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在吴地文化背景下的幼儿版画教学

2018-11-30 18:41钱雪芳无锡市泰伯实验幼儿园
少儿美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版材竹马民风

■文/钱雪芳 无锡市泰伯实验幼儿园

【正文】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它集画、刻、印于一体,具有自己特殊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其制作的趣味性、材料的多变性和作品的不可预知性符合幼儿的好动、好奇的本性,其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创作过程的独立性、连贯性、完成作品的成功体验等特点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拙朴而自然的造型、灵活的构图、纯朴的用色等艺术特色与幼儿稚拙的美感特点天然吻合,教学时更易于唤起其绘画灵感,发挥个性,大胆构思。《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让幼儿学习版画,一方面有益于让孩子接触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另一方面版画的制作也能较好地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我园地处吴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环境造就了我园富有吴地特色的园所环境。如何将我们的版画教学有机地与吴地文化相融合,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与自然资源相融合,体验版画的多样性。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版画的版材选择非常宽泛,各种各样的材料都能成为很好的版材。而我园地处吴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各种树木、农作物、蔬菜瓜果等,这些都成了我们进行版画创作的版材。我们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各种形状的树叶、切成片状的藕段等作为版材,引导幼儿利用这些进行实物拓印。孩子们在胡萝卜的横截面上蘸上颜料,一个一个接着印,印出了可爱的毛毛虫;孩子们利用藕段的横截面印出了彩色的花朵;在藕段的花纹上添画出脚和触须,变出了可爱的瓢虫宝宝……秋天来临,各种树叶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我们请孩子将树叶的背面刷上颜色,然后拓印在画好的大树上,变出了一棵棵彩色的大树;我们请幼儿将各种形状的树叶在卡纸上进行拼贴,拼出了小兔、小鸟、小花等,我们将其制成了底板,引导幼儿进行印制……各种来源于身边的版材,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而这些熟悉物体所拓印出来的不同纹理更激起了幼儿参与版画创作的乐趣。

吴地的各种自然资源不仅是我们用于版画创作的实用版材,也是我们进行版画创作的主要内容来源。《纲要》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制定版画计划时,我们充分考虑吴地的自然资源,将其渗透进我们的版画教学之中,如《芦苇青青》《高高的芭蕉树》《竹林》《南瓜丰收了》《多彩的树皮》……来源于生活的版画内容,让孩子们更易于表现。在组织幼儿进行版画创作《南瓜丰收了》的时候,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南瓜,孩子们在摸摸、看看、画画的过程中,画出了长长的南瓜、扁扁的南瓜、圆圆的南瓜……而印制出来的南瓜,一条条纹路是那么的自然,这是用笔无法画出来的;在版画《蒲公英》活动中,孩子们依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玩蒲公英的经验,画出了绽放的蒲公英和飞上天空的蒲公英……

吴地自然资源的利用,让我们的版画呈现出多样性,也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版画创作的乐趣。

二、与吴地风俗相联系,感受版画的趣味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吴地除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域资源外,还有富有吴地特色的民风民俗。而我们的版画所呈现的也是一种淳朴自然的造型,因此,我们在组织幼儿进行版画创作时,也将吴地的民风民俗有机融入了我们的版画活动。每年清明节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忙着摘麦叶、打青水、做青白团子;到了清明节那天,人们还要去游鸿山,那时鸿山广场上人头攒动,各地民间艺人纷纷来献艺,舞龙的、舞狮的、捏泥人的、变戏法的、踩高跷的、唱吴歌的……热闹非凡;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给孩子挂彩蛋、在家门口插艾草等,更是充满了无穷的乐趣。等说到这些习俗的时候,孩子们都显得兴趣盎然,且津津乐道。于是,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组织孩子进行了《赏灯》《游鸿山》《做团子》《舞龙》等版画创作……在做纸版画《赏灯》时,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创作,有的画出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有的画出了正抬头赏灯的小朋友,还有的画出了提着花灯的小朋友……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赏灯图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在制作粉印版画《游鸿山》时,孩子们有的表现出了正在爬山的人们,有的表现出了鸿山脚下热闹的人群,还有的表现出了鸿山四周美丽的春色……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让孩子们的版画作品充满了趣味。

我们吴地还有各种富有趣味的吴地游戏,如骑竹马、滚铁环、跳房子、踢毽子等,这些游戏让孩子们乐在其中,于是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我们组织了粉印版画《骑竹马》、纸版画《滚铁环》、填彩版画《跳绳比赛》等。因为有着游戏的经验,因此孩子们在表现时都能得心应手。在《骑竹马》的创作过程中,孩子们画出了骑上竹马正在飞奔的小朋友,有的还表现出了骑竹马时女孩子甩起的辫子……

吴地的民风民俗、民间游戏与版画活动的有机融合,让孩子们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更感受到了版画所带来的趣味性。

三、与日常生活相呼应,提升版画的创新性。

吴地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地域资源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外,还有那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周围的生活一直在发生着变化,高铁、地铁等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鸿山遗址博物馆、奇石馆、梁鸿湿地公园等一些风景区的陆续开放;一片片居民小区的开发,一幢幢居民楼的矗立;每年夏天的鸿山葡萄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也为我们的版画活动带来了活力。我们组织幼儿创作了纸版画《我们的居民小区》。看,有的孩子剪贴出了一幢幢高高的楼房,有的孩子剪贴出了小区里运动的人们,还有的剪贴出了小区里的树木和汽车……在幼儿进行粉印版画《湿地公园里的桥》时,孩子们依据自己见过的桥,表现出了弯弯的石桥、摇摇晃晃的吊桥,还有荷花池里弯来弯去的九曲桥……鸿山博物馆中的编钟承载着吴地的悠久历史,孩子们用原装版画的形式进行了展现,那粗犷的轮廓、富有童趣的纹理装饰,再加上那古朴的色彩,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久远的年代……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着身边发生的种种变化,用各种材料表现出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使我们的版画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我们的版画教育离不开生活,我们幼儿园的版画教育根植于我们吴地的土壤,只有充分挖掘吴地资源,有效利用吴地资源,才能让我们的版画活动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猜你喜欢
版材竹马民风
郎骑竹马何处来
多彩民风
NO.5竹马
党风与民风形成逻辑的异同
为免处理版材算笔经济账
重庆华丰 CTP版材的革命性进步
免处理热敏CTP版材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
CTP版材 追逐绿色梦想
覃士泉:俚俗乡风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