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是一种享受
——记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教师王振刚

2018-11-29 07:51吴淑媛
天津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天津市日记班级

■本刊记者 吴淑媛

37岁的王振刚是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的语文教师,今年他在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的评选中榜上有名。从教19年来,王振刚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收获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十佳班主任、南开区名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他充满激情地带过11个班,所带班7次被评为天津市三好班集体……“80后”的王振刚到底有什么带班秘诀?又为什么会在班主任专业化道路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时光荏苒,19年前,刚毕业的王振刚进入中营小学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并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那时的他总觉得驾驭不了课堂,学生思维跳跃,难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课本主线上来。于是,他经常请教年级组有经验的教师,并且在课余时间四处听讲,了解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课方法。同时,他订阅了大量教育杂志,从中快速汲取营养。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他白天上课,晚上整理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经过反复探索、揣摩,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快乐教学”思路。

王振刚告诉记者,那时每天下班后最大的乐趣就是阅读自己订阅的教育教学杂志,之后把所思所感工工整整地写在摘抄本上。随着摘抄本越写越厚,他对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的感悟也越来越多。他撰写的《感悟特级教师的教育故事——走近我的师傅杜蕴珍》发表在市级刊物上。2011年赴武汉参加“国培计划”班主任培训后,他撰写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感动》入选《班主任专业成长100个千字妙招》一书。2014年,他跟随天津市“未来教育家”代表团赴澳大利亚学习考察,撰写的《注重学生的学习之趣——澳大利亚访学有感》《谈澳洲学校的布置》均公开发表。

在对教育教学专业化的探索中,他深刻领悟到:做教师要有激情,要用自己整个生命去拥抱教育,使自己的灵肉与教育水乳交融;要用自己诚挚而火热的心去呵护学生的灵气,去催化学生的创造;要用自己的创造谱写教育的辉煌。长期带班让王振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中都蕴藏着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能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做一个了不起的人。那么,教师就要给他们指明道路,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长,享受成功的快乐。如何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呢?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王振刚把对学生的爱化为对教育教学的刻苦钻研,他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开发了一套有效的、充满情趣的、能激发学生无限向上力量的班本课程。

日记课程就是其中之一。“王老师鼓励我们每个人准备一个厚厚的日记本,每天都要拿起笔,对着自己的日记本‘说话’。”学生晓晓(化名)回忆说,自己从二年级开始写日记,现在已经写满了三个日记本。“下午,我又来到了埋下葫芦籽的小花圃前,发现葫芦籽不但没有发芽,反而一个个蹦出了泥土,在泥土表面静静地躺着,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它不听妈妈的叮嘱,来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有时间我要问问王老师,这葫芦籽蹦出土外究竟是什么原因?”晓晓在日记中写到的葫芦籽,正是前不久王振刚带着学生一起种在校园花圃里的。王振刚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日记素材,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创作会成为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创作的力量也有可能改变学生的生活。所以我希望孩子们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思、所感写进日记。”王振刚说,每次翻开学生的日记本,都能感受到他们的欢笑、感动、温情、成长……渐渐地,日记成为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近20年的班本课程实践为王振刚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他编写的班本课程系列教材《小学生快乐学写话》《小学生快乐写日记》《小学生快乐写作文》《小学创新作文课30讲》于2016年出版。

在鼓励学生写作的同时,王振刚同样笔耕不辍,他写成长感悟,写班级故事,写教育反思,留下了许多充满激情与温情的文字。2016年,王振刚成为南开区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当时工作室研讨的主题是“如何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转变一个班级”。作为工作室主持人,王振刚率先垂范,以一个学期为时间跨度进行实践:学期初他便绘出班级愿景,从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等七个方面制定班级学期计划。那个学期,他共撰写了15万字的带班日记,并带动工作室其他成员撰写教育随笔。“只有融入了思考的写作,才会提升班主任专业成长。”王振刚如是说。

班主任工作极其繁琐,王振刚哪来时间完成创作?他笑着告诉记者,只要想做,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比如写《带班日记》时,我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将当天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大约可以完成1000字。匆匆吃过饭后,我放下碗筷又立刻回到电脑前,完成1000字左右的总结反思,每天总共2000字。这样紧张的日子,我持续了两个半月。”王振刚接着回忆,“我们很多人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可以通过一些小事体现人生价值。像我在与家长对话时,通过捕捉其中一些细节给予家长实用的建议,帮他们解决教育上的困惑,这既是我的工作,也是一个自我记录、自我沉淀的过程,使我从中获益。”说到这些时,王振刚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除了日记课程,王振刚还为学生们打造了汉字文化课程、开学第一课班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这些课程时,他和学生一起探究汉字的由来、了解古人的造字智慧与思想、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他梳理了近20年来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确定了五大主题:融入美丽校园、浸染传统文化、拥抱幸福家庭、亲历别样生活、徜徉多彩城市。课余时间,他带着学生走进书的世界、走进大自然、走近全国道德模范……“我的教育理想是希望学生们能在充满创意的班级生活中热爱学习,享受教育的快乐。”例如,王振刚发现某个综艺节目很有趣,就有样学样在元旦班级联欢会上组织了“奔跑吧,同学”活动,带着大家一起“探宝”。活动中,他将学生分成小组,发给每个小组一张用甲骨文写的藏宝图,鼓励大家通过破译图中线索去寻找事先藏好的奖品。王振刚说:“知识不是光靠背课本就能学到的,还要从生活中学习。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这些活动大多充满了浓郁的‘教育色彩’‘教育内容’,让他们望而却步。教育要不留痕迹,班主任可以引领学生去体会其中的意义,最好让学生自己去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给王振刚带来了无数荣誉,他的多部教育专著也已出版,然而对他来说,最幸福的时刻还是毕业生回到母校向他汇报取得的成绩。王振刚告诉记者经常有毕业生给他打电话,听着学生在电话那头絮絮叨叨地诉说自己的近况以及对学校、对老师的想念,那种感觉真是“甜到了心里”。他说:“当教师是一种享受,我就喜欢这三尺讲台。”

猜你喜欢
天津市日记班级
班级“四小怪”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不称心的新班级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