比她年轻的太太们争斗,并以此来巩固自己在陈府后院的地位,外表的顺从以及内心的恶毒造就了她自身人格的分裂性。尽管毓如和卓云两人对待男权专制下各自的生存困境的态度不同,但无一例外地她们两人都选择了屈服及顺从,对于造成自身命运的根本原因她们没有丝毫觉悟,却在同样的生存困境下,靠着对陈府老爷的卑躬屈膝,以及和其他太太的斗争来确定自己的地位,她们是不觉醒者的形象,是旧社会、旧思想、旧道德的捍卫者,“在女性历史中,男性的统治者地位不仅造就了女性劣势的整个社会文化体系,而且通过对女性的压制,使女性产生自我幻想以及不同女性个人之间的斗争,从而更加服膺乃至认同于男性统治。”

二、对男权的反抗及斗争

相比毓如和卓云的麻木与冰冷,梅珊和颂莲则表现出了对命运的反抗及斗争,

她们对自己的命运都有了朦胧的认识,并开始以不同的姿势抗争男权,然而在男权思想根深蒂固的旧时代,她们的抗争不仅没有为她们带来光明,反而让她们陷入了更深的黑暗之中。

在嫁入陈府之前,梅珊在京剧班里唱旦角,生性清高,即便是嫁入陈府之后,她骄纵的脾气一如既往,陈府老爷责备她:“一不高兴就称病,她想爬到我的头上来,休想,女人永远爬不到男人的头上来!”然而梅珊是盏不省油的灯,她直接反抗陈老爷的命令,陈老爷让她进屋唱一段戏,她冷笑一声,跑到窗前直接拒绝说,老娘不愿意!梅珊蔑视男权,她看不起大太太和二太太对陈老爷的百般顺从,她嘲笑她们守着陈老爷如同守着个大金库一般,而陈老爷不过是个干瘪老头罢了,她用坚决极端的态度来反抗男权的存在,然而她的抗争最终导致了她悲惨的命运。

封建社会要求女人三从四德,要求女人恪守妇道,实际上这只是对女人单方面要求的“一夫一妻制”,梅珊作为陈府后院的觉醒者,自然不愿意遵循这样的旧规矩,她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对男权的不满,她与医生偷情,两人打牌时,梅珊将自己的脚缠在了医生的腿上,之后又偷偷溜出陈府去和医生约会。她用女性的身体背叛挑战了男权专制的社会,结局是她被投到井里,结束了她尚还年轻的生命。

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无疑被认为是男性权利的一种体现,并且以物化的形式为男性所拥有,这项“财产”不可侵犯,而梅珊选择了用身体背叛的方式去挑战男权,无疑是飞蛾扑火。

颂莲无疑是小说里的核心人物,她嫁给陈府老爷之前是一名女学生,受过新思想影响,所以她才会对男权专制下的社会提出疑问,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金鱼、像老鼠,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她一面对男权社会提出质疑,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向男权社会低头,在她的父亲死后,她主动选择嫁给陈老爷,尽管陈老爷的年纪足以做她的爷爷。嫁人之后她又主动讨好陈老爷,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了陈老爷足够大的满足感,然而陈府老爷始终是男人,他骨子里有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颂莲虽然能带给他以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但在众人面前,他仍然是个正统顽固的一家之主,颂莲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在她和陈老爷发生争吵之后,她懊悔自己怎么一味地耍起小性子来了,这样对她的生活是无益的。

颂莲是矛盾的,她是陈府后院的清醒者,她受过新思想的教育,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女性的意识觉醒,她深谙男权社会的黑暗,她不愿像毓如和卓云成为男权社会的拥护者,可她又不敢像梅珊一样完全地反叛,这两种复杂思想相互交织在她的脑海中让她无从逃脱,在目睹梅珊被仆人们投向枯井之后,颂莲的精神世界完全崩塌,她变成了一个“疯子”,她时常念叨着“我不跳井,我不跳井。”“疯”是她对男权社会的妥协,她无法战胜男权社会,这便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最大悲哀。

三、女性的生存困境

男权指的是男性统治,在社会组织社会中,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领域,以及古代最重要的宗族祭祀权,所有权威的位置都保留给男性。陈府的陈老爷陈佐千是个极端男权主义思想者,他是陈府大院的“大家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一面需要感受到四房太太对自己的尊敬及顺从,另一方面却又在心里深深地鄙视她们。他形容大太太毓如早就是只老母鸡了,形容二太太卓云虽然还凑合着但是有点松松垮垮的了,形容三太太梅珊狗娘养的。他没有把这三位太太当作他的妻子看待,反而是将他们当作了“工具”,高兴的时候就玩弄玩弄,不高兴了就置之不理,任其自然生存。

颂莲与陈佐千的矛盾占据了小说的很大部分,一开始陈佐千对颂莲无疑是宠爱的,颂莲是他从未接触过的女性,在上学的女中学生,容貌青春俏丽,受过新思想的教育,心思玲珑剔透,她懂得陈佐千的身体需求及心理需求,尽管她偶尔使些小性子,陈佐千也十分包容。但好景不长,当颂莲发现自己刚进陈府时的宴会远远不比他儿子的接风宴气派的时候,两人的矛盾便开始激化,颂莲抽烟的时候,陈佐千说女人一抽烟就没有女人味了;颂莲受委屈向陈佐千抱怨的时候,他嘲笑她说你们怎么都一样,说着说着就是死,好像日子过得多凄惨似的,我最不喜欢这一套。陈佐千宠爱颂莲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颂莲能带给她前所未有的欢愉与刺激,在他进一步提出更加无理的要求被颂莲拒绝的时候,他不过是白了颂莲一眼,冷嘲热讽道:“做了婊子还立什么贞节牌坊?”颂莲听了这话,心里自然是委屈的,可是她不敢不向陈佐千低头,以后的日子她还需要陈佐千才能生存,所以她才会发出“女人无论像什么,就是不像人”的感慨。

四、结语

陈府大院中的女人们在男权的压制下做了各种努力,或屈从或反抗,却都无法摆脱悲剧命运。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体制之下,女性的命运永远掌握在男性的手中,旧社会中的大多数女性都像毓如和卓云一样选择屈服及顺从,这也导致了她们自身的悲剧。然而,反抗男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势必会付出惨烈的代价,如同梅珊和颂莲一般,尽管她们一死一疯,却还是给了我们不少希望,“所谓女性解放,就是让她不再局限于她同男人的关系”,只有女性确立了自身的主体意识,并且永不终止对其主体地位的追求,那么才有可能摆脱自身的悲剧命运。

【注释】

[1]苏童.妻妾成群[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1-82

[2]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39

[3]吴艳平.女性的幻象与镣铐[M]北京:人民网,2012:1

[4]西慧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57

[5]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827

猜你喜欢
男权
Myth and Mechas
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主义
玛丽·恩迪亚耶笔下的男人形象
读《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一书
男权下的女性主义的萌芽探究
“身体写作”是对男权的反抗还是掉入男权陷阱?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女性的困境与出路
从古典到西洋
《红楼梦》女性悲剧的制度文化原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