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酐的绿色酯化方法研究

2018-11-16 06:10
四川化工 2018年5期
关键词:二羧酸二甲酸二甲酯

(1.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绵阳,621000;2.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二羧酸甲酯或多羧酸甲酯是制备聚酯、聚氨酯、聚酰胺以及液晶类树脂等的重要单体,其高效合成方法备受关注。脂肪族和芳香族二元或多元酸(酐)是合成二羧酸甲酯或多羧酸甲酯的主要原料。现有技术中,合成二羧酸甲酯或多羧酸甲酯的方法有酸催化法、酰氯法、硫酸二甲酯法或碘甲烷法等[1,2]。其中,酸催化法存在产率偏低、环保压力大等问题,并且无法实现如1,8-萘二甲酸酐等芳香性酸酐的甲酯化,通用性不好;而酰氯法、硫酸二甲酯法或碘甲烷法等则存在毒性大、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探寻通用的、绿色环保的二羧酸甲酯或多羧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碳酸二甲酯(简称DMC)是近年来广泛关注的绿色有机化学品[3-6]。DMC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甲氧基、羰基等活性基团,可替代光气、硫酸二甲酯、卤代甲烷等对环境危害较大的化学品用作羰基化或甲基化试剂等[7-10]。作为绿色环保的甲基化试剂,DMC常用于羧基、酚羟基、氨基的甲基化等[11,12]。目前,DMC与酸酐的反应合成二羧酸二甲酯的报道较少[13]。本文以DMC为甲酯化试剂,采用酸性或碱性催化剂对一系列酸酐进行了甲酯化反应研究(反应式1)。

反应式1 酸酐与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1.1 仪器

高压反应釜(NS-100-C276,安徽科幂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6890N,Agilent公司),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5700,美国Nicolet仪器公司),显微熔点测试(XT-4,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

1.1.2 试剂

丁二酸酐,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酐,浓硫酸(成都市科龙化学品有限公司);1,2,4-苯三甲酸酐(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1,8-萘二甲酸酐(天津希恩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钛酸四丁酯(广东滃江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碳酸二甲酯(DMC,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未经处理直接使用。

1.2 实验方法

在内衬四氟乙烯的100 m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酸酐(11 mmol), DMC(20 mL)及催化剂。磁力搅拌下,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设定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冷却,减压蒸除DMC,用乙酸乙酯溶解,水洗三次,干燥,过滤,旋蒸,所得剩余物用于后续GC-MS检测。

2 结果与讨论

2.1 酸酐的双酯化条件研究

在硫酸催化下,DMC和苯甲酸在80-85℃下反应生成苯甲酸酯[14]。目前,采用DMC作为甲基化试剂,对酸催化酸酐甲酯化反应的研究还很有限。实验中,采用浓硫酸(0.75当量)为催化剂,对丁二酸酐(1a)、马来酸酐(1b)、邻苯二甲酸酐(1c)、1,2,4-苯三甲酸酐(1d)和1,8-萘二甲酸酐(1e)与DMC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见表1)。

表1 硫酸催化下酸酐与DMC的反应

由表1可知,以硫酸为催化剂,在200 ℃下反应2 h,丁二酸酐(1a)和马来酸酐(1b)均可顺利地转化为对应的丁二酸二甲酯(3a)和马来酸二甲酯(3b),产率高达97%以上。由于芳香族酸酐的活性相对较低,200 ℃下邻苯二甲酸酐(1c)和1,2,4-苯三甲酸酐(1d)与DMC的反应很慢,产率相对较低,8 h的最佳产率也只有64.5%。反应过程中,1,2,4-苯三甲酸酐(1d)的羧酸和酸酐均参与了反应,得到1,2,4-苯三甲酸三甲酯(3d)产物。将反应温度提升至300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3c)的1 h产率达94.5%,而2 h产率可达99.9%。较意外的是,即使在300 ℃硫酸催化下,1,8-萘二甲酸酐(1e)与DMC也不反应,无法得到预期的1,8-萘二甲酸二甲酯(3e)产物。

事实上1e的反应活性很低,无法通过甲醇/硫酸等方法来酯化。目前,合成3e的方法很有限,主要有酰氯法[15]、硫酸二甲酯法[16]以及碘甲烷法[17]等,存在环保压力大、毒性大、成本高等问题。考虑到Lewis酸也能催化羧酸的酯化等反应[1,2],实验中选取Ti(OC4H9)4作为催化剂(0.75当量),对化合物1e与DMC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表1)。研究发现,200 ℃下化合物1e与DMC即可以反应得到产物3e,但产率很低。升温至300 ℃,产物3e的产率有所提高,1 h产率为55.0%,2 h产率为78.1%。

预先将羧酸转化为羧酸盐,可以促进羧酸与DMC的酯化反应[18,19]。同理,亦可将稳定的化合物1e转化为对应的羧酸盐,再通过DMC甲酯化来合成化合物3e[20]。实验中,在1.1当量甲醇钠存在下,研究了化合物1e与DMC的反应(见表2)。

表2 甲醇钠存在下1,8-萘二甲酸酐与DMC的反应

由表2可知,在过量甲醇钠存在时,140 ℃下酸酐1e即可与DMC发生反应,但8 h的产率只有5.5%。随着温度升高,化合物3e的产率也随着增加,200 ℃下最高产率达99.2%。

根据反应机理可知,DMC的甲基化反应亦会生成甲氧基负离子,因而可望实现甲醇钠的催化反应[21,22]。在200℃下,研究了甲醇钠用量对化合物3e产率的影响。实验发现甲醇钠确实可以催化酸酐1e与DMC的反应,但2%甲醇钠用量与10%甲醇钠用量区别不大,反应均较慢,8 h的转化率都不高。

2.2 结构表征

薄层层析中所合成酯3a、3b、3c、3d与对应标准物的Rf值一致,GC图谱中3a、3b、3c、3d亦与对应标准物的保留时间一致,说明所合成酯结构正确。测试得到化合物3e的熔点为102-104 ℃,与文献值(100-104℃)一致[23],初步确认产物3e为1,8-萘二甲酸二甲酯。溴化钾压片得到化合物3e的红外图谱(图1)。图1中,在2952.6 cm-1, 2849.4 cm-1处出现了-CH3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728.4 cm-1处出现了C=O的振动吸收峰;在1176 cm-1、1203.3 cm-1、1288.0 cm-1处出现了C-O-C的振动吸收峰;在1614.1 cm-1、1579.5 cm-1、1508.5 cm-1处出现了萘环骨架的伸缩振动峰,说明该产品为1,8-萘二甲酸二甲酯。

图1 化合物3e的红外谱图

对化合物3e进行质谱测定,得到其EI质谱图(图2)。图2中,m/z 244.0为其分子离子峰,m/z 213.1为其[M-CH3]+离子碎片峰。结合熔点、红外、质谱等数据,可以完全确认化合物3e的结构为1,8-萘二甲酸二甲酯。

图2 化合物3e的EI-MS图谱

3 结论

在H2SO4或Ti(OC4H9)4催化下,丁二酸酐(1a)、马来酸酐(1b)、邻苯二甲酸酐(1c)和1,2,4-苯三甲酸酐(1d)与DMC较易反应生成对应的酯,产率高达99%。由于1,8-萘二甲酸酐(1e)的反应活性较低,在H2SO4催化下并不与DMC发生酯化反应。在300 ℃下,采用Ti(OC4H9)4为催化剂,1,8-萘二甲酸酐(1e)与DMC反应成功得到1,8-萘二甲酸二甲酯(3e),产率78.1%;在甲醇钠的作用下,1,8-萘二甲酸酐(1e)亦可与DMC反应得到产物3e,产率99.2%。本论文的相关研究为二羧酸甲酯或多羧酸甲酯,尤其为1,8-萘二甲酸二甲酯(3e)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绿色低成本的方法。

猜你喜欢
二羧酸二甲酸二甲酯
染料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检测
聚丙烯成核剂双环[2.2.1]-庚烷-2,3-二羧酸钠的合成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工业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催化剂失活的研究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6的合成
基于3,4-吡唑二甲酸为配体的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
两个基于2,2’-联吡啶-3,3’-二羧酸的稀土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吡啶-3,5-二羧酸镍(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密度泛函研究
基于2-丙基-4,5-咪唑二甲酸的锰(Ⅱ)和铜(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1-氢-1,2,3-三氮唑-4,5-二甲酸构筑的六核钴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