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改进

2018-11-23 02:55俞立凡
电力安全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零序电弧电站

俞立凡,程 途

(1.杭州华电下沙热电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8;2.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0)

0 引言

近几年来,全国的雾霾天气日渐增多,引发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风电、光伏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受光伏组件成本的降低及国家扶持政策的影响,光伏电站取得了快速发展。

其中,中型的风力、光伏电站一般采用10—35 kV小电流接地系统并网。按照电力系统的常规做法,此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后,一般允许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以保证用户的供电连续性。但由于新能源电站受外界发电条件制约较多,电网对新能源电站的依赖性不强,所以在接地故障发生后,保护是按常规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还是投跳闸,意见不统一。因此需要通过分析,找出合理的方案。

1 10 kV系统接地的危害

众所周知,在10 kV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如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接地相的对地电压降到0;非接地相的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PT三角开口电压达到零序电压继电器动作条件,发出接地信号。因三相的线电压仍保持对称,所以三相线电流保持不变,不影响对电网的供电。

若线路经过高电阻或弧光接地时,中性点电位偏移,此时相电压表现为一相降低,但不为0;另外两相升高,大于相电压额定值,但达不到线电压额定值;PT三角开口电压大于整定值,零序电压继电器动作,发接地信号。因其三相线电压也保持对称,故接地线路一般仍可以继续保持运行1—2 h。

某光伏电站曾因单相电缆绝缘损坏接地,造成本身电缆烧损,相邻2根电缆都受到电弧高温灼伤,外护层均出现大面积的碳化(见图1)。

图1 电缆烧损情况

保护装置信号记录如下:

16:36:30,总告警动作;

16:36:30,零序三段告警动作;

16:44:30,过频一段动作发生;

16:44:30,TWJ动作。

可见,接地电弧燃烧的时间并不长。

理论上,接地故障时过频保护不会动作,接地电弧将一直烧到两相短路,直到过流保护或速断保护动作为止。但实际上,由于发生了接地电弧,不稳定的间歇性电弧多次不断地熄灭和重燃,在故障相和非故障相的电感电容回路上会引起高频振荡过电压,最终工频叠加电弧放电的频率,触发过频保护动作跳闸,但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从接地发信到跳闸仅仅8 min,电弧就将电缆烧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绝缘损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接地保护发信之前,电弧可能已经慢慢出现,实际弧光出现的时间可能比8 min要长。

通过保护装置自带的录波功能查看可知,此次故障相电流达到16.8 A,非故障相电流为6 A(二次 值Ia=Ic=0.1 A,Ib=0.28 A,CT 变 比 300∶5);故障相电压2 kV,非故障相电压11 kV。

虽然10 kV线路单相接地时允许继续向电网供电,但这时非故障相电压会升高,很可能击穿其他绝缘薄弱点,从而引起电缆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对电网、设备造成更大损坏。因此,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接地故障。

2 新能源电站接地保护跳闸的必要性

根据光伏电站的设计规范,光伏发电控制方式宜按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要求进行设计。所以,光伏电站一般白天有人值班,晚上因为没有太阳不能发电,不安排值班人员;或者采用远传监控方式,多个电站集中监控,现场不安排值班人员。因此,若发生接地故障,现场的间歇性电弧是很难被及时发现的,而电弧对设备、周围房屋是一个重大火灾隐患;且在发生单相接地时,若不能可靠熄弧,易发展成为相间短路,危害更大。

另外,《西北区域光伏电站并网管理暂行规定》已经明确要求:光伏电站10—35 kV馈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须可靠、快速切除故障。

所以,考虑到新能源电站的无人或少人值班现状,当10 kV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应让继电保护自动切除接地线路,待运检人员到现场后再检查或恢复运行等。而且,考虑到新能源电站的供电可靠性有别于常规电厂,从保护设备的原则出发,发生接地故障后也应可靠、快速切除故障。就算采用远传监控的光伏电站,在发生接地故障后,也需要在2 h内查出故障线路,然后作停役处理。因为靠人为快速判断、切断故障线路有一定难度,故应考虑采用自动方式可靠、快速切除故障。

最后,对于不能在8 h内切除接地故障的新能源电站,其电缆选型需提升标准,增加设备投资费用。特别是采用远传监控的,很可能要大于8 h后才能派人去现场处理。例如:宁波杭州湾1个10 MW的屋顶光伏电站和湖州南洵1个15 MW的屋顶光伏电站,都是杭州华电下沙热电有限公司通过远传监控的;若有异常情况,需要第2天才能派员到现场处理。

因此,当新能源电站10 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靠、快速切除故障成为必要。

3 可靠的接地保护实现方式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大小等于本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大小等于所有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之和,也就是所有非故障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之和。通常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比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大,这样由于每个回路的电缆长度不同、电缆截面不同,每个回路的对地电容电流也不同。因此,单靠零序电流保护,会造成开关误动,故需要增加方向闭锁。即: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90°,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与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相位相差180°。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利用零序方向元件区分出接地故障线路。因此,保护测控装置单相接地选线的判断条件为

(1) 零序电流(3I0)大于设定值;

(2) 零序电压(3U0)大于设定值;

(3) 零序功率方向满足。

满足上述条件且经过设定时间,接地保护动作,跳开相应回路。

当然,对于没有方向判断的保护,也可考虑利用小电流选线装置的接地选线功能加零序电流来组合。即:单相接地选线的判断条件为

(1) 零序电流(3I0)大于设定值;

(2) 零序电压(3U0)大于设定值;

(3) 接地选线条件满足。

满足上述条件且经过设定时间,接地保护动作,跳开相应回路。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具体应用还需要优化。采用零序方向保护方式可以满足电网要求,提高新能源电站的运行安全性。

4 结束语

新能源电站有别与常规电厂,10 kV系统接地故障发生后,接地保护应可靠、快速切除故障。采用零序方向保护或零序加接地选线保护等,是较为合理的,对设备也是安全可靠的,特别适合无人值守的新能源电站。

猜你喜欢
零序电弧电站
故障电弧探测器与故障电弧保护装置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2219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及其温度场的模拟
低影响开发(LID)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航空电气系统中故障电弧的分析
6kV供电系统零序保护误动作处理
大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分析
弓网离线电弧电磁干扰机理及防护
变电站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零序PT的应用探讨
一起不同电压同杆双回线纵联零序保护动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