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PBL理念 设计个性化语文作业

2018-11-29 22:24王碧珍
名师在线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尝试

王碧珍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福建泉州 362000)

引 言

在小学阶段,不少教师都会给学生安排抄写等形式的作业,促使学生增强记忆。然而这种形式枯燥的作业却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会引起学生厌烦心理,最终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一些能起到激发学生思考的作业。教师可以基于PBL理念,也就是基于问题学习理论设计个性化语文作业,尝试将问题作为驱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发展[1]。这种基于PBL理念的作业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能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思维导图,整理故事脉络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纪的学生都具有从画面中吸收知识,并通过画面表达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点,鼓励学生尝试根据课文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能更清楚地掌握文章的故事脉络。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将其考虑在内,这样能让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更具有完整性。

在学习《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学生首先可以在思维导图的中间写上“普罗米修斯”,将其中重要的内容录入其中,这样能促使学生对文章的框架有一定的了解。在构建框架后,则要将阅读过程中的重点输入其中,可以选择文章中的词句,也可以写下自己的困惑和分析。在再次阅读时,可以围绕思维导图中填写的内容展开分析,并加以补充。最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展开调整,让思维导图更加完善。这种作业形式通过教师提问,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所了解,并激励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绘制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比较符合PBL理念,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也比较具有个性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搞清楚整件事情的发展脉络,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点评新闻,关注社会现象

课前三分钟往往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鼓励学生展开新闻点评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关心国家大事,然后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用新闻播报、时事点评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过程中展示出来。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学会如何整理信息,更能让学生逐步养成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好习惯。

在学习《奇异的激光》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阅读报纸杂志,或者从网络上搜索各种资料,并尝试在三分钟演讲中说一下自己是否读到了什么和科学技术发展有关的新闻报道,尝试展开评论。例如,有学生在演讲中表示自己最近读到了新闻,世界上出现了一种微型的电脑,其外形竟然比盐粒还小。该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评论:“我曾经读到过这样的报道,说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竟然要用一整间房子来装。但是现在却看到,世界上最小的计算机比盐粒还小。我不由得感叹科学技术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啊。我们或许能利用这世上最小的计算机设计出小巧的机器人,打入人的身体里就能将血栓去除,这样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啊。我真的很期待科学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在这段演讲中,该学生不仅说了自己读到的科技新闻,而且还说出了自己对此的看法,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期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热点新闻时自己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然后尝试分析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借助阅读其他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将自己得到的答案完整地表达出来。这种作业形式也基于PBL理念展开,能让学生在问题思考的基础上发展信息搜索、整理和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学会如何批判性思考[2]。

三、比较阅读,培养思维能力

在PBL理念下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比较阅读活动,将同主题的文章结合起来比较阅读,并着重思考其中的某些问题,这样能促使学生丰富课内外知识系统,发展思维拓展的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展开横向比较或者纵向比较,尝试将自己的发现整理出来,写成文章,展示自己的思考方向。

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红树林》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说说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点。学生通过对比围绕各种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例如,有学生提出这两篇文章都展现自然景观,因此在文章的题材上相似。也有学生提出,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雅鲁藏布大峡谷》中不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风貌,还讲述了与之有关的神话故事,让整篇文章变得更具有文化气息和神秘感。而《红树林》则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作者写了红树林所具有的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并认为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是值得人类学习的精神。通过上面的比较,学生发现这两篇文章虽然都是写景类的文章,但是其表达方式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在创作写景类的文章时还可以采用哪些创作手法,并尝试写作。

比较阅读的个性化语文作业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选择可以阅读的文章,这样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强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作业内容,进而更热情地展开阅读,发展语文能力。

四、生活实践,渗透应用意识

教师还要注意利用作业将学生从课堂学习逐步引导到丰富多彩的生活语文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拓展性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生活实践活动,如展开社会调查、访问活动、参观活动等,并尝试在此过程中应用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意识到自己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进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

在学习《鸟儿的侦察报告》时,学生发现这篇文章从鸟儿的视角表述了对于环保问题的探讨,分别分析了乱洒农药、石油污染海面、烟囱造成雾霾等环境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教师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同样的方法展开写作,尝试几人一组来到附近的小区里,从动物的视角入手展开调查报告,分析一下小区的生活环境如何,并尝试模仿课文的形式撰写调查报告。这样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有学生从流浪猫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对于小区环境的分析,如小区绿化地被破坏,造成流浪猫无处存身;小区出现高空扔垃圾的现象,让流浪猫感到十分害怕。在调查报告中,学生从另类视角出发,表达了自己对小区环境的担忧,并体现了自己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个性化语文作业,这样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促使学生更快地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结 语

PBL理念强调的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将问题作为切入点,促使学生完成某些作业项目,进而让学生将关注点逐步从语文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可以充分借鉴PBL理念,让语文作业变得更丰富多彩,体现出小学生的个性。

[1] 钱华.让作业成为点金石——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例谈[J].新课程导学,2014,(21):45.

[2] 曾美婷.PBL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7,(07):30-32.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尝试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绘制童话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再试试看
绘制世界地图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