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要有全局观

2018-11-16 12:38卢红林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翻译态度文言文

卢红林

[摘 要]文言文翻译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要联系上下文,树立全局观,力争做到“信、达、雅”。翻译的具体方法有“增”“删”“留”“换”“调”等。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方法;全局观;态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07-02

文言文翻译要求学生利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翻译文言语句,准确理解文言语句的内容,深入细致地把握原文信息。文言文翻译也是高考语文试题中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题型,其分值占了文言文阅读总分的一半,由此可见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但是,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水平究竟如何呢?笔者收集了几位学生翻译“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出自《新唐书·李白传》)这两句时所写出的译文。

1. 李阳冰当了糊涂县令,白白顺从,代别人受罪,用左手拾起遗书,却白白死去。

2.李阳冰当时糊涂下了命令,李白听从了他,代替皇上,但是李白已经离开了。

3.李阳冰为了当上涂令,李白依附了他,代替他立了宗位,凭借以前遗留的遗诏,然而李白却当了士兵。

从以上几位学生的译文看,不仅翻译得没有章法,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令人啼笑皆非,更让人慨叹深思。那么,如何准确地翻译文言语句呢?

首先,文言文翻译的总原则是“信、达、雅”,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有“增”“删”“留”“换”“调”等。

所谓“信”就是要忠于原文,能准确、贴切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添枝去叶、加多减少,不能望文生义、曲解文意,更不能随心所欲、抛开原文、凭空捏造;“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没有语病,既要保留原文意思,又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雅”就是译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体现原文的写作风格。

所谓“直译”,要求字字落实,学生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用现代汉语直接翻译,不能随意增减内容或改变语气。例“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出自《蹇叔哭师》),就可以直接译为“郑国人让我掌管他們北门的钥匙”。“意译”就是将用到修辞格(比喻、互文、借代等)的句子或者无法直译的句子用现代汉语将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翻译出来。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出自《鸿门宴》)不能直译为“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应译为“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金城千里”(出自《史记·留侯世家》)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意译为“坚固的城防”或“钢铁般的城防”。“主人下马客在船”(出自《琵琶行》)可译为“主人、客人一同下了马,一同上了船”。

“增”就是翻译时要增补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者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等,使句意完整。例如“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出自《理惑论》),增补词语成“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牛)伏食如故。非牛不闻,(曲调)不合其耳也”。而“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应译为“您看廉颇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

“删”就是文言文中的某些语气词、结构助词或连词,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够表示它们,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省去。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可译为“廉颇,是赵国著名的将领”。“者”放在主语后,表停顿或者判断,“也”为句尾语气词,表判断,翻译时,可删去不译。

“留”就是文言文中古今意义相同的字或词以及专有名词、国号、年号、称号、人名、物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出自《张衡传》)就可翻译为“阳嘉元年,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

“换”就是替换,将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通假字要换成本字,译成本字的意思;一些单音节词替换成双音节词。如:1.“沛公居山东时”(出自《鸿门宴》)可译为“沛公居住在崤山以东时”,“山东”是古今异义词,翻译时要换成“崤山以东”。2.“距关,毋内诸侯”(出自《鸿门宴》),“距”“内”都是通假字,分别通“拒”“纳”,应译为“把守”和“接纳”。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自《鸿门宴》),“出入”是偏义复词,偏向于 “入”,可译为“进入”;“非常”不是程度副词,而是古今异义词,译为“意外的变故”;“备”则可以用双音节词“防备”来替换。

“调”就是调整语序,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翻译时,应把古汉语的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如:1.“蚓无爪牙之利”(出自《劝学》)是个定语后置句,正常句式应为“蚓无利爪牙”,可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2.“大王来何操?”(出自《鸿门宴》)是宾语前置句,可译为“大王来时带着什么礼物?”。3.“去以六月息者也”(出自《逍遥游》)如果译为“离开(北海)凭借六月的大风”,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应译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其次,文言文翻译还要树立全局意识,坚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考虑整段内容甚至整篇文章,不能拘泥于一词一句。

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斟酌,判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思考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表示的是哪个义项。例如选自《荆轲刺秦王》中的几个句子:①诸郎中执兵。②方急时,不及召下兵。③秦兵旦暮渡易水。其中的“兵”字,在各个句中的意思就不相同,依次应翻译为“兵器”“士兵”“军队”。再例如“……以中书左丞与平章政事彻理往镇浙西,听辟举僚属。至部,察病民事,悉以帝意除之,民大悦。有聚敛之臣为奸利,事发得罪且死,诈言所遣舶商海外未至,请留以待之,士选曰:‘海商至则捕录之,不至则无如之何,不系斯人之存亡也。苟此人幸存,则无以谢天下。遂竟其罪。浙多湖泊,广蓄泄以备水旱,率为豪民占以种艺,水无所居积,故数有水旱,士选与彻理力开复之……”(出自《元史·董士选传》),题目要求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翻译,很多学生将“察病民事”中的“病”字翻译为“疾病、生病”等意思。“病”可理解为:①重病。②生病。③担忧。④祸害、损害。⑤困苦不堪。⑥受困。⑦疲劳。根据下文“有聚敛之臣为奸利”“率为豪民占以种艺”可知,此处的“病”字应翻译为“祸害、损害”。

要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也离不开联系上下文。有些句子,如果离开了上下文,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理解就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例如“……时有贼魁元伯生,西自崤、潼,东至巩、洛,屠陷城壁,所在为患。孝武遣京畿大都督疋娄昭讨之,昭请以五千人行。永进曰:‘此贼既无城栅,唯以寇抄为资,安则蚁聚,穷则鸟散,取之在速,不在众也。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足矣。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倍道兼进,遂破平之……”(出自《周书·列传》),根据上下文“昭请以五千人行”“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足矣”等内容,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翻译为“这些敌军又没有城池围栅防护,只以四处抢掠为物资来源,安全时犹如蚂蚁聚集,无路可走时就会像飞鸟一样一哄而散,打败他们的关键在于迅速出击,而不在于人数众多”。

最后,文言文翻译,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一是要“勤”字当头,反复诵读,方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二是要注重字词积累,打好文言基础;三是要学会归纳整理古代文言常识,识记常用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还要关注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情况以及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等常用句式。这样,文言文的翻译才能得心应手。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翻译态度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态度决定一切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