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对策研究

2018-11-26 05:48刘晶
商情 2018年45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新形势人才培养

刘晶

【摘要】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将近40年,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进一步加快,怎样培养适应新形势的会计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我国高校等教育部门的重视。本文阐述了现阶段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目标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渐趋于国际化。在经济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我国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就给我国的高校会计专业人才教育提出了重要的挑战。我国的高校教育必须要明确制定新形势下我国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去制定教学方案,从而为我国的企业输送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一、现阶段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制定的培养目标不科学

现阶段我国高校制定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层次性,但是制定的培养目标并不科学。在不同层次制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某些高职类院校制定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具备职业需求以及高质量这两大特点,因此培养出的会计学生并不符合现阶段的社会需求。现在我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于会计专业人才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现阶段需要的会计人才不仅仅会会计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发挥管理作用,帮助企业进行详细核算。如果还是按照以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去教育学生,培养出来的会计学生是无法得到社会认可的。

(二)我国高校实行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当前的社会需要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会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过分看重理论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的机会却很少,会计这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过多的理论教学,较少的实操教学会导致学生成为考试、考证的工具,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就会缩手缩脚,无法独当一面,也就无法实现制定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除此之外,有的高校的会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限制了主动性的发挥,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我国高校教授的会计教学内容不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

现阶段,我国高校设定的会计教学内容大都是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性较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好多会计毕业生在进入岗位后,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进行培训,使得学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此外,高校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往往忽略会计法律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导致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较低,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四)现阶段的师资水平较低,不利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众所周知,好的教师在教学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还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的会计教师水平较低,师资结构也不是很科学,这就使得制定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教师的水平不高,使得学生的信赖度降低,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新形势下我国实现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会计人才

我国的高校应当依据现阶段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趨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会计人才。高校在进行教学时,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洲本差异以及学生的心理诉求,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关注学生的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全面发展而又具有个性化的人才。

(二)创新教学手段、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会计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相关案例的讲解和分析,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针对性讨论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高校购人的教材大部分只是单纯的涉及到会计理论知识,所以高校会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现实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既能够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

(三)提升高校会计教师的综合水平

高校的会计教师要不断学习和进修,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水平。此外,高校会计教师还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高校教师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去进修,切实体会企业会计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并将这些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高校还要引进一批高素质会计教师,为会计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全面提升高校的会计教育水平,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四)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要想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内容就必须要科学合理。高校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深入研究现阶段的经济的发展状、发展趋势和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岗位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科学台理的教学课程体系。此外,制定的教学内容要注重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提升实验教学与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重。最重要的是要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会计教学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对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不是只是高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因此,在新形势下,全社会都应当共同努力,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综台型会计人才,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添油加力!

参考文献:

[1]梁彩霞.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J].蹼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42-43.

[2]蒋麟凤,王红英.现代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标准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09):62-64.

[3]钱美琴.浅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育标准的研究动因[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34-36.

[4]李泰.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买践探究[J].财经界,2011.(18):22-23.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新形势人才培养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