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行动中孕育劳动技术素养—《吉祥结》教学例谈

2018-11-29 22:24
名师在线 2018年13期
关键词:吉祥动手劳动

陆 滢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铜罗小学,江苏苏州 215237)

引 言

莫里斯说过:“劳动是生命的法则,也是它最美的果实。”劳动可以开发人的潜能,催放智慧之花。在当代小学生身上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因而很少结出劳动的果实,这也势必影响到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劳动技术素养,制约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和自己的终身发展。劳动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技术素养的课程,旨在通过学生的劳动实践,在探究体验中掌握技术知识,提高劳动技能,积累劳动经验。作为劳动技术教师,要积极组织劳动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人类的好奇,产生冒险的冲动;人类的冒险,点燃文明的火炬。”我在教学《吉祥结》一课中,以闯关行动为方式,组织学生勇闯悬念关、识图关、编制关和创新关,激发学劳动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优化技术,润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劳动技术素养在一次次闯关活动中孕育攀升。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要靠自己“闯”出来。

一、悬念关中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高尔基认为:“当劳动是种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学生只有对劳动产生兴趣,才会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才能发现生活的美。“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要成功调动学生的劳动意识,必须有效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学生才会主动而愉快地劳动。

每位劳技教师都会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激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教师利用故事激趣,有的教师喜欢借助游戏,有的教师喜欢情境导入。“好奇心是科学之母。”我巧妙地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设置生活悬念,带领学生闯悬念关,催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教学《吉祥结》一课中,我对学生说:“早就听说咱校的孩子特别聪明,今天教师遇到一个生活难题,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助解决,大家愿意帮助教师吗?”学生听说教师有困难,一个个大声说道:“愿意!”“教师您有什么困难,快告诉我们!”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是什么难题。“教师有一个平安扣,想把它变成手链或者项链佩戴起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我边说边出示平安扣和吉祥结,机灵的学生一看这两件物品,马上有了主意:“把吉祥结与平安扣穿在一起,连成项链来佩戴。”“这个办法不错,这样既美观又实用。”我边说边把它们连在一起。“喜欢教师的这个吉祥结吗?想把它留下吗?”我借机诱导学生说,“要想得到教师的吉祥结,同学们必须勇闯三关,大家有信心吗?”“有信心!”孩子们信心满满地说,人人摩拳擦掌,个个跃跃欲试。

二、识图关中建构观察思考方法

“人有两件宝,眼睛和大脑。”眼睛是获取信息的主要窗口,大脑是分析信息的重要器官,离开眼睛与大脑几乎无法开展一切活动。“观察、分析是科学工作常用的方法。”眼睛与大脑是劳动的重要支撑,观察与思考是提升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劳动方法的获得需要通过观察与思考,劳动技术素养的培养不能靠教师的说教,需要学生自己去观察与思考,在自我感悟中提升[1]。

在教学《吉祥结》一课中,我的第二关安排了识图关,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与理性的思考,以获得劳动智慧。识图关就是“看图示学编法”,在编织方法的学习中,我没有采用讲授法,而是让学生在自主观察中感悟总结。我出示吉祥结的编制方法分解图,请学生观察后说出编制步骤,我根据学生的表达相机板书编制方法,在学生掌握了编织步骤后,我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从哪一个花瓣开始编制?从另一个花瓣开始编制行不行?”经过思考讨论,学生懂得“井字套可以从任何一个点开始编制。”为了提高学生编制井字套的技巧,我又提出问题:“第一个井字套完成,能不能拉得太紧?”学生仔细观察图形,明白了第二个井字套不能拉得太紧,拉得太紧小花瓣就不漂亮了。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思考,掌握了吉祥结的编制技法。

三、编制关中历练动手实践能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劳动技能的提高需要在实践中获得,若只是高谈阔论,而不让学生动手实践,则学生的技术素养永远得不到提高。当今仍有少数教师思想观念滞后,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劳技课视为“副课”,或将劳技课挪作他用,或是纸上谈兵式的教学,课堂上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劳技课上只是开展口头实践,给学生讲讲制作方法,而将制作活动安排到课后。这种教学要不得,我们一定要充分安排好课堂实践活动,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在亲手制作中体验感悟,获得实践能力与技术素养的自我提升[2]。

在教学《吉祥结》一课中,学生在识图关中学会编制方法,明确了制作要求:“正确识图编制,花瓣形状匀称,平整光滑美观,安全使用工具。”我给学生搭建了动手操作的舞台,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动手兴趣,提高编制技术,我组织学生开展闯关活动,编制关中设计了两道关,第一关是编织吉祥结,第二关是把吉祥结编制成钥匙圈。第一关,难度较低,允许学生看图示学编织,允许拆拆学学,学生的编织技法在自我磨炼中有所提升。第二关难度较大,要求学生一次成型,尤其是钥匙的摆放位置和最后的收结,没有分解图示,我也没有给学生演示,完全让学生自主琢磨实践。实践活动给学生历练技能的机会,他们边观察边实践,在自我实践中摸索,没想到许多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出色地完成了编制任务。

四、创新关中润养学生创造精神

“人类的进化,社会的进步无不需要创新。”假如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创新。当今学生的创新意识淡薄,缺乏创造精神,这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对社会进步产生一定的制约。为此,我们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关注创造教学,开放教学时空,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我在教学《吉祥结》一课中,在学生展示交流了各自的作品后,安排了创新关:(1)四个大花瓣的吉祥结该怎么编制?更多花瓣呢?(2)单线吉祥结该怎么编制?学生围绕这两个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展开探讨,他们结合刚学的编制技法,展开联想与创构,他们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思维。在学生激励探讨后,我为学生展示了自己创作的几款中国结,鼓励学生课后尝试编制,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实践,创造出新的作品。创新关给学生以头脑风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励他们朝向新的道路迈进。头脑风暴意在引导学生将所学技术进行拓展延伸,从而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使优化吉祥结的编制技术,创造出新的吉祥结,创新关也让学生的技术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结 语

“美丽的世界,都是自己闯出来的。”让我们在劳动技术教学中为学生设置各种关卡,引导他们勇敢闯关,让他们自主闯出一片天地,在闯关行动中提高劳动意识,提升劳动技术素养。

[1] 邱建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12):121.

[2] 刘锋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合作能力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33.

猜你喜欢
吉祥动手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热爱劳动
好花开放送吉祥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