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018-11-24 18:04潘春梅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动手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潘春梅

当前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已渐渐开始发生转变。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促使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在现实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当中,许多数学教师仍然固守机械的数学教学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为了改变以上现状,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对自己的具体教学策略进行改进与创新,以助益于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因此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就不免会遇到重重的理解障碍。据此,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自己的具体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体验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数学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仍需不断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以探究出更加科学而有效的具体教学策略,助力于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的最大动力。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进行动手实践的兴趣。但是在现实教学之中,大多数数学教师所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他们专注于自己的讲授,很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他们是否喜欢、适应当前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动手操作的兴趣,甚至是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数学教师就需要将情境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增加趣味性,进而挖掘出学生潜藏的动手操作热情。

例如,笔者教学“认识厘米”内容时,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手指操》视频,同时要求学生一起做,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进入学习状态。接着笔者鼓励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跟笔者一起探寻 “拃”的表示方法,即“同学们,我们的手指里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请伸出你的右手把大拇指和中指伸开,其他三根手指收回,这就表示‘一拃,同学们一起说一下‘一拃”。以上这些都可以唤醒学生的动手学习热情,但正如数学知识一环套一环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一样,教师需要不间断地给予学生一定的刺激,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动手学习。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

师:老师刚才在楼下听说了一个好消息,在下个星期我们学校要给全校的学生桌都铺上一块水晶板。有一个问题,就是后勤老师不知道课桌有多长,同学们说怎么办?

生:我们用拃测量桌子的长度。

师:好,我们就用老师刚教你们认识的“拃”来量。

生:三拃、三拃半、四拃等。

师:我们量的课桌都是同样长的,为什么量的結果却不一样呢?

生:我们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一样。

师:为了测量更方便、更准确,就需要我们统一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

在以上一系列情境中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自身潜藏的动手操作欲望与热情也会被进一步挖掘出来,助力于数学能力的提升。

其次,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识到一点,即兴趣虽然重要,但是仅仅拥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拥有它只是拥有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的可能,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接下来的实践练习。因此,在正式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发了学生的数学动手操作兴趣以后,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运用到具体的引导教学之中。具体而言,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动手操作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实践,以最大程度地拓展彼此的动手操作思维,进而在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促使他们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图形拼组”内容的时候,首先笔者明确了本课时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即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提升感受立体图形特征的能力。基于此,笔者先将学生分为了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一起利用教具进行拼图学习,每个学生都有着不一样的想法,而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可以进一步拓展,想出更多的拼组方式。不一会儿学生就利用立体图形摆出了火车、城堡、房屋、机器人等。在以上操作中,学生不仅在兴趣的驱动下增加了学识,而且还开阔了自己的动手操作思维,为动手操作能力的综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数学教师就不能期望通过一两次操作实践或者是一两节数学课就完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任务。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根据所教授的数学课本内容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次数,除了在新课讲解过程中带领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理解新知以外,在课堂练习过程中也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动手操练任务,以提问引导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相关数学问题的引导下,步步深入地进行操作实践练习,实现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画直角”的练习部分时,一般常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来实际操作,但笔者要求学生不用直尺而只用一张纸完成。起初,学生都画不出来,因为他们的思维存在“用直尺或三角板才能画直角”的定式,于是笔者提示:“同学们能不能用这张纸创造出尺呢?”学生思考着,不一会儿有的学生开始动起手来。不仅如此,有些学生还用这张纸画出锐角和钝角。通过以上操练习作,教师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操作创新意识,升华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

最后,一节数学课完成以后,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就已经完成了,课下实践任务的布置同样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常情况下,从一节课结束到下节数学课开始,中间是有一定的时间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段时间,为学生布置一些相应的课下动手实践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还可以增加动手操作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增加课下作业的难度,布置一些延伸性的动手操作练习题目,让学生在思考实践的过程中深化数学教学的效果,促使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迅速提升。

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以后,笔者为学生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即要求他们拿30元到超市进行购物,并据此写一篇数学日记。第二天,学生兴致高昂地作了汇报:有的学生是边买边计算,最后凑整;有的学生先估算,再计算,为了图省事直接让收银员结账,差0.9元居然用三个购物袋子凑齐;有些学生是到了超市才想自己要买什么;还有些学生则事先将自己的购物计划写了下来。个别学生只买了自己想买的、要用的东西,大部分学生想到了家里的其他成员,为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等也买了东西。因此,有的学生就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学习小数加减法真有用!然而30元这么快就花完了,爸爸妈妈挣钱真不容易,平时都是妈妈花钱买,这次让我自己花30元,我反倒不舍得了。我给奶奶买了很多好吃的,妈妈夸我真懂事!”最后,笔者将学生的作业都贴到了走廊里的墙上,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看,迟迟不让笔者换下来。回顾这次实践,不仅充满热情,更充满思考和智慧。我们需要不断地尝试开展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巩固深化课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捕捉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每一个有价值的瞬间,进而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生成自身生命的增长点。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数学教师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就需要不断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而探究出一系列科学而有效的动手操作培养策略,以促使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迅速提升。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

猜你喜欢
动手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我也来动手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动手画一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动手演示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