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兵:精准扶贫不能“一锅煮”

2018-11-15 05:53向颖羿
当代贵州 2018年36期
关键词:农户贵州贫困户

文 / 图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向颖羿

李仁兵(右一)在帮助村民建立扶贫档案。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这段朗朗上口,被称为“四看法”的口诀在贵州广为流传。而它的主要探索者,正是威宁自治县迤那镇党委副书记、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李仁兵。

“石漠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苞谷洋芋度春秋。”这段顺口溜是对于迤那镇五星村过去贫困状况的生动概括。而今,五星村面貌大为改观,2017年人均年收入达到9200元。

这些变化,与李仁兵十余年来对脱贫工作的探索密不可分。李仁兵是个热心人,打工回乡期间,他就喜欢帮村民们调解矛盾。哪家有争执,他就和他们讲道理、摆事实,成功地化解了不少村民间的矛盾。

“当时我在迤那镇打工才8块一天,而在江苏南京打工一天就有25块。”这种直观的差距让李仁兵深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落后,也萌发出了带领家乡脱贫致富的想法。

想法与机会一拍即合,“热心人”李仁兵就在家乡扎了根。2004年入党、2005年任村计生办主任,2010年担任村支书。“当时老百姓‘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李仁兵回忆自己刚上任时的情况。他凭着自己的那股“热心”劲,来到每户村民家中讲解、动员,并最终说服村民发展产业脱贫。“四看法”也是在这挨家挨户的走访与观察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

“实施精准扶贫,必须有的放矢,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不能‘一锅煮’。”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李仁兵探索出了被人津津乐道的“四看法”。

“四看法”即“一看房”:从农户的房屋面积、结构、环境等方面入手,考察其贫困程度;“二看粮”:看农户土地情况和生产条件,估算农业收入和支出;“三看劳动力强不强”:看农户劳动力状况和有无病残人口,估算务工收入和医疗支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看农户教育程度,估算其发展潜力和教育支出。

根据“四看法”,李仁兵在村中召开民主评议会,对四个项目进行村民投票打分,根据分数将每户的情况分为3个等级,并根据等级决定是否将之列入或退出贫困户。

在产业脱贫方面,五星村与海升集团合作,在村里建立了苹果种植产业园,计划打造贵州最大的苹果产业园。同时,村里还修建了1100亩蔬菜大棚,引进了鹰山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等多家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种植与加工。目前,五星村的贫困户已从李仁兵刚来时的152户减少到如今的65户。

“发展产业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方法。”站在记录着五星村留守儿童信息的“爱心档案室”前,李仁兵说,自从村中开始发展产业,村里的外出务工人员从过去的一两千人减少到现在300余人,留守儿童人数也从李仁兵上任时的160余人减少到现在的30人左右。

最近,李仁兵正在准备一场将在北京开展的,关于五星村发展与“四看法”应用的经验报告会。“能把成功的经验分享给更多被贫困困扰的地区,我很愿意。”

猜你喜欢
农户贵州贫困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