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围棋朋友”

2018-11-12 09:46李立农
教师·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充分借助围棋棋盘的结构特点及围棋活动,实践中发现围棋能让学生思维更清晰、学习更有趣、逻辑更流畅、习惯更良好,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问题,保持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育人实效。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围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07

作者简介:李立农,男,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教师,本科。

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面向全体一年级学生,每周开设了一节围棋课,旨在弘扬传统、开发智力,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形成“以棋激趣、以棋启智、以棋陶情、以棋育人”氛围。围棋作为中国国粹艺术渊远流长,它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低年级数学教师,我见证了学生在参与围棋活动中得到了乐趣,也感觉到围棋对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帮助,我把这位“围棋朋友”请到了我的课堂,做了些许探讨。

一、围棋让思维更清晰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但数学的专业术语比较多,只有把一些枯燥、难理解的数学知识和术语变成浅显易懂、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才能让学生理解接受。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的教学中,在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特点和区别的教学中,对于“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垂直”“相交”等概念,一年级学生很难理解,我借助围棋棋盘上的小方格用黑白棋子做游戏,让学生在棋盘上摆一摆、拼一拼、比一比。

同时,我尝试着在方寸、黑白之间让学生排列,通过观察判断、切身体验促进学生思维的启发与发展。首先,让学生观察已有的围棋排列图,发现其排列的一定规律后,再在棋盘空缺处补充棋子,再观察,然后按一定的规律摆放。我还设计了一些围棋挑战赛,用围棋学拼图形,通过想象力、动手操作创造出自己最喜欢的图、形、物等画面。在不断的体验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让学生的思维轨迹变得可视、可表达。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等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围棋让学习更有趣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了学生自主体验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可见,通过围棋辅助数学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植树问题是小学低年级比较重要的间隔问题之一,也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在教学时,借助围棋的棋盘,让学生在棋盘上植树,先让学生自己植,然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在动手和动脑间,学生一步步明晰了其中的规律,从而突破难点,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发现:如果两端都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多1;如果植树线路只有一端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和要分的段数相等。我循着学生的发现一步步深入,提出“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呢”“如果在封闭线路上植树呢?”等等,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和问题驱动下,借助围棋棋盘的结构性特点,学习变得有趣多了、好玩多了,学生也愈加喜爱数学,根植“数学有用、数学好玩”的基本价值体现。

三、围棋让逻辑更流畅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体现尤为突出,我们要抓住每一个逻辑训练的知识点,引导好、过度好,初步建构起知识之间、学习与生活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等的逻辑联系,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更流畅,逐步变得缜密。

例如,在教学“要排成一个4行4列的正方形方阵,需要几名同学?”中,我依然借助围棋棋盘,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什么叫“行”“列”,摆一摆,数一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行”与“列”的辩证关系;借助“我的家在哪里”“走迷宫”等棋盘游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提升。我借助课本中的正方形方阵在围棋棋盘上不断“变形”,变成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图案,通过简单的摆、数、看、想进行逻辑思维训练,通过“你来摆我来说”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自主学习,始终围绕“摆这个方阵共用了多少枚棋子?”的问题,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学生逐步在围棋活动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教具演绎“从物到形再由形到数”的教学过程,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了数学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因个体差异高低,效果有优劣,但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加多变、灵敏、活跃了;仅仅围绕数学问题进行围棋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计算、分析、判断、演绎中,这也是非常值得每一位教育者兴奋的事情。

四、围棋让习惯更良好

习惯是学习的助推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不断提高学习力,为未来生活和发展奠基。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围棋活动的融入,让学生的习惯养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一是下围棋需要动脑,俗话说,走一步看三步。每下一步棋,都必须动脑筋,落子需三思,同是一颗棋子,下在不同地方,所产生的效果就不同。这就要求学生会计算、会观察、会判断。二是下围棋要讲规则,规则意识在围棋活动就得到了渗透,凡事要循规而行,不守规则就会失败的意识会逐渐增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耐性、自律及专注的习惯,“沉着、冷静”“胜不骄,败不馁”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得以修炼。三是下围棋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知围棋礼仪、善交友、学会礼让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更有涵養。

围棋,已然成为了我教学中的“好助手”,学生的“好朋友”。将围棋活动融入教学、融入生活,不仅让这门博大的艺术走进学生的学习中,更是借它的光辉,焕发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灵动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黄和林,孔克勤,胡 瑜.围棋活动对小学生智力与学习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6(4):852-856.

[2]徐 平. 围棋活动对儿童注意力、意志力和创造力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