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策略

2018-11-29 22:24
名师在线 2018年13期
关键词:纲要行为习惯小朋友

吴 平

(江苏省南通市沿河桥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011)

引 言

有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时,他竟出人意料地说:“是在幼儿园。”记者不解地又问:“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呢?”科学家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道歉、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它们都挺管用。”认真研究分析这位科学家的话,联系长期幼儿教育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他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1]。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幼儿园是按照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有意识地塑造孩子的灵魂、提高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专门场所。“桑树条儿趁早修”“三岁一看,到老一半”这些话形象深刻地阐明了幼儿时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每个幼教工作者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识,促进每个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纲要》对三年幼儿教育阶段提出了明确的工作任务,而要真正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是需要认真筹划、分步实施的。园长室每年要对大、中、小班各年级段提出工作目标和工作意见,对幼儿在健身、品德、生活等行为习惯方面提出明确的达成指标,要求各班要结合各自实际予以落实。园长室每学期要组织班级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并深入班级检查了解进展情况,抓好典型,以点带面,还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听取意见,发现好的要予以肯定,帮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指导,以求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班与班之间均衡发展,年级与年级之间协调发展。

各班都要对照《纲要》和园长室提出的工作要求,认真制订本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计划。通过“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表彰”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以此推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

三、增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近几年来,我们根据《纲要》要求,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和姐妹园的优秀经验,结合我园幼儿实际,初步摸索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教师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

每天早晨,教师站在园门口或各自活动室前,遇到小朋友时都要面带笑容地主动向孩子们问好:“小朋友早!”孩子们受到感染,也很快地回答:“教师早!教师好!”并且转过身去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再见!”“妈妈再见!”家长们满脸堆笑地回去了。据统计,全园除了小班的个别孩子以外,绝大多数的小朋友都学会了礼貌用语,每天上学或回到家时都能主动向长辈打招呼,尊敬师长、尊敬长辈的习惯蔚然成风。

(二)开展多种活动,强化教育效果

“饭前便后要洗手”是一种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但有少数小朋友在天凉水冷时,不愿意伸出稚嫩的双手冲洗,或者随便应付一下。教师们积极开动脑筋,教唱《洗手歌》:“小水滴笑嘻嘻,欢迎我来把手洗。抹抹肥皂出泡泡,手心手背都搓到。水龙头下冲干净,做个健康好宝宝。”响亮悦耳的歌声伴随着哗啦啦的自来水声,强化了幼儿的卫生习惯。

针对少数小朋友存在挑食、偏食、边吃边玩和只吃饭不吃菜的不良习惯,教师们在正面教育之后,播放了孩子们进餐时存在问题的录像,让大家边观察边寻找不良习惯的镜头,然后又用图式展示在墙面上,并教唱儿歌:“小椅子,放放好,上面坐着乖宝宝。不东瞧,不西看,一口菜来一口饭。青菜、萝卜、骨头汤,宝宝样样都喜欢!”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强化了幼儿卫生进餐的习惯。

“端午节”前夕,我们开展了“说端午、唱端午、包粽子、画粽子、叠粽子、做香包、赛龙舟”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开展纪念喜庆端午节的意义,并通过亲自动手、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爱国爱乡之情油然而生,并深深扎根于幼儿内心。

(三)创设良好环境,营造教育氛围

有位教育家说过:“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要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我们紧紧围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这个中心,精心设计室内外教育环境,在内容、造型、色彩上下足功夫。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在活动室里专门设置了“好孩子,好习惯”的动态墙饰,让幼儿随时都能接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和教育。在室外,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同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楼道内的墙壁上和各种设施旁。例如,在楼梯上张贴“小脚丫”,提醒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行、守秩序等,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挖掘社会资源,拓展教育空间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中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我们走出园门,充分利用“社区、超市、小学、菜市场”等教育资源,开展了“我们的小区真漂亮”“我是小小售货员”“我快上小学了”“我会挑选蔬菜了”等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和强化好学上进的心理[2]。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之中,这三个方面应当紧密配合,齐心协力,步调一致,而幼儿园则应当努力发挥主导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其次,各班建立“家园联系栏”,每周布置养成教育的要求,宣传养成教育的方法;再次,各班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幼儿园观看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征求家长们向园方和教师提出的建议和意见[3]。

结 语

三年的幼儿教育时间,是人生可贵的可塑期,也是我们社会未来大厦的打桩期。我们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牢固确立“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的观念,不断增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识性、计划性和有效性。

[1] 徐永丽.关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社会公德意识[J].家教世界,2015,(20):45-46.

[2] 郭沈俐.论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12):181.

[3] 王林.家庭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144.

猜你喜欢
纲要行为习惯小朋友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学习贯彻《纲要》应厘清六个关系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