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第一学段计算教学策略探究

2018-11-17 06:06杨俊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杨俊

摘 要: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中,运算能力被确定为数学学科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以核心素养为背景,以《小兔请客》为课例,探究小学数学第一学段计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0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23

一、 计算教学的内涵及其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指能够依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1]这也启示研究者,运算不等同于计算,运算能力需要我们正确计算、理解算理、简洁运算。它不仅要求学生会动手计算,而且也要学会动脑理解并优化策略,是对学、思、行完美的诠释。以《小兔请客》为课例,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组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本方法的同时,还应当考虑计算教学中应体现哪些数学核心素养。首先是“运算能力”,如为什么要用3+2=5思考30+20=50的结果,这既是让学生明确算理的过程,也是培养运算能力的过程。其次是体现其他核心素养,如学生对3+2=5数量关系的感悟是正确解决30+20=50的基础与关键。因此,在进行计算教学时不应该仅仅想到的是掌握基本方法还应该想到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进一步明确小学数学第一学段计算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二、 计算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 明确计算教学的基本步骤

针对计算教学的基本步骤,不少学者对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如孟辉、袁直研究认为计算教学应该包括情景引入、获取信息、理解意义、展示交流、组织比较、多样反馈六个步骤[2]。欧阳丽颖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必须紧紧围绕“明算理、优算法、成技能、悟思想”四个步骤来展开[3]。还有学者认为计算教学应该包括情境导入、呈现算法、观察比较、明确算理、反馈应用五个步骤。为此,我认为计算教学的步骤应该包括:情境导入、呈现算法、观察比较、沟通算理、反馈应用五大步骤。明确计算教学的基本步骤是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计算教学的关键一步。

(二)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导向

宏观上来看,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围绕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展开的,总目标的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以学生為主体的导向。从微观上来讲,以《小兔请客》为例,本课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学习过程上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本课中,落实以核心素养为背景的计算教学一方面要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及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都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导入环节以“小兔请客”为故事情境让学生对本课产生极大的兴趣,以兴趣为先手奠定本课的感情基调。同时在探究减法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讲故事,自己组织数学语言,组织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后解决数学问题。一年级的学生缺乏语言组织的能力,会花去一部分的课堂时间,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学生在组织语言提出问题的时候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真实的课堂的主体地位。

(三) 课堂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小学阶段(6-12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经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经常显示出理想主义色彩。为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计算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课例《小兔请客》中无论是在课前准备阶段还是课中实施阶段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情,在课前通过小组竞赛、开火车、个人比拼三个小游戏既是对旧知的回顾又在学习新知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下来发现学生兴趣高涨且参与度高。在课中,结合学生的注意力的规律,通过摘苹果的游戏(苹果后面藏着数学算式)对课堂充满期待与兴趣。在课后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评价,为持续不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四) 巧用课堂评价、活用教学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会教学、会研究的教师会把生活中、课堂中出现的教育资源用到极致。在《小兔请客》这课例中,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采用趣味性的小组比赛的评价方式,根据座位情况将学生分为三组。每一组同学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就可以得到一个太阳花。那这样的评价方式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获胜的同时得到物质奖励吗?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其实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的任何资源都是与教学有关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为此,在最后统计哪组获胜时,我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如果以一朵太阳花代表十朵太阳花,那大家算一算是哪一组的小朋友获胜呢?学生们兴趣顿时又被提到了最高点,安静思考后开始三言两语地说出自己统计的结果。看似简单的小细节,既对所学知识有所巩固,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本堂课中的一大亮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为背景的计算教育仍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计算教学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点。第一学段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明确计算教学的基本步骤、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巧用课堂评价、活用教学资源,在教学后要做好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孟辉,袁直.例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六步模式[J].新西部(理论版),2013(22).

[3] 欧阳丽颖.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四个步骤——以小学一年级计算教学为例[J].黑河教育,2018(2).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