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

2018-11-13 03:55崔素月
名师在线 2018年26期
关键词:品格核心素养

崔素月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吉林长春 130061)

引 言

长期以来,英语学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功利性体现得特别明显,最后导致只要是跟实际没关系的就不学。绝大部分的学校把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都忽视了,基本上都在单纯地育分。

一、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科教育育什么样的人)

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生关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是过程非结果,是一个伴随可持续性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1]。学科教学要强调、强化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1)对文化品格的理解:国际理解能力和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以各种形式体现在语言和语言使用中。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理解、归纳和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培养文化认同感和鉴别能力(超越了以往所说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对思维品质的理解: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是指理解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把英语概念性词语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根据所给信息提炼事物共同特征,借助英语形成新的概念,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根据所学概念性词语和表达方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理解问题。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3)构建核心素养框架的“根”与“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学生应具备的三大核心素养: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优秀(良好)的品格/品性。

(5)学生应具备的三大核心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

二、关于思维深刻

一个优秀的学生除了勤奋踏实,他一定要有较高的思维品质,否则就会出现非常努力却分数不高的现象。思维品质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本文笔者只谈深刻性。

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人类的思维主要是语言思维,是抽象理性的认识,所以,足可见外语教师和语文教师的重要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为在智力活动中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概括归类,逻辑抽象性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思维深刻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强,反之,则只是停留在直观水平上。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叫《警惕低质量勤奋掩盖下的真懒惰》,多少高中生在“假努力”,多少家长在“假关心”,这种盲目只知道前进不知道方向的努力最后事倍功半。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焦虑的教师和家长、崩溃的学生。

三、关于品格塑造

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对于人的终身发展作用非常大。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教师要有积极的生命情态,充满生命活力;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生活乐观向上、对困难愈挫愈勇、对他人团结合作、对自我勤奋进取;还要有强烈的育人情怀。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

四、思维启迪(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教育教学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客观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精神(质疑能力)[2]。

从教学的角度讲,要积极倡导原生态的教学(学习),改变“记、练、考”的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原生态的问题情境和文本本身,从而有更多的原生态的思维介入;要积极倡导有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让学生发展思维水平、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养成科学的思维态度。

(一)培养学生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一篇文章学完,可以总结概括文章主旨、文章脉络、写作特点和知识结构等。一个单元学完,也可以总结概括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画出富于自己特点的知识思维导图。一个学期学完,更可以总结半年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自己取得哪些成绩,还有哪些不足。在一次次的归纳总结中,可以在无形中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比较和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二)多设置主观题、思考题,少设置选择题

主观题能培养学生清晰地、有效地、符合逻辑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结果;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对其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发展他们的思辨能力,体会运用英语的自信和愉悦。但是在设置题目时,要注意分层次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社会经验。题目太简单,学生会觉得没兴趣;题目太难,学生的发言也会不积极,都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给学生大量补充原汁原味的课外阅读材料,类比迁移

同话题文章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其思维深刻性的同时也拓宽其视野。课内也好、课外也罢,教师不能总是让学生停留在课文理解和语法学习的水平之上,要在理解的水平上让学生学会思考。高三英语组现在就正在利用教辅类报纸,里面的文章都是最新最热门的话题,学生感兴趣的同时,可以很好地打开他们的视野,也让英语课堂不再枯燥。

(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教师要始终不忘在讲授语言知识本身的同时,尽量多地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但是要注意的是,“跨”,意味着两端都要兼顾,不能顾此失彼。2017年高考的考纲解读中,高考的宗旨也是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同时学会替中国发声。近到中国的“一带一路”,远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各个时段,都是可以宣传的切入点。近几年的高考语法填空题和书面表达题几乎必涉及这样的内容。作为外语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教师需要思考:创设何种情境?与学生共同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需要获取什么信息?构建怎样的知识结构?如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

结 语

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课堂教学要围绕着共需、思维、文化这三个核心展开;学校教育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和心灵自由的人。这正是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品格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