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点刺及抽血检测尘螨阳性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舌下脱敏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8-11-22 01:48王干陈志凌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滴剂舌下脱敏

王干 陈志凌

过敏性鼻炎(AR)的主要症状为打喷嚏、流清水涕、鼻塞、鼻痒等。AR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包括:避开过敏原、药物治疗、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及患者教育[1]。大多数患者在症状发作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等使过敏症状得到暂时缓解,但患者对过敏原的易致敏性未得到改善,停药后过敏症状易再发,并有逐年加重可能,且过敏长期持续有引发哮喘等发作可能。特异性免疫治疗(ASIT)是目前仅有的可能根治AR的方法,本文对尘螨滴剂舌下脱敏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AR患者120例,未合并哮喘、过敏性皮炎等疾病,同时排除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6~60岁。根据皮肤点刺试验及抽血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点刺“++”、B组点刺“++++”、C组“抽血单一尘螨IgE阳性(无其它物质过敏)”,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标准化SLIT粉尘满滴剂治疗2年。

1.2 方法 患者均使用舌下含服粉尘满滴剂(畅迪,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SLIT。SLIT分为剂量递增期和维持期2个阶段。儿童患者(<14岁)按说明书提供的用药方案使用:前3周分别使用滴剂1 号(1mg/ml)、2 号(10mg/ml)、3 号(100mg/ml)作为递增剂量,每周7d分别按1、2、3、4、6、8、10滴依次递增服用;从第4周开始,服用4号(333mg/ml),3滴/次。成人患者(≥14岁)前5周同6~14岁患者用药方案一致,从第6周开始维持剂量长期服用,使用5号(1000mg/ml),2滴/次。患者将尘螨滴剂滴于舌下,含服1~3 min后吞咽,建议服药15 min后再正常饮水和进食,儿童患者应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治疗,1次/d,均在患者家中进行。若患者出现哮喘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咨询医师是否需要停药或减量等。

1.3 评分标准 (1)AR症状评分:根据打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痒等症状进行评估,将四项分数相加所得进行评分:①打喷嚏:1分为连续喷嚏个数3~5个;2分为6~10个;3分为≥11个;②流清涕:1分为每日擤鼻次数≤5次;2分为5~9次;3分≥10次;③鼻塞:1分:有意识吸气时感觉;2分:间歇或交替性;3分:几乎全天用口呼吸;④鼻痒:1分:间断蚁行感;2分:持续蚁行感,但可忍受;3分:持续蚁行感,难忍[2]。(2)AR药物评分:评分方法采用“三步法”:使用口服和/或局部抗组胺药(鼻用或眼用),每天计1分;鼻用糖皮质激素,每天计2分;口服糖皮质激素,每天计3分。所有用药记录累计相加为药物总评分,以评价尘螨滴剂舌下脱敏的临床效果[3]。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比较 三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1 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A组 40 9.1±3.3 4.1±1.4 6.67 <0.01 B组 40 8.6±2.5 4.2±1.8 6.23 <0.01 C组 40 8.9±2.8 4.4±1.7 6.45 <0.01

2.2 三组治疗前后的药物评分比较 三组治疗前、后药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的药物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AR患者治疗药物评分比较[分,()]

表2 三组AR患者治疗药物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A组 40 5.1±2.1 3.0±2.3 3.12 <0.01 B组 40 6.0±2.4 4.1±2.1 2.82 <0.01 C组 40 6.3±1.9 3.9±2.4 2.79 <0.01

2.3 安全性评估 120例患者在接受SLIT 2年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口内麻木、瘙痒感等,2例出现局部皮疹,1例出现胃部不适,以上情况可自行缓解或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出现哮喘等较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粉尘螨是最常见的引起AR的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检测的是肥大细胞上结合的sIgE及检测部位对炎症介质的敏感性,其症状与激发过敏原之间有高度相关性[4]。血清中IgE检测是最常见的过敏原抽血检查,sIgE水平的临界值为0.35kU/L,超过该值即为阳性,提示该过敏原是患者可能的致敏原。皮肤点刺具有敏感度高、结果快速、价格低廉等优点,血清检测不受皮肤疾病等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校准剂质量、试验试剂、检测仪器等因素,通过皮肤点刺与血清尘螨IgE检测相比,前者的灵敏度高(假阴性少),后者的特异度高(假阳性少),本资料中少数抽血阴性的AR患者皮肤点刺为强阳性,但总体而言,皮肤点刺和血清学检测结果一致性在85%~95%[5]。即使皮肤点刺或血清尘螨IgE检测结果呈阳性,也需要有接触过敏原相关的典型鼻部症状,例如: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涕、鼻痒等,才能确诊AR[6]。

AR免疫治疗主要包括皮下注射及舌下含服两种方法。舌下脱敏是指通过舌下给药,让患者从低剂量开始接触过敏原疫苗,逐渐增加疫苗剂量到最佳剂量并维持一段时间,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患者的过敏症状得到减轻或完全不发生,且具有长期疗效,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可能,并可预防AR发展成为过敏性哮喘及预防患者对新的物质产生过敏[7]。舌下脱敏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可能的发生机制为:启动T细胞应答,诱导Th1/Th2免疫偏移,抑制Th2细胞因子及其炎症效应细胞等。

目前已经有较多关于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对AR患者疗效的临床报道,但对于采用何种方法对尘螨过敏原进行检测,各种检测结果对尘螨脱敏治疗的临床意义报道较少。本资料结果显示,经2年治疗随访,三组AR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后各组间的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降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SLIT对皮肤点刺“++”、“++++”、血清尘螨IgE阳性检测患者均有疗效且疗效无明显差异,对临床上AR患者过敏原检测的选择及治疗提供依据。本资料患者治疗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哮喘等严重不良反应,表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对于儿童(>6岁)及成人是安全的。通过随访发现,绝大部分AR患者的过敏症状发作的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变长、每次发作症状明显减轻,对抗过敏药物依赖性明显减少,且有部分患者停用抗过敏药物后症状无复发。在SLIT治疗中作者认为:(1)应坚持规范用药(建议至少3~6个月),如有效果,可延长至2~3年。(2)早期治疗和对症药物联合使用(2~4周),增加患者对脱敏治疗的信心。(3)有专业医师做好患者教育同时进行患者随访、答疑等。

总体而言,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尘螨过敏原检测,如结果为阳性且患者有尘螨过敏原接触史及过敏症状,可以考虑予以SLIT治疗,该治疗具有疗效明显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滴剂舌下脱敏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快速脱敏治疗的临床应用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方案探究
舌下片,舌下用
舌下片,舌下用
维生素D滴剂的外壳可以吃吗
舌下用药,避免“首过消除”
我武生物:新生产线已完成GMP认证
舌下含药应讲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