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研究

2018-11-17 06:06蒋娇菊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创新

蒋娇菊

摘 要:当前,新课改的推行,使得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作文教学,但是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学生和教师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希望为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80

一、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1.学生阅读量少,写作语言匮乏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但是在农村地区,教师对学生的语文阅读重视不够,同时也缺乏对学生阅读的有效指导;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受限,图书馆设备不完善,藏书量不足,设施落后,有些农村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图书馆供学生课外阅读。此外,农村家长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等因素,导致学生缺少阅读,思维不够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写作时语言缺乏生动性。

2.学生生活单调,写作缺乏新意

目前,农村中学采取的普遍是封闭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比较枯燥、乏味,缺少生活的乐趣,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敏感度不高,导致写作素材的积累就会相对较少。而且基于升学的压力,课业负担较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學生的素质拓展课程设置较少,整个学习过程中比较单调。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写作没有创意,缺乏写作灵感。

3.写作兴趣不高,基础较差

一提到写作,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农村初中生普遍现象是缺乏写作兴趣,而且写作中情感投入不足,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主动性较差。农村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农村家长的学历也普遍不高,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严格,导致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也不利于学生激发写作热情。在应试考试的体制下,题海战术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学生疲于写作,长此以往导致写作兴趣逐渐缺失。

(二)教师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1.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在农村地区,学校各方面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留不住优秀的师资人才。但是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型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大多数语文教师专业不对口,教师难以胜任。加之,农村地区的学生语文素养基础不足,成绩不容乐观,而学校的主要考核机制是成绩,作为语文教师压力较大,提升学生语文成绩需要的时间较长,作文成绩的提升更是困难,因此导致农村语文教师不能全面兼顾引导学生。

2.作文教学缺少规范科学的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缺乏固定的教材,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决定,随意性很大。教师对作文教学重视不足,课程设置比较少。而且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陈旧,缺乏创新性。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单向性的,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时期,好奇心较强,在这种授课方法中,学生的好奇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就丧失了上课的兴趣。

3.忽视学生写作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教师和学生首先关心的成绩,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的授课模式单一,教授的内容普遍是为了应付考试所需要的方法,强调写作的模式、技巧,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的思想,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性,导致作文水平模板化,没有创新性。

4.作文批改不合理,缺乏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机制

作文的批改存在一定的标准,有些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太过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在这种制度下,学生的作文水平也越趋标准化,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在教师按标准评判作文时也会容易受到其主观情绪的影响,教师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忽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农村中学大班额教学,导致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不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致的批改,不利于学生提升写作技能。

另外,目前的作文教学仍然沿用,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写作,教师评改的模式。新课改要求,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缺乏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机制。

二、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方法探究

(一)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阅读课程,广泛推荐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积累写作素材。针对农村学校阅读资源稀缺的状况,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资源,选取好的文章或者学生互相帮助的形式,交换阅读,摘抄优美文章。定期举行阅读心得体会交流,防止为了读书而读书,让阅读真正起作用。

(二)利用农村地区的优势,鼓励学生感悟生活

相对城镇而言,农村地区民风淳朴、风景秀丽,而且农村风俗习惯也比较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较为丰富多彩,初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自然风光和农村习俗,从中找到灵感,丰富写作素材。教师也要不断鼓励学生留意生活的细节,感悟农村生活的多样性,结合农村当地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形成初中作文独特的教学风格。一方面鼓励学生感悟生活,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改变作文批改方法,引导学生自改或互改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思维方法、写作思想和写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位学生的作文,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采用不同的批改形式,在指出学生作文不足的地方时,也要对表现好的地方提出表扬,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学生自改或互改的形式,指导学生批改的方式,加强学生的互助交流,通过分享各自的写作经验发现自身写作的不足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并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真实表达情感的能力,及时发现生活的细节,勤于动脑,用真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只用真实的表达才能激发创新的思维。教师要在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避免权威性的言论,让学生准确陈述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殷俊.浅议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11).

[2] 李浩成. 改变旧观念 创新教作文——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体会与经验[J]. 中学教学参考, 2014(33).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创新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