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8-11-14 17:05饶曙光
电影新作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派良性影视

饶曙光

当前,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提出以及热烈讨论,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机构的心血来潮,而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然,是中国电影繁荣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使然,更是长期电影界长期学术积累和演变发展的过程。1996年,黄会林先生在《中国影视美学建设刍议》中便提出要推进影视艺术的中国学派;2013年前后,笔者在多个学术会议上倡导要发挥电影理论批评对创作的积极作用,推进中国电影学派的建设,并最终写成了《构建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一文……回望历史,郑正秋、蔡楚生、费穆、石挥、郑君里、夏衍、陈荒煤、钟惦棐与罗艺军等电影人,都需要我们去进行更深入、更细致、更翔实的梳理和研究。

俗话说:开工没有回头箭,“中国电影学派”及其构建的过程也必将伴随着诸多质疑和杂音,其前景也是可以期待的。构建中国电影学派不仅要面向过去、面向现实,更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洞穿历史的力量激活理论批评资源,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辩证地讲,丰富的实践促进理论的自觉,理论的自觉推动实践的丰富,并形成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新常态,形成富有中国精神和民族特质的电影理论体系,在世界电影版图中描摹出符合中华美学规范的话语体系。由是,如果有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自觉,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也将会有更多的实际成果。

由于我们资源准备、文化准备以及理论准备都严重不足,中国电影学派注定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过程。构建中国电影学派必须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国电影各方面的优秀传统。更重要的是,不要急功近利、立竿见影乃至盲目地寻求构建一个庞大的体系,而是要深入研究更为具体的问题,从问题入手研究中国电影繁荣发展面临及其可能面临的困难,“建构”及其成果或许就在其过程之中了。如今,在各方力量的推动和集聚效应之下,“中国电影学派”的讨论如火如荼,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方法阐释、认知和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启发、相互激烈,形成了良性的理论批评生态,为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开腔起调……

猜你喜欢
学派良性影视
伯明翰学派“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研究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The arrow that saved my life救命之箭
具有创新价值的伯明翰学派文化阐释
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吗?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
论朱智贤学派: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