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分析与阐述

2018-11-17 06:06白莉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危害幼儿发展

白莉

摘 要:每个幼儿都应该循序渐进、不急不躁地成长,可超前教育却打破了这一规律,它用拔苗助长的方式摧残着幼儿稚嫩的身心,阻滞幼儿科学发展,从而给幼儿的长远发展埋下了深深的隐患。本文旨在分析超前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危害,以使幼儿能科学发展,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超前教育;幼儿;发展;危害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117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是要我们重视学前教育,让学前教育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一些追名逐利的人却将其曲解:从娃娃抓起,就是从小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于是,超前教育出现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非常普遍,拼音、汉字的书写、100以内加减法等小学一二年级才会涉及的知识,却要孩子在幼儿园掌握。在社会上,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也为孩子报了许多诸如拼音、识字、珠心算等课外培训班,试图把孩子打造成所谓的“天才”“神童”。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他們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应该在合适的土壤、合适的温度、合适的湿度、合适的季节里循序渐进,不急不躁地成长。可超前教育却打破了这一规律,它用拔苗助长的方式摧残着孩子稚嫩的身心,阻滞着孩子的科学发展,从而给孩子的长远发展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一、超前教育造成了幼儿厌学现象,学习兴趣低下

活泼好动、自由自在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在阳光下奔跑,在自然中探索。而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金钱和时间,带孩子穿梭于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之间。一些幼儿园也因为生源和经济利益,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于不顾,一味迎合家长快速成才的教育心理,不但对幼儿进行小学阶段的读写算的教学,而且开设了收费的园内兴趣班,对孩子们进行知识领域的“轮番轰炸”。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就学拼音、学英语、学数学、学诗歌、学朗诵、学绘画、学舞蹈……三四岁的孩子就被迫放弃了玩具、游戏,拿起了对他们来说艰深难懂的课本。

幼儿阶段是人生教育的黄金时期,是对孩子各种能力和习惯的教育与培养,而不是储备多少知识。当人们强加给孩子诸多的知识方面的教育时,孩子只能被迫去进行与年龄段不符的死记硬背与应付,久而久之,填鸭式的教育不仅会在孩子心中衍生出对学习的厌倦与恐惧,也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呆板木讷。由此可见,超前教育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逆反、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等现象,还会让孩子缺乏将来独立的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彻底摈弃超前教育的错误理念,让孩子轻松快乐、阳光积极地成长。

二、超前教育会造成幼儿“吃老本”现象,学习后劲不足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为了让孩子在上一年级时跟得上甚至超过同学,好多家长在幼儿园对孩子进行了超前教育。因为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学习了好多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在上一年级后,孩子对这些知识失去了新鲜感,没有兴趣再重复学习,也因此导致了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课、不愿动脑筋等不良学习习惯,造成严重的“吃老本”现象。上二年级后,孩子“吃”完了幼儿园积蓄的“老本”,并已经养成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习惯不好等不良学习品质,所以学习越来越吃力,越来越糟糕,甚至掉队,学习后劲严重不足。二年级以后,孩子学习中需要的发散思维越来越多,对于已经养成不主动思考、不会积极探索的“吃老本”的孩子,学习更加困难,后劲更加不足。所以,超前教育会造成孩子“吃老本”现象,使孩子学习后劲不足,影响孩子的长远发展,同时使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严格受挫。因此,我们要坚决杜绝超前教育,纠正超前教育带给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培养孩子探究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 超前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孩子的性格形成除了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在和同龄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可为了追求所谓的“先赢”,家长们用各种超前教育方式,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时光,剥夺了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呐喊嬉戏的权利,也剥夺了孩子在最初的学习交往能力的权利,继而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一个孩子,不论他的钢琴弹得再好,葫芦丝吹得再棒,儿童画画得多么出色,跆拳道练到哪个级别,知识面较同龄人有多广阔,如果常常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傲模样,偶尔还会对能力弱一些或回答不上问题的孩子嗤之以鼻;如果不屑于和其他孩子打闹戏耍,主动交往;如果融入不到游戏中去;如果根本不懂如何和其他孩子合作,那么这个孩子接受的教育是片面的。而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把孩子大部分时间交给了特长班、培训班,且包办孩子生活中的事情,不仅导致孩子没有时间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还导致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事基本不会。由此可见,超前教育已经影响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比如和他人主动交往、合作、合群,谦虚,与人为善等。

幼儿园应该是孩子尽情玩的地方,在那里孩子学会与人沟通,与人相融,培养孩子的学习乐趣。即便学了很多知识,但如果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不够强,而导致在结交新同学,适应新环境上能力太弱,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大的。所以,幼儿园不是要求孩子学到多少文化知识,而是让孩子学会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的交往能力、认知能力、自理能力以及荣誉感、学习兴趣等,这样的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会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儿,不让超前教育阻滞了孩子发展的脚步,让孩子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下健康、快乐地有序成长。

参考文献:

[1] 许楚乔.尊重幼儿发展规律 防止超前教育[J]. 软件(教学),2015(5).

[2] 苏惠娟.浅谈运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解决幼儿教育中的“超前教育”问题[J].读写算(教师版),2015(15).

猜你喜欢
危害幼儿发展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药+酒 危害大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酗酒的危害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