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课教学效率的方法略探

2018-11-16 12:35许伟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理发展课堂效率生物

摘 要:学生由小学升入中学后,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一些变化。由于中学课程的设置和小学有所不同,会造成一些学习障碍,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学习动机、实验活动、记忆的规律、罗森塔尔效应等方面来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生物;心理发展;课堂效率

作者简介:许伟,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沛城镇鹿湾中学教师。(江苏 沛县 221600)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7-0056-02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课程设置发生变化。比如,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一些生物学知识,但并没有以学科来命名,学生觉得这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二是所学课程比小学有所增加,学生会感觉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去学,会产生恐惧心理,造成一定的学习障碍。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身体、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生物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的目的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个重要内在原因,而学习动机即是渴望通过学习来达到学习目标的内在动力。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说教或家长的训斥,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学习动机。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学习动机,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积极引导。首先,要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如果学生将来想在生物学方面取得成就(如有的学生想要培育生物新品种,有的学生想在医学方面发展,攻克医学上的疑难杂症),现在就要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学好生物学。这样就能慢慢激发学生良好、积极的学习动机;其次,在教学的形式上要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环境。徐州市提出的“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小组合作为基础,让学生不仅能学进知识,而且能把学到的知识讲出来。例如,有一个环节就是“交流展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小组成员选出代表,把讨论的知识讲出来。在这个学习环节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初中学生都有一种在班级中表现自己的想法),认真观察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适当地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要想使学生愿意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要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也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虽然中学生的注意力与小学生相比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他们只能较长时间关注自己有兴趣的事物,对于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比较有兴趣。例如,有的学生生活在农村,家里还种着庄稼,学习一开始,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著名育种专家袁隆平的一些事迹,还介绍了一些关于杂交水稻的知识,现在的超级杂交水稻的亩产可以达到很高的产量,孩子们既高兴又惊喜,这样就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实验和活动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课和活动课的开展更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让他们真正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例如,讲到生态系统时,笔者调整了一下教学顺序,先带领学生去调查“校园生态系统”,虽然学生没有学习什么是生态系统,但通过对校园生物的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有了一个大致地了解,回到教室里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时,学生有话可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又如,学习生物的分类时,笔者举行了“我为校园植物挂牌”的活动,让学生查询校园内的各种植物的学名和俗名,给校园内的植物挂上“名牌”,引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自觉性,使他们认为自己确实是学习的主人,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科学探究的决心。

三、无意识记与意义识记结合运用,增强学生的记忆效率

无意识记是指“没有任何记忆的目的、要求,是记忆的自发性,并带有片面性”。七年级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还没有积累太多,有些时候的记忆就是无意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编一些顺口溜,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以简单地记为:取镜安放再对光,切片观察后收镜;探究光照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步骤可以记为:暗处理,叶遮光,酒精脱色,清水冲,滴加碘酒观现象。临时装片的制作可以归纳为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血液流动的方向可以简记为室、动、毛、静、房等。有时,还可以利用一些成语或诗词来说明问题,如在讲遗传和变异时就用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在讲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时,就用到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讲生物之间的关系时用到了“螳螂捕蝉,麻雀在后”。这样一来,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记忆效率。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时,首先要让学生把问题理解透,才能增强记忆效果。例如,在讲解尿液的形成时,笔者让学生动手做一个肾单位的教具模型,然后用自制的模型在课堂上讲解尿液的形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罗森塔尔效应”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期待效应,最早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对教师的暗示。但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对学生的暗示、对学生的期望。在课间与学生交流时,有意识地问学生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简单知识,学生回答出来后及时说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一定的暗示与期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关注學生对问题回答的对与错,而是要善于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闪光点,肯定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天赋,暗示学生在生物学上有独特的视觉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信心。

五、利用遗忘的心理特点,增强课堂记忆效果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如果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就是遗忘。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看,遗忘的速率开始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率便越来越慢了。因此,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及时复习,利用多媒体,从声音、图像、视频等多方面对学生加以刺激,强化记忆。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要及时做好小结,在还没有遗忘的时候赶快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在课后,也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增强记忆的深度。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人生的价值,让学生的心理、身体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辉.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J].华夏教师,2017,(10).

[2] 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得知识建构[J].教育研究,2000,(10).

[3] 任敏融.浅谈新课程对学生的有效评价[J].中学生物教学,2004,(4).

[4] 李宗谊.中学生物新课改教学实践探讨[J].贵州教育,2006,(10).

[5]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张迪梅.中小学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形式与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2.

责任编辑 易继斌

猜你喜欢
心理发展课堂效率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网络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童话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