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素材的“生态化生长”

2018-11-28 11:27韩树云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速写习作材料

韩树云

对于小学生的习作而言,其最大的难点所在,就是写作素材的问题。尽管教师要求学生提前积蓄素材,但终究来源有限,素材扁平。因此要突破素材单一化的瓶颈,必须借用电影学原理,走生态化定向生成的路径。

一、长线观察,定向捕捉特写镜头

课内外的阅读,学生没有联通自己生活体验,孤立地品文字,赏意境,悟情感,练表达。语文课是语文课,课外阅读是课外阅读,没有指导、引领、观照习作素养提升。阅读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更应该擦亮我们发现美的眼睛。课文叙述的典型事例,像多棱玻璃镜,折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映现出人情的喜怒哀乐,生活的真善美丑。透过这多棱镜面,我们把目光转向人间世态。可以从借鉴作者的视角,去观察、访问、探寻,丰厚生活体验,积累习作素材。作者的视角,是指文章的主题、选材、叙述方式等。

苏教版国标第十二册课文《爱如茉莉》,写爸爸在医院照顾妈妈时,不在陪床上睡,抓住妈妈的手伏在床沿上睡,妈妈怕惊动爸爸,不敢动,手脚都麻木了。平凡的小事中,饱含爸妈之间深厚的感情。爱无处不在,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只要用心去听、去看、去想,定会触摸到。同学们学习作者从生活中抓细节的方法,用敏感的心去捕捉生活中的镜头。这些特写镜头里,饱含“爱在细微处”的道理。有学生设计了一张表格,观察记录:

时间 小事 感受 分类

周一 放学时,爷爷骑电瓶车接我,递给我热乎乎的包子,我掰着一下塞爷爷嘴里,一下塞自己嘴里。 正饿着呢! 祖孙情

周二 妈妈下班回家,洗衣烧饭,和数学考糟的我谈心。 妈妈好宽容、善解人意! 母子情

周三 写作业晚了,妈妈泡杯热牛奶递给我,劝我早休息。 妈妈的关心无微不至 母子情

周四 天阴。下午忽然下雨了,奶奶给我送外套。 奶奶心里总惦记着我 祖孙情

周五 …… …… ……

…… …… …… ……

“温情”观察系列使学生养成“察言观色”、用心感悟的习惯。那些平日嚷嚷生活贫乏的学生,竟发现生活处处有动人画面,爱的题材并不缺乏。阅读《姥姥的剪纸》后,“绝活”观察系列;读《理想的风筝》,“师恩”感受系列……由阅读生发出观察的主题,有意识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并把这些系列材料交流、比较、筛选、描绘。久而久之,对生活有一颗敏感的心,每个日子都过得丰盈,习作材料也就不枯竭。

二、立体编排,三维定格慢镜头

教师常常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丰富生活体验。春游,秋游,夏斗蛋,冬打雪仗。活动课拔河,科学课做小实验等。我们可以把体验活动进行一次立体性观照。横向看,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系列。每一个系列中,都有各自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成为习作的对象。如立夏斗蛋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可以把活动的过程整理成一条习作链:老师和学生们交流搜集的立夏及习俗材料——赛夏日诗句——斗蛋——夏日养生话题。活动前怎么准备的,活动怎样进行,活动之后发生了什么,活动过程前后关联,每一部分都可以成为作文素材。根据习作的主题,我们可以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立夏斗蛋活动中,如果要表现同学学习自觉的,可以选活动前同学搜集立夏来历及习俗的材料,查阅资料,访问老农的事情;赞美班级出色的小才女,可以选活动前,同学们比赛诵读夏日诗句,经过紧张角逐,小才女夺得第一的事情。表现智谋与力量较量的主题,可以选活动中同学们斗蛋时斗志昂扬,奋勇“拼杀”的事;斗蛋活动后,师生座谈夏日养生话题,可以成为表现“爱自己、爱生活”作文主题材料……

老师组织的立夏斗蛋活动,似慢镜头播放,一幕一幕,彼此之间前后相连,是学生们习作的材料。

除线性关联外,还有网状联结。由活动中的一个点,引发出一个分支,分支端点又分散开去,衍生出新的分支,就这样,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没有人是孤立生活的,人的活动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纵向观照活动进程,在某个活动点,引起的一连串反应,衍生出更多事件,这些事情都是习作材料。仍以立夏斗蛋为例,有学生形成了一组写人的习作。写到父爱的,立夏前一晚爸爸为他挑选“战斗者”,讲解“斗法”;同學情的,小组内斗蛋,谦让;师爱的,课上军偷吃蛋,差点儿噎着,老师宽容他,还把自己的水杯给他,说下午第二课了,同学们实在饿,可以消灭“坏蛋”。

为了完成一次习作,老师往往费尽心思组织活动,创设一个场景,在相关情境中,学生完成作文。活动结束,不等于作文结束。我们充分挖掘“活动”的富矿,找出金子—— 好的作文原料。

三、速写体验,微格抓拍内镜头

苏教版教材编排中,每单元习作练习和本单元课文学习之间没有关系,每周一次的作文课,成了学生的“煎熬课”。一单元一作文,是完成任务式的,并没有真正指向自我的需要和习作水平的提高。不能把习作搞成北方的雨,等天气、等时间,偶尔挤几点雨的田地会干旱的。每天都练习,观察生活、体悟、表达,才能使学生的作文田地肥沃。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说:“习文有如习画,需常备一个速写簿带在身边,遇到一片风景,一个人物,或是一种动态,觉得它新鲜有趣,可以入画,就随时速写。”朱先生说觉得新鲜有趣的,可以随时速写。我认为,只要能引发情感变化的,觉得有意义的,都可以“入画”。小学生是最感性的,易感于心,易形于色。“心情速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积累素材的方法。所谓“心情速写”,指每天记下最深刻、最持久、最有趣味的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上缘起。短则几个字,长则几百字。看一同学的心情速写:

恐怖:淘气的同桌把塑料玩具蛇扔我课桌上,吓得我惊叫。

高兴:换位置了,同桌是品学兼优的班长,我不胜欢喜。

生气:调皮大王给我起了“花生米”的绰号,太令人恼火了。

失落:语文老师外出开会,两天没上语文课了。

感动:回家后,妹妹给我果冻,还剥了塞我嘴里。

……

一周下来,翻翻记录,那些五味瓶又打翻一次。习作练习前,学生们交流一周发生的事。从心情速写簿中,再次筛选,那牵动心情印象极深的事件如在眼前。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是自己同学的事,甚至还有自己参与的,学生们听得特别认真仔细,不时会意地笑,还适时提问,极大地开阔了生活的视野,扩展了经验世界。

习作不是“作秀”或建“空中楼阁”,它应该是自然生长的,和学生们的阅读、生活、自我相连。由阅读感发,和生活相融,和内在的自我和谐,无论何时作文,学生们都会文思如泉。

猜你喜欢
速写习作材料
《青年速写·归》
可爱的小瓢虫
风景速写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习作展示
张自启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