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在钻井现场的实践应用

2018-11-26 09:12刘宗康
商情 2018年47期
关键词:风险评估体会

刘宗康

【摘要】为识别钻井生产现場的各类风险因素,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级,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根据钻井生产现场实际,开展了风险防控的相关探索和应用工作,对识别的风险逐项进行评价和分级,明确了管控责任和措施。

【关键词】风险分级防控;危害识别;风险评估;体会

油气井钻井施工作业具有野外作业分散、搬安频繁、作业区环境敏感、工种多、设备多、流程复杂、任务重等诸多不利因素,钻井施工过程的风险控制难度大。为此,针对钻井作业“点多、线长、面广”的工作实际,结合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防控,探索和实践应用了一套钻井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方法。

一、风险分级防控的实践

(一)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的考虑因素

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就油气井钻井施工作业现场而言,所做的辨识和评估主要考虑到以下方面: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包括承包商和参观者)的活动: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的人为因素;源于工作场所之外但对工作场所内公司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产生有害影响的危险;钻井作业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无论是公司提供的还是外部提供的;公司组织的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计划的变化;工作区域、钻井过程、安装、机械设备、运行程序等。

(二)风险评估标准

1.确定风险等级。为便于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级,我们将风险分为3个档级:一般风险、中度风险和重大风险。

2.确定风险严重性及概率。为便于对风险严重性及发生进行确定,将风险严重性划分为3个档次:可接受、一般、严重。将风险发生概率划分为高、中、低3档。

(三)风险辨识实施

1.识别。识别是指对在作为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可能对人、环境、财产造成影响和危害的因素进行辨别的过程。就钻井作业风险识别而言,从技术角度看并不是特别难,但工作量相对来讲是较大的系统“普查或“模底”。危害识别的细化程度直接影响风险防控的管理深度。按标准要求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训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

(2)人的不安全行动: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操作规程操作;

(3)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

(4)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从设备和人两个方面人手。

2.评价。风险评价是在危险辨识的基础上,针对辨识出的每项危害因素进行风险性评估,通过对所收集到的大量、详细资料加以分析,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严重程度。辨识的最终目标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级防控管理,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风险评价,只有识别、评价并采取措施对风险加以有效控制,预防和管理到位,才能真正防止事故的发生。

为此,公司成立了由各直线部门组成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小组,开展识风险、控乒脸和消风险活动,安全主管部门也对各小组的风险识别与评价进行指导和总结,并刘各小组的辨识、评价结果进行了确认。

(1)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的重点是按照风险的大小与确定的判别准则相对照,进行风险分级,采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LEG)确定危害和等级,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其简化公式是:D=LEC。

注意,对风险进行评价时应首先调查此项风险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如果违反法律法规要求或者发生过重大事故,可不必进行评估或评分,直接列为重大风险。

(2)评价结果。评价小组围绕“分层管理、分级防控”的风险防控思路,以钻井作业专业生产操作和管理活动过程为主线,开展分专业、分岗位的风险辨识、评估和防控工作,对已辨识的钻井作业现场7911项危害因素逐条进行评价,确定了钻井作业现场一般风险7407项,重要风险220项、重大风险46项以及这此风险的相关管理层级的风险防控矩阵。

3.评审。评审是对已有风险防控清单的基础上,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制定、风险等级和风险管理层级的有效性进行周期审查的过程。如果发现危害因素辨识、控制过程不充分,则应重新修改判别准则和重新进行风险评价,以确定更进一步的控制措施。其最终结果应使危害降低到“可容忍”的程度。

二、认识及体会

(一)尽可能做到全员有效参与。风险分级防控的主体是岗位员工,其专业知识是否丰富决定辨识的准确度。因此,应充分重视风培训的重要性。对于施工区域内外承包商,也应纳入培训计划之中,使其对危害因素辨识工作的认识与公司保持一致。只有全方位的危害因素辨识活动才能保证危害辨识方向的正确,才能为后续的控制措施提供客观的管理财象。

(二)尽可能遵循PDCA模式过程。辨识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计划的必要性。PDCA是体系管理模式,风险防控中的辨识过程中也要按照PDCA的模式进行,制定详尽的辨识计划,按计划要求去进行,对辨识的结果进行检查,然后进行改进。

三、结束语

通过风险分级防控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使员工真正体验到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进行动态管理。也使员工在风险识别与评价能力上有所提高。

通过风险分级防控实践应用,梳理了风险管理层级、职能部门、管理环节之间的职能界面,明确了工作责任。更重要的是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发现了系统上的管理短板,完善了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只能坚持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监督,全方位排查,全天候警醒”的管理原则,不断细化评估结果,以便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危害的发生,从而真正建立起安全稳定长效低成本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华伟.HSE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过程中的几点感受[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3,3(8):23-24.

[2]范永华,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是提高HSE绩效的关键[J].金山企业管理,2006(1):17-18.

[3]崔文彩,钻井工程HSE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模式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8.

猜你喜欢
风险评估体会
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转型新闻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铅锑冶炼污染场地周边土壤铅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评估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