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素材积累的几点思考

2018-12-01 05:01浙江绍兴市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章恒洁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命题日记想象力

浙江绍兴市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 章恒洁

写作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将生活真实在作文中表现出来,使得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度提升,并在习作训练中不断积累习作素材。因此,语文教师在展开写作教学时,应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积累习作素材,解决“无话可说”这一问题。

一、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积累习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小学阶段,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将自己的所闻、所见及所感用作文的形式展示出来,将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积累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对生活进行观察,掌握积累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进行写作。

引导学生掌握习作素材积累方法可以先从学生的观察入手,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如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观察;组织一些社会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不断积累习作素材。为避免学生写日记时会觉得无从下手,教师可在要求写日记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暗示或主题。笔者根据日常教学经验整理出了九个日记主题:1.观察类日记,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来进行写作,如植物的生长变化等;2.笔记类日记,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看到的好词、好句和好段,并将自己的体会写出来;3.记事类日记,让学生对自己日常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写下来;4.活动类日记,让学生将班级、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活动作为描述对象,将活动内容和感受用日记形式表达出来;5.评论类日记,让学生在日记中写下对课文人物、生活中的人和事及社会事件等的看法;6.志向类日记,用日记将自己的理想、愿望写出来;7.书信类日记,可以在日记中写下想与家人、老师等进行交流的内容;8.创作类日记,让学生以寓言、童话等作为范文,在日记中写下自己创作的小故事等;9.续写类日记,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或阅读课文后,发挥想象力,对课文或动画片进行续写。

二、鼓励学生积极阅读,积累习作素材

唐朝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拓展阅读范围,是提高学生习作素材储存量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的活动范围及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单靠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进行素材积累是不足的,还得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广泛阅读书籍。

首先,除了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以外,还可组织学生自由购买或以班级为单位购买一些课外读物,如《百家作指导》《故事大会》等;开放图书馆,鼓励学生到图书馆进行阅读或借书进行阅读;组织学生建立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等,通过间接的途径对生活进行了解,从而获取更多的生活素材。

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并提出一些阅读要求。如学生阅读内容比较丰富多彩的书籍时,可先整体对书籍阅览一遍,然后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或重要的部分进行精读;学生阅读故事性较强的书籍时,可以采用跳读法或速读法进行阅读,对书籍的基本内容掌握后,再选取部分精彩的段落进行精读;学生在阅读《百家作指导》类型的书籍时,应选择主要内容进行阅读,重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和选材方式,对书中一些精彩的开头、结尾及词句进行摘录,于阅读时做到眼到、心到和手到,养成一边阅读一边动笔的良好阅读习惯。

应鼓励学生坚持阅读,通过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素材储存量,以便在进行写作时,有“东西”可写。习作素材不是一天就可以积累起来的,需要学生不断坚持。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其对写作的价值,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并能够坚持不懈。

三、激发学生想象力,丰富素材内容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学生已经积累很多的习作素材,但有些素材可能会比较平淡,在写作时不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对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出来,让学生学会润色文章,使文章生动形象。如何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出来呢?笔者通过日常教学的方式进行激发,如在进行《九寨沟》这一课教学时,文中用到了很多的拟人、拟物的手法进行写作,对文章进行润色,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手法进行掌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联想,让学生找到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或是在进行写作时命题一些对想象力要求较高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如《二十年后的我》等,或是让学生编写故事等,将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出来,从而在写其他类型文章时,能够运用想象力来丰富习作素材。

四、鼓励学生自主命题,学会选用素材

小学阶段的作文基本是以生活为主题的写作类型,因此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都是贴近生活和反映实际生活的。但当学生在对一些不常见的命题展开写作时,往往会出现不知道选用什么材料进行写作的情况,使学生对一些命题产生畏惧感。针对这一现象,课改对小学阶段作文命题的要求上,提出了避免成人化这一要求。因此,教师可依据此优化作文命题,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选用习作素材。

例如,在进行“一件难忘的事”写作教学时,教师可将这一全命题转换为半命题作文,可改为“一件让我……的事”,并给出一些范围让学生进行参考,如高兴、难过、后悔等,让学生联系生活和结合自己所积累的习作素材进行选题,使学生的选材难度降低,学生写作更加顺利。还可以向学生解释全命题的意思,让学生理解命题的意思后进行写作,如在让学生写“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时,重点解释有意义的意思,并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有意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拟题目进行写作。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习作素材基本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鼓励学生阅读,积累习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将习作素材进行丰富,对文章进行润色;指导学生选用素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素材运用能力,让学生写作时不断涌现出灵感,真正变得“下笔如有神”。

猜你喜欢
命题日记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