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探究

2018-11-17 06:06陈林君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挫折教育教学策略

陈林君

摘 要: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对此,小学品德教师,应该注重对挫折教育的有效渗透,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品德;挫折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10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62

挫折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和阅历限制,对挫折的认识并不是很到位。然而,品德教学的设置以健康心理的养成为主要目标,在为学生普及挫折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受挫能力并提供应对挫折的具体方法,提高学生的抗挫意识和抗挫能力。

一、了解英雄模范的事例,端正学生面对挫折的态度

宋代的吕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金木沉浮。”以及歌德所言:“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由此可见,挫折磨难是人生的必修课,也是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通行证。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往往将挫折看作绊脚石,很少真正想过去解决问题本身,而是一味地逃避和恐慌,通过了解伟人的英雄事例,能够帮助学生端正对挫折的态度。

比如,在《劳动最光荣》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的时候,为学生安排搜集有关此课题模范事例的学习任务。如,淘粪工人时传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逃荒流落到一个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淘粪工人,有着“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在劳动过程中,时传祥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挫折,包括身体上的劳累,工作的不体面以及部分人的非议等,但是他道德楷模的光环正是克服了重重挫折后所收获到的成果,如若在中途便被打败,时传祥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不知名的人。学生在搜集好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可以在课堂上展开交流和讨论,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模范人物的抵抗挫折的成功故事。

二、创设挫折发生的情境, 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所谓“创设挫折情境”,即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感受潜在甚至是曾经遇到过的挫折,寻找处理挫折的方法并培养其承受挫折的能力。

比如,在《快乐的学习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情境话题供学生学习。情景一,学生甲由于多次考试不理想造成的学习自信心降低,在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的制定过程中犹豫不决。与此同时,也要增设另外一种情景:学生乙虽然考试成绩也不理想,但是在总结自己的问题和弱项之后,重新定位,最终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情景二,学生丙在小组合作环节中出现与同组伙伴沟通不畅,语言表达不清楚,甚至是意见方面的分歧,于是学生丙主动放弃了讨论,失去了同伙伴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而学生丁虽然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是通过与老师朋友进行交流谈心,说明自己的困惑,在大家的建议下,学生丁没有选择逃避,反而决定慢慢锻炼自己同大家沟通的能力,这种问题也得到了缓解。情景三,受个人情绪化影响,学生A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喜欢某个老师造成学习科目的偏科,不仅影响了学习成绩,也疏远了师生间距离,对课堂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学生B虽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个人处事风格不是很理解,但是并没有对自己的学习造成过大的影响,合理地处理好了个人的学习情绪问题。

三、安排小组讨论的环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日常问题

艾思奇曾经说过:“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边,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团队的力量就在于此,能够完成单个人费力甚至无法完成的任务,解决依靠个人力量较难克服的困难。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展开。1.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并由其他成員给以解决的意见和方法。2.教师组织学生对身边遭遇困境的学生施展援助,帮助其渡过难关。

比如,在《天有不测风云》一课的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近期遇到的烦心事,并由小组其他成员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应对方法(小组成员可以提供以下几种宣泄情绪的方法供成员采纳:通过向朋友,老师倾诉,运动,写日记等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必要时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另一方面,在了解班级同学现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对处在困难中的学生给予帮助。如,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筹划校园募捐活动;针对家庭不和睦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开导彼此;对于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学生,小组之间可以尽可能给出意见,并讨论自己平时生活中遇到的相类似事件。

四、运用现代媒体手段,提高挫折教育课程的生动性

现代媒体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设备为主,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相关视频,音频,信息浏览,让学生在深入了解该课程的同时,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比如,在《交往是堂必修课》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友谊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何为友谊,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并且引导学生在遇到交往障碍时,如何有效处理。如,与小朋友发生口角之后,应该如何处理好情绪,敢于面对挫折,选择恰当的方法处理问题,维持和谐的友谊。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先后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包括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的视频以及处理矛盾过程的相关视频。

五、结语

品德课作为一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的学科,其教学重点应该倾向于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度和调整思维的方式上,而不仅仅是课程理论的教授。通过英雄模范事例的选择,小组交流互助的形式,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以及情境创设法等,端正学生认识挫折的态度,提高其应对挫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 许遵宝.恰当运用教学方法 打造有效思品课堂[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11).

[2] 乐华茂. 浅谈小学思品课情境式教学方法[J]. 华夏教师, 2015(4).[3] 叶红. 关注生命教育,让思品课堂别样精彩——探析“生命教育”在思品课堂的渗透[J]. 华夏教师, 2017(22).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挫折教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