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如何用美术来表现生活

2018-11-28 12:59
名师在线 2018年28期
关键词:鞋子美术生活化

严 春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中心小学,江苏扬州 225109)

引 言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它蕴藏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小学美术教育一定要以生活为基础,让美术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与大自然,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艺术的灵性,感受到真实的生活中蕴含着艺术的美妙。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中的美[1]。真正做到用美术来表现生活,让美术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创作的乐趣。

一、营造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的绘画欲望

情境教学法一直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大手段,其良好的教学情境和轻松的教学氛围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学,学生有没有绘画欲望在课堂中非常重要,学生只会学习,但是不会运用,无疑也是一堂失败的美术课。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从教学目标出发,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美术,美术是生活的延伸与升华,进而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提高他们的绘画欲望。

例如,在教学《厨房》一课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欣赏、了解来表现出厨房的画面。如果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玩具可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想要让他们描绘出自己家的厨房,就有些难度了。因此,笔者在上课开始,展示了提前让家长拍摄的一些照片。学生看见这些照片后,显得非常激动。学生在课堂上看见了自家的厨房,又将它与别人家的进行对比,心中自有一些体会。尤其是展示父母炒菜的情景时,学生的反应更强烈。有了这样的基础,以下的学习就变得更加轻松了。

可见,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营造与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可以为他们带去不同的学习体验。因为它与传统的课堂模式存有差异,学生的创作欲望变得更加强烈,制作出的作品也会更加理想。

二、组织生活化活动,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众所周知,生活是进行美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美术是生活的艺术升华。小学美术教学也是如此,虽然学生不是举世闻名的大画家,但是他们在创作的时候依然需要热情与灵感,否则他们的作品就会缺乏灵性之美,变得枯燥无味。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活动,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美的存在,更进一步地了解生活和认识世界。

例如,在教学《动物明星》一课的时候,笔者为学生组织了一次参观活动。学生非常喜欢小动物,动物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当学生看到那些可爱的动物时,心情变得无比激动,尤其是那些家禽更受他们的喜爱。可爱的兔子、五颜六色的公鸡、温顺的小狗……每一种动物都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学生与这些动物离得这样近,他们似乎能看懂动物的心思,明白动物的喜怒哀乐。这时候,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教学效果就更好了。

可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可以为美术创作带来极大的好处。生活化活动,不仅可以摆脱传统课堂模式的束缚,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生活体验,为他们创作出精彩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选用生活化教具,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模仿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能仅仅让他们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而导致他们的作品没有该有的灵性。美术创作的灵感一般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与生活走得更近,用生活化教具来影响他们,他们才能迸发出艺术的火花,衍生出艺术的灵感。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还要利用生活化教具,触动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美的存在,从而去描绘自己的世界。

例如,在教学《漂亮的鞋》一课的时候,需要学生掌握鞋子的结构,能够画出各种各样的鞋子。对于鞋子,学生都很熟悉,一抬脚,就看见自己穿的两只鞋子。可是所见样式必定有限,将学生带到大街上又不安全,将鞋子脱下来观察更是“不雅”,怎么办呢?于是,笔者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鞋子图片,还借来了很多新鞋子,发给各组学生,让他们在欣赏图片的同时,仔细观察手中的鞋子,双管齐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单单是陪伴,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指点与引导。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开始观察、欣赏并且讨论,最终得出了绘画鞋子的基本技巧,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旅。

可见,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教具越接近生活,学生越熟悉,那么他们的创作兴趣就越浓厚,创作出的作品就越成功。这样的美术课堂不仅生动活泼,还更接“地气”,可以引导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精彩作品。

四、布置生活化作业,巩固学生的美术知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对教育界提出了新的核心素养与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了铺垫。其中,小学美术也有了新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生活化作业恰恰是这一目标的真实体现。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具有生活化特点的作业,让他们发现生活中存在的艺术之美,引导他们利用美术的力量,改变他们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教学《画汗衫》一课的时候,汗衫是人们夏季常见的服装,样式变化不大,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汗衫上绘制的各种图案。因此,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汗衫展览”活动,并让他们说说自己作品的设计意图,看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谁最会推销自己的作品。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还满足了他们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尤其是他们在设计汗衫的时候,体验到了学习美术的乐趣,感受到了学习美术的意义,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学生为自己的设计成果而自豪,为以后的美术学习与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生活化作业的设计,笔者的巧妙设置,可以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率。

可见,美术教学中的生活化作业,不仅可以活跃美术课堂的气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平台。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与能力都有所提高,相应的,他们的审美意识与情趣也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结 语

总之,让美术回归生活、表现生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必然趋势,它并没有脱离新课程标准的轨迹,而是满足学生心中对美的一种需求。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美术创作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创作出最真实、最理想的美术作品。

猜你喜欢
鞋子美术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美术篇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混乱的鞋子
多么幸福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