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演《玉蜻蜓》中的父与子的体会

2018-11-14 12:42
剧影月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唱腔蜻蜓舞台

传统经典锡剧《玉蜻蜓》是一出非常有影响力的精品剧目,它能流传如此久远与广泛,成为锡剧经典,是在于它情节跌宕起伏、丝丝入扣,以情感来包裹叙事。该剧写的是苏州文人申贵升与尼姑智贞相爱生子,申贵升死后十六年,儿子徐元宰寻访到失散的母亲,最后终于冲破重重阻力一家团聚。根据剧情需要,父子两个人物要面目十分相象,而且年龄相仿、身份都是解元,服饰打扮基本相同。前者风流倜傥、儒雅飘逸,后者生动传情、书生卷气兼带几分孩子的稚气,我有幸在此剧中饰演父子二角。上半场申贵升与申大娘反目离家,再与智贞相遇、相爱、诀别之情;下半场其子徐元宰与生母相遇、相认、再冲破阻力、终于团圆的母子之情分别成为全剧的主要情节线与情感线。如何在舞台上成功塑造父子二角,对于那些好演员来说,也许是驾轻就熟,但对于我来说确实是压力山大。要唱好这个经典艺术精品,首先要加强唱、做、念、表,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基本功的训练,“唱”是第一位的,要全面提高演唱艺术水平并掌握表演技巧,准确体现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更取决于如何准确把握父与子人物之间的关系。我深深地明白这两个角色的重要性——贯穿全剧,也决定着全剧的成败。

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用心”揣摩,把握表演分寸,以情动人。《玉蜻蜓》中的人物心理起伏变化较大,有大喜,有大悲,但表演绝不能粗犷,越是细腻、人物越是厚实。通过演员唱腔、念白、身段、眼神等一些细微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紧扣观众心弦,是成功塑造人物最重要的基础。《游庵定情》一折是申贵升与智贞爱情的产生、升华,从申贵升对智贞一见倾心、爱慕追求,到智贞对申贵升推辞婉拒及至默认接受,舞台表演用整整一场戏来展示两个人物的情感递进,人物表演分寸拿捏不当可能会让观众无法接受,需要演员极其细腻的情感把握,这也是《玉蜻蜓》中经典之作。在神圣宁静的佛堂,一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潇洒青年,一个是身世凄凉、孤苦伶仃的出家女尼。在表现申贵升对智贞的倾心爱慕之情时,我充分利用了眼神的情感表达,以眉目传情,爱慕之意从小心“传递”到步步“紧逼”,让观众感觉自然而不刻意,在形体动作上运用扇子、水袖与台步相结合的办法,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才子佳人欲诉还羞、倾心爱慕却不能直白表达的心理过程。

二是“真实”体验,做到用心感受,真情演绎。舞台表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塑造人物是一个演员在舞台上用唱腔念白、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睛神态来体现内心情感的综合表现。《搜庵惊变》一折中,面对突发搜庵的紧急情势,申贵升迫于无奈藏于智贞云房内,那种对搜庵表现的极度紧张、害怕的情绪与前面跟智贞两人情意绵绵、海誓山盟形成鲜明对比。为表现申贵升此刻焦急惊恐和无奈无助的状态,我运用了甩发、跪步、云步、水袖等幅度夸大的手法来表现申贵升此刻“惊、急、怒、怕”的复杂心理变化,直至最后惊吓过度气绝而亡,从内心出发幽怨凄凉低呼一声“贞姑”以及临终一段低沉婉转的唱腔,真切真实,真情感人,令观众潸然泪下,为之动容。

三是“用情”演绎,做到感动自己,感动观众。下半场的徐元宰对我来说是个挑战,特别是《庵堂认母》一折,唱做并重,充满了人情人性与世俗礼教的剧烈冲突,动人心魄,哀怨凄婉,要演好这一折戏,确实是对演员功力的考验。这折戏中徐元宰的唱腔比较高亢,剧情也是情感戏份多,父子二角主要的区别在于人物性格完全不同,从上半场的恋人关系一下子转化为母子情深。我与梅花奖得主董红老师合作演出此戏,刚开始我对人物的塑造有点驾驭不住,排练时得到了董老师一遍遍耐心的启、,一次次悉心的指导,这让我十分感动,更让我受益匪浅。在塑造人物时,我首先注意念白的语气语调,尽量表现书卷气与稚气并重,给人一个懵懂少年的感觉;其次在唱腔上,注重以情带声,以声出情的办法,让观众随着演员唱腔仿佛身临其境。在唱到“亲娘亲娘连声叫,娘不认儿儿伤心……娘若不把儿来认,你老来终身靠何人,儿是娘亲心头肉,娘是孩儿活命根,儿无娘,儿伤心,娘无儿,娘孤零……”这段时,为表现出对生母十六年的思念、牵挂与委屈,我突出了哭腔和哽咽声,每次演唱都是悲极而泣,泪流满面,此刻情感爆发到了沸点,极具感染力。再就是表演上,始终牢记徐元宰的年龄身份,把握表演尺度,重在表现母子亲情与思念情深的情感交融,在母亲认与不认的情感纠结中最后全部释放。舞台上每每演到此处,台下观众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上演员泪流满面,台下观众热泪盈眶,演员首先感动自己,自然也会感动观众。

戏曲舞台表演的最高境界是“一人千面”,而非“千人一面”。我在《玉蜻蜓》中饰演父子二角,虽然得到了领导以及观众的认可,得到了掌声和鲜花,但这是他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我还需继续努力,争取在舞台上塑造出更多的艺术形象回报大家的厚爱。

猜你喜欢
唱腔蜻蜓舞台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蜻蜓
蜻蜓点水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蜻蜓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