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
——课堂学习的灵魂

2018-12-01 05:01江苏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吴玉亚周建平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化简比值表面积

江苏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吴玉亚 周建平

倾听是一种心态,倾听是一种素养,倾听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融入情感,唤起学生的倾听意识

1.创设平等、和谐的倾听氛围

师生之间的倾听要沐浴在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倾听意味着沟通和对话,是师生平等交流的双向活动过程。要求学生会倾听,教师首先应做到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倾听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充分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教师倾听学生,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教师对自己的一种尊重,一种关心。通过创设平等、和谐的倾听氛围,唤起学生认真、积极的倾听意识。如在学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较一课时,笔者出示这样一道判断题:“棱长是6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考虑到这是一道很简单的概念判断题,就请一个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她答错了,这时笔者没有批评她,而是微笑着问她:“你能跟同学们说说你判断的理由吗?”“棱长是6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可以这样算:6×6×6=216(平方米);它的体积可以这样算:6×6×6=216(立方米)。所以我认为体积和表面积相等。”这位同学回答时中间停顿了好几次,笔者没有打断她,而是耐心地等待她把话讲完,并对她的回答做了评价,“我理解你的话,你是说表面积和体积的数据都是216,所以你认为它们是相等的”。在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和谈话时,教师努力做到了认真倾听学生,即使遇到学生不着边际的回答时,也应用心地听,耐心地等待学生把话讲完。久而久之,在教师倾听教育的暗示作用下,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倾听的魅力,也会学着教师的样子去全神贯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

2.培养积极、谦虚的倾听态度

倾听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态度。在倾听的训练中,要始终关注倾听态度的培养。倾听时要求学生态度要谦虚,要积极,始终用目光注视,不做无关的动作,如上课时玩学习用品、打哈欠等。课上笔者对学生听的姿势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如听教师讲课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或教师出示的教具或与教师进行眼神交流,听同学发言时,要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别人的话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教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倾听的质量。

二、明确目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倾听

1.听后复述,帮助学生主动倾听

复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求学生在主动倾听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上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听明白教师讲了什么,听清楚同学说了什么,如果你认为同学的发言是正确的,那么你要根据同学的发言,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久而久之,学生就懂得当别人说话时应该注意仔细听,养成主动倾听的好习惯。如在教学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对比教学中,笔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对比的角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对化简比和求比值的理解。”第一位同学说:“化简比就是把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都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求比值就是两个数相除。”这个问题,对刚学比这个概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评价时笔者以鼓励为主,“还可以,但区别得不够明显”。第二位学生说:“化简比就是化简成最简整数比,求比值就是算出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结果。”笔者及时评价:“概念很清晰,很好。”因为要对同学的发言进行理解性复述,所以每次回答之前,学生都认真倾听:首先倾听同学的发言,仔细听明白发言者所表达的意思;其次听老师的评价。两者结合后进行思考,再进行复述。在一次又一次复述中,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逐渐清晰了,学生的倾听也更主动了。

2.听后计算,促进学生主动倾听

听算在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耳听心算”,听算训练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外,还有利于其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忆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十几道口算题,必须要听得准、记得牢、反应敏捷,否则,就不能圆满完成任务。通过听算,学生明白不但要学会算,更要注意听,只有听清楚,才能算正确,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倾听的好习惯。如在学习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对比计算后,笔者在一次上课前2分钟安排了8道听算题:①10×4/5= ;②6÷1/6= ;③10+4/5= ;④3/4-1/2= ;⑤6×1/6= ;⑥10-4/5= ;⑦3/4÷1/2= ;⑧3/4+1/2= 。学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进行正确计算。通过这样的听算训练,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性倾听。

三、加入思维,发掘学生的分析性倾听

1.听同学发言,做分析性评价

在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专心听教师讲话,而且还要认真地听每个同学的发言,并进行认真思考,也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作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笔者是这样训练的:首先肯定其成绩,再指出不足之处。当学生发言正确时,常常让另一学生来复述刚才那个学生的发言;说错了,再请一名学生做出公正的评价。

2.听小组讨论,作分析性汇报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已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小组合作的场面很热闹,小学生表现欲望很强,总是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想法,也不会思考别人的想法。这时,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更细的要求,要求他们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教学简便计算25×4.4时,笔者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并提出讨论要求:(1)先试着独立完成,再开展讨论,讨论时要求认真填写表格;(2)讨论时轮流说出自己的方法,要明确组内共有几种不同的方法;(3)每个小组成员对不同的方法轮流进行评价;(4)由组长组织,通过表决得出大多数人赞成的方法;(5)汇报时由教师任选一名组员说出组内的统一意见。最后,小组成员汇报时说:“我们组共有两种方法,(1)25×4.4=25×(4+0.4)=25×4+25×0.4=100+10=110;(2)25×4.4=25×(4×1.1)=(25×4)×1.1=100×1.1=110。我们组大多数同学都赞同第二种算法,因为第二种算法更简便。”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参与讨论,认真倾听讨论,并对小组成员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思考,才能对此做出恰当的评价。通过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的真正落实,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目的。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让学生善于利用自己的两耳,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是我们教育者的一份责任。♪

猜你喜欢
化简比值表面积
灵活区分 正确化简
巧求表面积
求正方体的表面积
组合数算式的常见化简求值策略
表面积是多少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表面积是多少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