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

2018-11-13 08:18张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5期
关键词:手术效果

张伟

doi:10.3969/j .issn.1007 -614x.2018.5.41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情况均长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予以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 单纯性阑尾炎;微创小切口;手术效果

阑尾炎是外科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发病群体以青年居多,易引发患者出现呕吐、发热及腹痛等症状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及正常生活。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手段。以往临床多主张应用传统常规手术方法,然而其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术后容易造成病情复发,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1]。伴随医疗研究的深入,微创手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已得到广泛应用。有研究报告显示,对阑尾炎患者予以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对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微创小切口术治疗15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其临床疗效,现做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14年4月-2017年5月收治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50例,依照随机、均等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男48例,女27例;年龄15~ 61岁,平均(30.2±2.4)岁;发病时间3~ 73 h,平均(28.4±3.5)h。研究组男49例,女26例;年龄16~ 62岁,平均(31.4±2.6)岁;发病时间3~ 74 h,平均(29.7±3.6)h。两组发病时间、年龄与性别等基本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单纯性阑尾炎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无手术禁忌证患者。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肝、肾等病症患者;研究期间中断治疗患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手术方法详见胡骁等的研究报告[2]。研究组实施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给予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行一切口于麦氏点位置,其长度为1.5~ 2.0 cm。在切口部位切开腹部各层组织,使用甲状腺小拉钩把各层组织分开,由此能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对其他组织产生影响。确保每层切口进入腹部时都是垂直进入,在每层切口位置禁止发生出血。每切完一层,甲状腺小拉钩都要跟进一层直到进入腹部。为将视野扩大,使整个手术空间得到保证,需通过应用甲状腺小拉钩悬提腹腔。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能和回盲区与阑尾区相触碰。手术人员可用肉眼对患者的阑尾进行观察,用卵圆钳在不和阑尾相碰触的情况下轻柔地把阑尾缓慢提起,直至提到切口边缘,把其固定好后直接切除。切除后线端送入腹腔前将包埋工作做好,实施消毒纱布吸出阑尾四周渗出液,在腹膜位置缝合2针,同样缝合两针于腹外腱膜位置,全层褥式缝合1针皮肤与皮下组织,整个手术过程共缝合5针。术后,为避免发生切口感染现象,需予以患者抗生素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3]:选有关单纯性阑尾炎的相关诊断标准作为评价依据,评定被选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①显效:经治疗,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显著改善,且术后恢复快,患者的病症表现已基本消失;②有效:经治疗,患者的疼痛感有所缓解,患者的病症表现得到改善;③无效:经治疗,患者的疼痛感未改善,且临床病症表现未缓解,出现加重趋势。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 23.0软件并以统计学的方式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进行计数数据对比;计量数据的表示可用(x±s)的形式表示。P< 0.05则说明数据间差异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4.00%,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两组相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3例(17.33%),研究组出现并发症2例(2.67%)。两组相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X2=8.963,P<0.05)。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对照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和研究组相比,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讨论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以单纯性阑尾炎最为常见,易引发患者出现腹痛、胃痛等症状。对此病患者,若临床未能给予有效、及时的治疗,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手术方法是临床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手段。以往,临床多主张应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然而其临床疗效不理想,易导致腹腔感染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伴随近几年微创术式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微创手术已成为现今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4]。微创小切口术式具有术后恢复快、手术切口小及创伤小等优势,对阑尾炎患者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能减轻对患者机体的伤害,防止其皮肤美观性受影响。而且,此术式的应用还能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加快患者机体康复。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均等的方式,随机分为行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行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研究组,从结果中可知,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相比于常规手术方法,微创小切口术式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加快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之,对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予以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手術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明,王坦,陶健.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6):35.

[2]胡骁.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3):159-160.

[3]严梁.微创小切口在20例单纯性阑尾炎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4):98.

[4]李爱军.探讨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83-84.

猜你喜欢
手术效果
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上睑提肌折叠术矫治上睑弱性肌力疗效观察
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分析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优势和手术效果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精索静脉结扎手术效果及对精子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