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技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考

2018-11-29 22:24胥传红
名师在线 2018年13期
关键词:直观法治道德

胥传红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江苏盐城 224000)

引 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法制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我们已经迎来了网络信息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则面临了一定的挑战。这是因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如果学生接触了大量负面信息的话,很容易冲击学生正确的道德和法制观念,从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针对这一情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承担起教育责任,规范和革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

一、网络环境技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特征

(一)丰富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有了这一智能化教育手段的支持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必然会经历深刻的变革,引起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系列变化。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拥有着丰富学习资源的宝库,其中更是拥有大量有助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求以及教材内容拓展的要求,将网络平台当中的道德和法制资源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补充大量学生感兴趣、具备启发性和诱导性的知识以及社会热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奠定学生实践和体验的基础[1]。

(二)直观的教学呈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他们在学习和理解带有一定抽象性的知识时往往困难重重,这不仅加大了他们的学习压力,还影响到了实际学习效果。但是网络信息技术则具备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让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直观和富有趣味,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因而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理解难度相对较大的内容时,可以积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直观的教学呈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网络环境技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一)网络环境技术下的教学求新

小学阶段的学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在这一阶段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指导,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多元能力,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完善。在网络环境技术的支持之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做到求新,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化学科教育价值。第一,通过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在教学内容呈现上求新。网络信息技术开辟了学生高效学习的新局面,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从网络平台上获得丰富多样的学习信息,这不仅仅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让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丰富多样和生动直观。例如,在学习《可爱的家乡》一课时,为了让知识呈现得更加直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家乡在祖国地图当中的位置以及家乡的美景,让学生在直观的观看体验当中油然而生出热爱家乡的情感。第二,通过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在教学方法运用上求新。网络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环境,因而也要求教师运用创新性的方法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应用启发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或者是将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起来进行灵活应用。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注意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化师生关系。

(二)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享受网络信息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时,还必须客观地看待网络,特别是要及时有效地识别网络当中的不良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中优质的网络信息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但是大量有害的网络信息也是层出不穷的,如果让学生接触到这些信息的话很容易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在网络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除了要关注教材当中的内容之外,还要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指导学生掌握识别网络信息的方法,提高学生分辨能力和自制力。第一,教师要为学生提出网络学习的限制和注意事项,最主要的是避免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浏览网络信息方面,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分辨有效和有害网络信息的方法。第二,教师可以精心选择大量的实际案例,为学生讲述正确应用网络和错误应用网络产生的差异化结果,让学生从真实的事例中获得经验教训,发挥网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第三,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指导家长在课外约束学生,避免学生受到伤害。

(三)网络环境技术下的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技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条件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也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建构知识体系。第一,教师指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活动当中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收集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信息,在预习活动中丰富学习内容,为学生的课上学习打下基础。第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微课教学模式主要将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作为教学载体,因此可以凝练大量的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我的班级》时,学生可以在课前利用微课视频完成自主学习,而在课堂学习阶段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自主学习当中的问题。第三,教师可以运用导学案策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科学的计划,因而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精心设计导学案,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四)网络环境技术下的合作创新

合作学习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模式,也是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优势互补的一种学习方案。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在小组当中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之上完成互助性学习。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与他人合作沟通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辅助支持之下,小组合作学习将会更加高效。第一,在学生合作学习前,教师首先需要根据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设计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小组划分。第二,在学生开始合作学习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学生需要讨论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可以细化学习目标。第三,在学生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总结学生在合作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各个学习小组的共性问题。针对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学生运用生动直观的方法进行解答,并在掌握了思路之后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是否还有其他更为有效的方法。可以说在网络环境技术的支持之下,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创新和延伸,因而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拓展。

结 语

网络信息技术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教师抓住课程教学的目标和特点,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网络环境技术下的教学策略进行全面改革,提高实际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 折妮妮.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直观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