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以转化策略为例

2018-12-01 05:53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0期
关键词:挂件问题解决所学

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 茆 婷

众所周知,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占据着关键性地位,其可以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体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所编排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的设置要求明确指出,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给予重视,并借助多样化的手段来培养、发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小学数学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包括数学表征能力、数学变换能力、数学交流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由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借助“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必要的。通过对所使用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进行分析,我发现,在五年级下册就对“转化策略”这一内容进行了安排,具体内容在第七单元可以窥见。“转化策略”作为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一种,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借此方法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所以,本文我立足“图形面积的转化”这一内容,就“转化策略”的使用来谈一谈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一、创设情境,感悟策略

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学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且数学学习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抽象的数学知识是难以理解的,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更是难上加难。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情境教学的出现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与直观的情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形象的情境参与中自主地对新知内容加以探索,从而理解新知。对此,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立足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学习规律,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借此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对转化策略有一个感性的认知。通过对所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由此,我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初,会借助蕴含数学知识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组织“转化策略”中的两个例题教学的时候,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曹冲称象”这一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在直观的画面播放下,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观看完故事之后,我立足故事内容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通过观看这个小故事,知道曹冲是如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吗?他是用秤称大象的吗?为什么他能够在不用秤的情况下称出大象的重量呢?在已有的故事经验下,学生自然会想到曹冲是用称石头的方法来获得大象的重量的。学生如此回答其实已经涉及了转化策略,即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自己熟悉的且容易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其实就是转化策略,由此,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下,本节课的主题得以自然而然地呈现。

二、分析问题,体验策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一般会借助问题练习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分析问题的结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却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解决问题的核心环节,分析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充分地调动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数学学习能力,对情境中所包含的有利条件加以充分运用,根据条件与所要达成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此实现问题的解决。由此,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对分析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会引导学生借助多样的方式来表征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对问题条件、目标等加以转变,进而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我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思考、探究的机会,引导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借此在实现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如呈现问题:“小红和小丽各有一个挂件,但是这两个挂件的形状是不同的,根据图示,你知道谁的挂件的面积比较大吗?”我会向学生呈现两个没有放在方格中的挂件图片。在图片和问题的相互作用下,我这样对学生加以引导:回顾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我们要如何比较两个挂件的面积呢?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会不自觉地回想自己所学过的有关于面积计算的内容,如此实现问题向图形面积比较的转变。在已有的知识储备的驱使下,学生会想到可以借助数方格的方式来计算面积。由于挂件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此时需要学生对图形加以切割组合。在此,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数方格的方式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会借助平移、旋转等知识来解决该问题。有的学生在平移、旋转等知识的驱使下,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了熟悉的长方形,然后通过数格子的方式来计算该长方形的面积,进而得出不同形状挂件的面积。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要如何对问题加以分析,还实现了所学知识的正迁移,掌握了应用数学知识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应用策略

学生在分析问题之后,需要借助所学的知识,立足问题条件对问题进行解决。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讨论之后会自主地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借助该方法对问题加以解决。在学生合作解决我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之后,我会抓住时机引导其利用所想出来的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仍以图形的面积转化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学生在体验了组合图形、数方格计算面积之后,我借助教材中呈现的练习十六中的第二道题:你能用分数对涂色的部分进行表示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对涂色部分进行表示呢?在表示涂色部分的时候是如何对图形进行转化的呢?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在分析问题、体验策略这一环节之后,学生对所获得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感到很新奇,他们纷纷跃跃欲试,乐于解决该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所掌握的转化策略的灵活运用,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转化策略的理解。在此需要注意一点,由于教材中所呈现的练习题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验转化策略的应用,我一般会立足教学所需,自主地编制或者选取一些典型的与之有关的问题,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应用转化策略的机会。

四、回顾反思,体验价值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应用数学方法之外,还需要引导其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等进行总结、归纳,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学生才会对自己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进行反思,了解自己本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没有理解,哪一方法要如何运用,哪一类问题要如何解决等,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在这一环节会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借助问题引导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反思。在本节课教学结束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转化策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转化策略吗?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如何应用呢?对于转化策略,你有什么新的认知吗?有什么想法想要与同学们分享吗?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可以自主地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回顾,在回顾中加深对转化策略的认知,掌握转化策略的应用方法,进而为其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积累丰富的经验。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势在必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借助多样化的方式,深挖教材中蕴含的极具应用价值的内容,并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多种问题解决策略的驱使下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此,在数学学习方法掌握和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实现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为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挂件问题解决所学
非所学
摇摆鹦鹉挂件
非所学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季礼挂件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我的美丽桌面小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