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淮剧《小镇》

2018-11-14 12:42
剧影月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登门淮剧朱文

淮剧《小镇》由编剧徐新华根据一个西方故事改编而成,演绎了一个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周边接地气的生活事件。著名导演卢昂将原著中那种尖锐揭露人性的伪善文字,通过艺术的手段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人的一张张伪装的外表完美呈现在舞台上。将外国名著改编为中国戏剧,并非易事,戏曲的作品更少。《小镇》的创作相当成功,完成了这种转化。淮剧《小镇》将一个变化着的社会,浓缩到了有着江淮风情的小镇中,非常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地方戏曲的创作之中,不仅为淮剧拓展了新的领域,在淮剧发展史上也会成为一部现代淮剧的标志性剧目,在题材、剧本、表演、音乐、舞美等各方面都显示出新的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对众多现代戏的创作都传递出有益的启迪信号。淮剧《小镇》获得了第十五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

《小镇》以《三字经》作为剧情的开场,让观众有一种回到古剧的经典回味。事情发生于小镇最和睦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在这种和谐的生活下将要发生对小镇所有人的一次考验。一笔巨款500万“从天而降”,这笔钱对人心的考验,让小镇波澜起伏……多日寻找无果,秦镇长认定此事一定是自己的老师朱文轩曾帮助过一名企业家,时间久了或许忘记了……恰巧他的儿子朱小轩在省城遇到了急难,急需资金500万。朱文轩、薛小妹这对诚实善良的夫妇陷入了两难之中,苦苦煎熬之后,他们做出了艰难的抉择。可事情的发展却完全超乎想象且失去了控制,全镇大会上,四个冒领者于众目睽睽之下无处遁形,而朱文轩却因德高望重的朱老爹的保护侥幸过关……500万元如同试金石,拷问着小镇人的道德和良心,也让小镇一度陷入混乱……在一番深刻的思考后,小镇人开始了彻底的自我反省。

该剧情节跌宕起伏,立意发人深省。媒体追踪报道,心急如焚的秦镇长登门请求,失足老友无颜立足小镇登门痛别,企业家的女儿登门道歉,朱文轩夫妇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惶惶不可终日。在经历了强烈的自责、愧疚、惶惑、不安的煎熬之后,朱文轩开始了彻骨的自省和反思。最后,他说服妻子和朱老爹,向公众坦承一切,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了救赎!对小镇进行了救赎!在震耳发聩的钟声里,小镇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在朱文轩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甚至很多人都没有的品质,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其实人在这个世上做到完全坦诚太难,谁没有过一己私利,就像他说过做什么事都不要掩饰自己的这颗心,要想做成事情,要想为人处世,把自己的心敞开让所有人看到。它要告诉现在的人,活着不是为了养活自己,而是为了信念和追求活下去;好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一个为人坦诚,像朱文轩这样为人正直,勇于挑战自己的人;当然还要在朱小轩身上吸取教训,在面对市场的挑战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人心叵测,在困难面前才能真正看清人性的好坏。

《小镇》打破了以往戏曲传统的结构样式和表现手段,大胆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与表现主义手法有机结合,将厚重的传统文化和戏曲程式有机融合,使得全剧具有强烈的寓言色彩和象征意味。同时,全剧注重舞台的虚实相生,注重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充分运用淮剧声腔艺术的韵律美感,辅以现代舞美、灯光及多种舞台手段,在给观众理性思辨与启迪的同时,彰显了戏曲艺术的审美张力。

该剧以敏锐的目光直面今天道德危机的严酷现实,还原当下现实生活的本真,深刻地揭示道德失衡与复归的挣扎过程,道德自我完善的艰难、知耻而后勇的可贵、自我救赎和道德担当的可敬。失落、拷问、煎熬、攀爬,《小镇》犹如一出惊心动魄的“灵魂过山车”席裹着观众一起沉沦、自救,浓墨重彩地渲染感情,是戏曲艺术传统的美学理想。

《小镇》中富有江南风致的舞美设计、人物古朴的服装造型乃至声声吴侬软语,随处散发出浓厚的传统韵味,不同于一般的程式化的剧目,戏中现代心理和思想情感的碰撞,以及现代台词、配乐、流行语的应用,使观众产生了共振,使《小镇》不再是一出穿着现代服装的传统戏曲,而成了真正的“新淮剧”。也无怪乎能成为观众心中有口皆碑的精品之作,成为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经典剧目。

猜你喜欢
登门淮剧朱文
淮剧还好吧
房山区西潞街道夏庄社区党总支:“满意服务360°”党建品牌共建 和谐新社区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热闹的大山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发现木耳
闪电结婚
“登门槛效应”让你变冲动
“非常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