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评估

2018-11-20 11:38单体华李宏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单体华 李宏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為两组。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相关指标、EQ-5D生存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手术后观察组EQ-5D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上发生率较高,一般需进行手术清除血肿治疗[1]。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较多,但创伤较大,且一次性血肿清除量过多,容易增加并发症。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使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多。本研究分析了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32~ 78岁,平均(58.78±2.41)岁;合并症有高脂血症10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4例;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29例,小脑11例,脑叶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1~ 78岁,平均(58.72±2.45)岁;合并症有高脂血症10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5例;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28例,小脑11例,脑叶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避开重要血管和功能区选择头皮切口,切开后进行血肿清除,清除后置管引流并常规关闭颅腔。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用德国公司生产神经内镜和相关器械,CT检查后根据血肿量确定穿刺点和方向,用一次性脑穿刺套管进入血肿,将内芯拔除并给予透明外套管留置,作为下一步治疗微创通道。建立微创通道后,通过留置的外套管,在内镜直视下将脑内血肿清除。内镜下对血肿腔壁止血情况进行确认,彻底止血后,神经内镜直视下在血肿腔壁进行止血纱覆盖。术后在内镜下留置血肿腔外引流管。最后将脑穿刺外套管退出,给予明胶海绵填充骨孔,将皮肤缝合。对于伴发脑积水的患者可在术前先留置脑室外引流管。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患者EQ-5D生存质量评分(包括行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疼痛或不适、自己照顾自己能力、焦虑或抑郁5个维度,总分0~ 100分,得分越高越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

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症状消失,血肿完全清除;②有效:症状好转,血肿清除> 50%;③无效:血肿清除效果差,出现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手术前两组EQ-5D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EQ-5D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创伤大,术后需长时间康复。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减轻血肿占位效应和局部缺血,减少血肿毒性物质间接损害,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4,5]。相对于传统开颅手术,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微创性,可放大视野,直视下彻底清除深部脑内血肿,无需做骨瓣,切口短,可通过留置透明外套管建立微创手术通道,对脑组织影响小,无需牵拉,可快速降低颅内压和改善神经功能,避免了常规开颅和关闭颅腔等操作,可缩短手术时间[6,7]

本研究中,对照组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EQ-5D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且手术有微创性,可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铭,姚晨,官春城,等.立体定向辅助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8):780-783.

[2]许光涛,侯庆田,王淑霞,等.超早期双通道多靶点治疗老年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362-363.

[3]李明,范学政,胡志卿,等.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技术及疗效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7,l6(4):309-312.

[4]张福征,王才永,张磊,等.神经内镜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1):19-21.

[5]李玉辉,王美清,李东升,等.软、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临床瀑诊瀑治,2013,26(3):95-98.

[6]刘志罡,王瀛漪.神经内镜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3):272-274,284.

[7]范学政,黄进能,朱寿鸿,等.神经内镜和显微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8):3007-3010.

猜你喜欢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高血压脑出血个性化手术的疗效及对术后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小骨窗开颅和穿刺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疗效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物理状态与手术策略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