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8-11-17 06:06张强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品德教育教育教学

张强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现全体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学的内容,恰当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力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品德教育;智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1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99

人们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跑、跳、投等活动。而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学不单纯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常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那么,怎样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体育的特点,通过讲述课,特别是通过身体锻炼和体育比赛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二)上课开始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课的开始不同其他课,如:语文、数学等室内上课,教师走进教室说:“上课”,学生们会自发地站起来说:“老师好!”而体育课多数是在室外,要学生说声“老师好!”就没有必要了。我的做法是:在学生站好队,教师在喊“踏步走”的同时,教学生说“练好身体,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这样做,学生精神振奋,同时激发了学生兴趣,起到了激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学生知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自己体魄健壮是每位小公民的神圣义务,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受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中小学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的教学是在教室集中的教学,老师讲,学生听,或者做。而体育教学,多数是分组比赛或单独比赛的形式教学。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观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或竞赛等活动,这时最容易发现学生的行为,便于观察学生的种种表现。此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热爱集体、关心同伴、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教育;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进取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文明守纪行为。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结合体育的特点进行,不应把体育课变成单纯的思想教育课。小学生的体育课,只有上得生动活泼、有乐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从心理角度来讲,智力就是人们的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等抽象思维及实践活动的能力。所谓智力发展或者说开发智力,就是自觉有效地促进人脑机能的提高,加强对人脑整体的开发和对人脑生长发育阶段的积极培养。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而体育活动对智力的影响也很大,这点往往人们理解并不十分清楚。智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获得,依靠的是思维器官大脑。大腦是人体的一部分,体质的强弱与大脑的发育关系十分密切,在体育活动时也要用到大脑。我在教学中,充分地运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感知觉,开展跑跳投、掷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和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了,从而促进了智力的发展。体育教师千万不能单纯地上体育课,只传授体育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体育活动的特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三、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体制呢?体育设备的不完备,增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而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的强弱,不仅受到遗传的影响,而且后天培育的作用十分重要。我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和场地,通过讲授和示范,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小学生的骨骼、肌肉发育尚不完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心他们坐、立、行的姿态和做动作时的正确姿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同时对已经形成的身体畸形的学生进行个别矫治;每个小学生都会跑、跳、投等基本动作,要使小学生走、跑、跳、投等动作姿势正确,走得轻松,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等,教师必须向学生传授基本技术。我的做法是:边讲解,边示范,在训练中加强个别指导,及时纠正,反复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们逐渐掌握了技能,提高了运动水平,发挥了运动才能。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的基础,也是身体好坏和强弱的标志。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学一定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锻炼身体,改善健康状况,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为国家各项事业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当然也包括体育教育教学。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必须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覃阳.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J].民营科技,2016(10).

[2] 毛振明,李良胤.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蒋秀红.立德于心,润物无声--谈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神州旬刊,2015(11).

猜你喜欢
中小学体育品德教育教育教学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