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新天地

2018-11-17 06:06林晖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运用意义

林晖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来适应课堂教学改革,主动启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自主合作;意义;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10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65

随着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教师角色由原来的知识权威变为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帮助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积极的思考者、探索者和参与者;所有这些变革,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运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尤为重要。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一、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意义

什么是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即教师以组建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学习合作,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下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强调教师有效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它的意义有:(1)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2)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需要;(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师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为使学生能够自主、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重新确立自己的站位,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舞台要让给学生,主角要让给学生,但教师决不能远离舞台,而是成为高明的导演、忠实的观众和尽职的剧务。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主要有三:(1)创设情境。围绕着学的内容和目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胸中涌动着澎湃的激情时让学生一吐为快。(2)适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学习和讨论时,并非完全听从“导演”的意旨,他们有时会偏离主题,有时情绪过于激动,为争抢发言权而争吵不休。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适时引导。(3)总结。围绕着自己感受兴趣的话题,在小组中进行积极而富有意义的讨论,在学生中间往往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怎样使这耀眼的光芒不至于悄然熄灭,归于平静。教师手中要有一个瓶子,一个保存火种,点燃希望的瓶子。学生的思维固然是积极大胆,极具开拓性和创造性的,但它同时也是抽象的,零散的或有偏颇的。总结的意义就在于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参与小组学习和讨论的学生才会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总结并不是“群言会”后的“一言堂”,而是教师运用执教手段和技巧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的过程。比如可以把小组学习的成果拿到班上交流,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等等。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是教材增加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重写不重说的做法,造成了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心理和能力上的诸多障碍。像胆怯、紧张、缺乏自信、态度不自然、吐字不清等。另外,由于口语交际的特殊性,在全班范围内组织口语交际训练,并保证每个学生都分参与,有较大困难。于是,在口语交际课上,我常常针对一定的口语训练课题,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强烈愿望,再组织前后桌同学为一小组讨论。水到渠成,在自己熟悉的小群体里,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即使是最羞涩的学生也能畅所欲言。

2.课文教学。语文教材是通过一篇篇课文把知识与技能串联起来的。因此,对于课文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新教材中课文的选入和习题的设置都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尤其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的多了,而规定一个答案的少了。教材与课标的规定,既是对语文课堂模式和内容的新要求,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模式和学习途径。

比如在学习《凡卡》这一课时,关于凡卡信的下落,学生们有了不同的见解。我结合课后2题,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们在自己的小组中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结果五花八门,而且还能做出合理的解释,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有学生分析(1)地址不清;(2)没贴邮票;(3)没写发信人地址。所以爷爷收不到凡卡的信。可另有学生说,凡卡的信由于不符合规格被退了回来,可凡卡并不气馁,他向邮差咨询,重新邮了封信,爷爷终于收到了。下课了,学生们都有一种没过完瘾的感觉,我发现时被认为是在课堂上表现最不积极的学生还在这个问题总是争论不休。根据教材的特定情境,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是巩固学习成果,开拓学生思维的好办法。

3.作文课。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四部分既是相互独立更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挤”出来的文章空洞、造作。为此,我上作文课时,在学生动笔写作文前,安排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说作文。学生明确了习作要求后,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先说给大家听,再写作成文。先做到言之有物,这就向“写之有物”迈进了一大步。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反应快的学生可以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而一时想不到写什么的学生得到了思维的暂缓空间,并从伙伴的叙述中得到启发和提示。

写作前说作文,写完后,还要在小组内朗读自己的作文。孩子们坐在一起品评、赏析、修改。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增长了见识,又锻炼了朗读表达能力。

四、具体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只是桥梁、是途径,而不是终点。学生必须能在讨论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培养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组织分组讨论时,活跃气氛只能是一方面的原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有所收获。

2.要适时使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教师要善于掌握时机,适时组织学生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学习实践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红宇.合作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比较教育研究, 1992(1).

[2] 李仲瑩.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23).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运用意义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