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作文后进生作文的好路径

2018-11-28 11:27戴丽花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浩周报后进生

戴丽花

“后进生”在教育词典中的定义是: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严重偏离既定规范和标准的学生。一个班,或多或少存在着后进生。语文学习中的后进生,往往也是作文后进生。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久而久之,丧失了写作的信心。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所谓的后进生,并不是没有一点儿进步,只是相对于优秀生来说,进步得慢一点儿,他们也有一颗渴望成功的心。

近几年,跟着管建刚老师办班级作文周报,发现班级作文周报竟然能化腐朽为神奇,有效地激发后进生的作文动力,提高后进生的作文能力。

一、素材版面,留给作文后进生的别样天地

班级作文周报常常是优等生的天地,一篇篇精彩的作文,老师和同学赏心悦目,后进生的作文跟他们一比,根本无法见报,怎么办?管建刚老师的做法是把作文周报分为ABCD四个板块,把D版留给作文相对弱一些的同学投稿,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办班级作文周报,学生每天写素材。一些后进生在记素材时,有感而发,常常让我眼前一亮,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级作文周报》上开辟了“素材版”,专门发表比较好的素材。平时批阅后进生的素材,放慢速度,努力发现好的素材,及时敲上“录用章”。后进生看到自己的素材被录用时,便会激发起写好作文的信心。

小单是班中的后进生,三年级时严重抗拒上学,一度休学在家,功课落下很多,考试常常不及格。第一个月写素材,我要求不高,每次写3行,小单的第一次素材就写了3行,由于基础不行,文中有好多拼音、错别字,为了不打击她的自信心,我给了最高的三星评价。第二天,也是3行,不过,没有拼音代替了,我给她写下评语:“没有拼音了,有进步!”写素材的第一周我有个习惯:每天分享5篇优秀素材。学生听着同伴们的素材,会明白原来作文就是写生活里的这点儿事儿呀。第三天,小单的素材多了2行,变5行了;第四天,6行。那天,我在班里分享了她的素材:

今天上数学课,我们进行第一單元测试,我好紧张,特别是在发卷子的时候,我紧张得要命,结果没有那么糟糕,我考了71分。今天上科学课,科学老师发了吴江区创新创意金点子申报表,我们都很激动地想着自己的创意,我的创意是有感应盲人杖,妈妈说这个创意很好。

这个写了两件事,没关系,只要愿意写,就是好事。分享完,我公布:“小单的这篇素材录用了,将发表在《周报》的素材版上。”学生们都向她投去羡慕的目光,小单也开心地笑了。小单对待素材特别认真,越写越长,有时就是一篇作文。

给后进生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小目标,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作文周报上的素材版,就是留给后进生的一片天地。

二、夸赞约稿,激发后进生的写作动力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类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教育中,人们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忽视,使得教师不能看到学生的长处,而把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归为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时,要学会扬长避短,也就是说要找到学生的长处,加以引导发挥。

小伊这个孩子,平时很贪玩,作业总拖拖拉拉,成绩差,但他动手能力强,特别喜欢拼装玩具,班里同学修正带坏了,总是找他修理。一天,我布置了作文,写写班级里的小能人。批改作文,发现小然写的《我们班的修理工》,内容是写小伊如何帮助自己及其他同学修修正带的。果断录用,并嘱咐小然回家好好修改。下发作文周报,我特意把这篇作文放在了第一版。一拿到周报,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我向小伊看去,只见他看得眉开眼笑。讲评课上,我重点讲评了这篇文章,欣赏了里面描写小伊如何修的语段,并表扬小伊乐于为班级同学服务,小伊看上去很自豪。

我向小伊约稿:“小伊,看了上周小然写的作文。同学们都很佩服你,要不,你向同学们介绍介绍你修修正带的经验,怎么样?”小伊欣然答应。周一,我批到了小伊的稿件,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

一次课间,我正在走廊里玩,小宇急匆匆地跑过来对我说:“小伊,大事不妙,我的修正带散架了,快帮我修一修吧!”我接过修正带一看,哇,那两卷线像消防员铺水带一样铺了出来,两螺钮也调换了位置,看来伤得不轻啊!我拍拍胸脯说:“包在我身上!”接过修正带,我坐到位置上开始修起来。我先熟练地卷好两卷线,再小心地安好螺钮,加上头,盖好它的盖子,耶,成功了!修正带又焕然一新了!

片段中的有些句子是模仿小然的,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同伴的作文本来就是最好的学习对象。没想到,从同学作文里的夸赞中,小伊既学到了写作文的技巧,又迸发出向上的决心和力量,班级周报功不可没。

三、连续发表,唤醒后进生的写作信心

每一滴露珠都渴望阳光的照耀,每一棵小草都期待春风的吹拂,每一个后进生都喜欢老师的赏识。班级作文周报的实践中,我们跟着管建刚老师一起做了一项有意思的活动,选择班级中的一名后进生,在班级周报上连续发表他的作文,作后讲评不断表扬他的作文,用激励的力量改变后进生的作文。

小浩在班中学习不积极,作业拖拉,平时也没什么朋友,整天一个人玩。开学前三周,小浩的作文连续发表在《小荷周报》上,他有变化了:笑容多了,作业也积极了。有一天,小浩笑着向我走来:“老师,你不是说连续发表3篇作文,可以评‘作文新苗了吗?我已经发表了三篇,什么时候评啊?”“等老师印好奖状就评。”听了我的回复,他乐滋滋地走了。这一天,开会、上课、批作业,忙得团团转,打印奖状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第二天,小浩又来问:“老师,今天可以评‘作文新苗了吗?”我一拍脑袋,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打开电脑,编辑奖状,跑去文印室打印、填写,明天得给他一个交代。第三天一大早,我手捧三张红艳艳的奖状进了班级,学生们立刻安静下来,我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班有三位同学已经在周报上发表了三篇作文,成为班级中的第一批‘作文新苗,今天我们进行一个简短的颁奖仪式。掌声有请这三位同学!”第一个报的就是小浩,小浩自豪地站了起来,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快速走上讲台。三个学生一字排开。我把奖状递给小浩,小浩激动地拿着奖状看了又看。合影留念后,我补充一句:“这张照片,将作为班级的电脑桌面,直到下一批作文新苗的产生。”小浩又一次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走下了讲台。那一天,小浩在素材中写道:

早读课的时候,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老师说的第一句话真的是让我激动得不得了。老师说:“现在颁发作文新苗奖。”老师第一个报的就是我。我激动地去拿奖状,站上讲台,等老师报完其他同学。我们拿着奖状,站成一排照相。照完相,老师说:“这张照片将作为班级电脑的封面。”

通过连续发表,小浩的写作热情越来越高,其他作业还有丢三落四,唯独素材、稿件一次也没丢过。

不断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是对后进生的最佳刺激与鞭策。

很多后进生贪玩、不爱学习的原因,是由于总得不到成功,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班级作文周报》,让后进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快乐地投身到学习中去;《班级作文周报》,它使我找到了转化作文后进生的最佳路径。

猜你喜欢
小浩周报后进生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画与理
一样的周报
画与理
画与理
浅谈转变“后进生”
我的爸爸是谁
一个被妈妈厌恶的小孩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